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介绍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组成和特点,结合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优势,对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探索。结果表明,将Motic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应用于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加强了师生间交流,完善了课程考核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使微生物实验教学工作更加侧重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适应现代社会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邢秀英 《科技资讯》2014,(10):190-190
本文介绍了Motic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的组成、特色和优势.应用于病理学和组织学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各组织、器官的结构,提高学生脑、眼、手的协调,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和独立操作、分析能力,为以后进入临床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随着图像数码化处理技术及高速网络传输技术的应用,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应运而生,并逐渐将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广泛应用于植物病理学、医学等各个学科的实验教学之中。在这种全新的模式实践过程中,通过运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强大功能,充分实现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Motic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实现了资源共享。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Motic数码互动系统是集声音、文字、图像以及灵活的互动系统为于一体的现代化学习辅助系统。这种系统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形态教学抽象、枯燥、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水生生物学是高等水产院校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而传统的水生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集计算机、数码显微镜及局域网络系统为一体的Motic显微数码互动系统被引入教育教学过程,它具有师生互动、资源共享等方面的优势,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为水生生物学实验教学提供了一个更理想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应用解决了传统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单一、内容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好的教学资源不能保存与共享以及考核形式单一等问题。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教学实践表明:该系统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直接、生动、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实验珍贵图片可以保存与共享,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全面与客观,实验课程考核进一步优化。总之,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应用明显提高了植物病理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谢莲  陈韶华  吴文倩  陈喜华 《实验室科学》2013,16(4):117-118,123
显微镜是药学实验教学的重要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单目光学显微镜已不适应药学实验教学的要求。数码显微镜多媒体互动系统的出现适应了时代的要求,改变了传统药学实验的教学模式。从数码显微镜多媒体互动系统在药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和功能讲述其在药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Motic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为《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这门形态学科课程提供了高效率的教学与沟通手段,为教学模式的改革创造了条件.本文探讨了数码互动环境下的《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下可以实现师生高效率的互动、资源共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等多种能力,促进了《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王岩 《实验室科学》2011,14(1):43-45
摄影实验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验课程,摄影艺术的学习和摄影技术的掌握要依靠在摄影实验室里的实训培养。摄影实验教学的教学目标是摄影课教学的大前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则是完成好摄影实验课程教学的重点工作。实验指导教师的专业素质对学生的学习很重要,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了解是教学互动的关键,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跟踪指导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保证。摄影实验教学中创新改革和积极探索是完成好实验教学的宗旨,培养高素质摄影人才的目标是摄影教学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0.
生物化学是农林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对相关专业课的学习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生物化学课程知识琐碎内容繁杂,学生学习很难做到知识融会贯通的教学特点,为了使学生更好学习掌握生物化学中难于理解的生命物质的分子结构、性质与功能、在体内的代谢与调节、生命信息的传递与调节等方面的知识,从教学关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生物化学》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提高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的牢固掌握.  相似文献   

11.
冯强 《科技信息》2009,(28):I0212-I0212
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在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无疑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创新思维的必修课。在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中,实验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能够使学生对计算机主机和硬件系统各功能部分的基本原理、组织结构及功能有深入了解,为本科后续阶段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由于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存在对实验仪器的要求等特点,计算机硬件实验课程成为学生为数不多甚至是唯一的锻炼实践动手能力的机会。不过在目前高等院校的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此文对近年来本科教学生物显微镜室管理措施进行了总结。开放式的使用,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硬件体系的建设,解决传统教学活动中利用画图、挂图、幻灯片和录像带教学的不足,利用电脑、数码显微教学演示系统,达到了真实地显示生物切片组织结构的目的,提高了显微形态实验教学的效果;规范化的管理,为提升生物显微镜本科教学功能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根据植物保护类实验课程的特点,从植物病虫害实物标本到生态数字化标本,增加了标本的类型,拓宽了学生对标本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从传统普通显微镜下的实验教学到数码互动实验室,改革了实验教学模式;结合丰富的实验中心网站内容,形成了"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信息化实验教学的新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和主动性,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强化了实验内容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显著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加强高等院校食品加工综合实验教学。综合实验实行项目化教学,将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转变成具体的训练项目,实施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的"二模块"教学。在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中,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统一于教学活动中,实现综合实验教学的多元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过程的颠倒,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换,为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与平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该文结合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特点及其教学现状,分析了翻转课堂应用于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并实施了基于翻转课堂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增强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孟海玲 《科技信息》2011,(23):188-188
水处理生物学课程自采用双语教学以来,大大促进了师生了解课程发展前沿,提高了专业英语水平。2009年我校给水排水和环境工程专业开始一本招生,教学改革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势在必行。双语教学课程可适当加大英语授课比例,注意循序渐进的授课方式,更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紧密联系,相互结合;考核方式应加大主观题的比例,考察学生对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掌握与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7.
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着实现培养应用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建立了数码显微互动实验教学平台。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的应用,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了全面的沟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同时该系统的应用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黄登红  童建平 《科技信息》2007,(13):140-141
《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是高职数控技术应用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由于涵盖内容广,实践性强,学生不易掌握。为保证该课程教学质量,首要的问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从而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介绍了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体会,对同类和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美华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4):152-153,174
实验教学是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的主要环节,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以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课程教学为例,介绍了实验教学在课程设置、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手段上进行的探索和创新。实践表明,实验教学探索与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型实验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术和技能,而自主设计综合创新型实验则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培养。  相似文献   

20.
浅谈对电子商务教学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商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课程涵盖的知识面广,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课程的现状分析,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角度对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出了教学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