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歌剧是一种由戏剧、音乐、舞蹈、文学、舞台美术等多种独立艺术综合而成的舞台艺术样式。歌唱作为歌剧的表现手段,它既表达人物情感,说明人物心意,还串联了故事脉络,是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歌剧作为舞台艺术的独特本性,决定了演员在音乐形象塑造中的独特地位。演员的演唱不仅直接体现角色形象,而且其演唱技巧的发挥和对角色的驾驭能力又赋予角色形象以新的内容。民族歌剧的演唱,长期以来,在继承民族声乐理论与表演手段的基础上,不断借鉴美声唱法的长处,并结合中国观众的审美心理和汉语语言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2.
陈柏仲 《长春大学学报》2013,(7):906-908,930
电视台之间、节目之间的竞争日益强烈,主持人自身素质的提升越发重要。表演艺术与主持人的语言艺术相结合乃大势所趋,一方面,主持人在节目中呈现的不是完整的自我,是因节目主题和形式变化而锤炼出来的自我,这种锤炼本身就是表演;另一方面,主持人的表演艺术与演员的表演艺术有着本质的区别,并不是角色化的表演。笔者认为主持人的表演艺术属于"非角色表演",即有选择性地展现自我真实个性的表演方式。恰当地运用非角色表演技巧的前提是积极培养非角色表演意识,培养非角色表演意识应该从个人形象、语言风格、个人修养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一个好演员真实、准确、完善地塑造好艺术形象,必须按规定的情景尽快地进入角色,深入开掘角色的心理世界,把握住角色的性格特征,创造出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4.
戏曲演员表演创作阶段中需要通过各类技巧令作品之中的人物情感、思想、性格特点更深刻全面的展现出来,使之内心活动、感情世界能够活灵活现的呈现于观众面前,这恰恰是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各类角色行当在表演阶段中均体现出不同特点。演唱过程中由于人物背景不同,再加上戏曲情节的转变,需要应用到不一样的演唱技巧。该文由戏曲演员演唱唱腔、运用气息、把握戏曲人物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戏曲演唱过程中表演技巧的有效运用。对凸显戏曲艺术色彩,提升演员表演技巧水平,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电视台之间、节目之间的竞争日益强烈,主持人自身素质的提升越发重要.表演艺术与主持人的语言艺术相结合乃大势所趋,一方面,主持人在节目中呈现的不是完整的自我,是因节目主题和形式变化而锤炼出来的自我,这种锤炼本身就是表演;另一方面,主持人的表演艺术与演员的表演艺术有着本质的区别,并不是角色化的表演.笔者认为主持人的表演艺术属于“非角色表演”,即有选择性地展现自我真实个性的表演方式.恰当地运用非角色表演技巧的前提是积极培养非角色表演意识,培养非角色表演意识应该从个人形象、语言风格、个人修养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饶华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5):249-250
由于群舞可以用较多的人物形成舞蹈队形的更迭、变化,通过较多舞蹈演员的不同速度、不同力度、不同幅度的舞蹈动作、姿态、造型的发展,表现某种概括的情绪,或塑造群体的形象,对演员的动作难度方面的要求不很高,目前许多晚会中都会选用群舞这一表演形式来烘托舞台气氛,突出晚会主题。像一些业余团体举办的晚会中的群舞大多是直接排练一些成品舞蹈,演员也都是业余人士,这给我们负责排练的教师出了一个难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我们认为“整齐划一”是群舞排练关注的焦点与核心。可以着重关注以下三个方面:舞蹈动作的整体划一;舞蹈构图的整齐划一;舞蹈表情的整齐划一。  相似文献   

7.
舞蹈之美,是音乐的视觉流动,是雕塑的立体呈现。不同的舞蹈具有着不同的风格特征,舞蹈演员由于自身气质的差异而塑造出具有不同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本文从不同风格的舞蹈与不同气质的演员等方面的分析入手,总结归纳出舞蹈演员自身气质对于舞蹈艺术塑造的重要性,并依此为基础,研究分析高校舞蹈专业学生气质培养的途径,以期引起舞者对于自身气质培养的重视与促进高校舞蹈专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舞蹈事业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8.
律动,是指音乐进行中的游戏、歌舞表演等内容。瑞士著名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认为:人对音乐的情绪体验及人对自身情绪体验的认识反映都是通过自己的身体和动作来进行的,在音乐训练中,只训练耳朵和嗓子是不够的,人的整个身体都必须经受到训练。  相似文献   

9.
郑迪 《长春大学学报》2013,(11):1504-1507
动画表演是动画设计者所绘制出的动作过程,并在动作过程中融入了动体运动规律和动画设计知识,同时对其进行分解组合来诠释角色的受力过程。动画表演是动画创作的基础,因此,要创作出广受欢迎的动画角色和动画作品,则需要对动画表演中角色体积感与重量感、夸张与强调、细微动作的运用展示结合案例进行分析,为塑造出有生命力的角色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张静 《咸宁学院学报》2014,(12):166-167
在表演教学中就要让学生明白观察生活的重要性,很好的掌握观察生活的方法以及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的习惯。在今后的表演中更好的完成角色的塑造。  相似文献   

11.
歌唱艺术是指演唱者对属于一度创作的声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艺术形式。其中包括"演"和"唱"两部分内容,即运用歌声技巧和形体表演技巧体现作品的主题。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学习声乐演唱的过程中,现在许多声乐演员和正在学习声乐的学生,更加注重的是歌唱声音部分,在声音上精益求精,力求通过科学的演唱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声音表现力和自己的演唱水平,而不重视对歌唱艺术中形体表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张知峰 《科技信息》2011,(19):407-407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戏曲既有戏剧的的共同特点,又因不同的表演手段而区别于话剧等其他戏剧艺术,具有自己的特点。戏曲表演艺术是行动的艺术,作家可以用文字,画家可以用画笔,音乐家可以用声音作为创作的手段,而演员只能用准确的舞台表演征服观众。舞台上鲜明的人物形象是通过舞台表演过程来完成的,这就决定演员必须掌握塑造舞台人物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手段-表演。  相似文献   

13.
李义君  甘茂德 《科技信息》2009,(36):I0264-I0265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出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成为最亮点的节目,身残志不残的聋哑演员们用"心"来表演节目。通过这个舞蹈让人深刻领悟到舞蹈艺术的美。一个好的舞蹈作品所具有的特征是:选材的典性、代表性 构思的形象性、独创性 表演的情感性、真实性。  相似文献   

14.
陈炯伶 《韶关学院学报》2011,32(11):163-164
手臂是表现舞蹈的重要媒介,对于美感的表达和思想艺术的传达具有重要的作用.手臂是平衡躯体、协调其他肢体完成复杂舞蹈动作的重要肢体,是演员塑造舞台形象的重要载体,具有超强的内涵表现力.  相似文献   

15.
张文丽 《科技信息》2011,(32):321-322
声乐表演是通过表演者和相关联的人、物之间的沟通、适应、影响等来表现和展示的。声乐表演是集体活动,通过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共同完成艺术的创作。本文主要针对声乐表演中常出现的演唱者与同台对手,与自己内心,与伴奏伴舞,与想象的对象、与观众五种交流的对象做一个比较细致的说明。  相似文献   

16.
戏曲以演员的表演为中心,在音乐中进行。戏曲表演中的"唱"、"念"是声乐化的元素,"做"、"打"是舞蹈化的元素,"唱"、"念"、"做"、"打"水乳交融,不可分割;戏曲表演艺术就是演员在音乐中歌唱和舞蹈的艺术。  相似文献   

17.
声乐表演活动是音乐表演活动的分枝,它是联结声乐作品、声乐表演者、音乐欣赏者的桥梁。本文主要探讨声乐表演活动的主客关系,让我们从这个层面来认识声乐表演活动的本质与特点,并服务于声乐教学实践活动和声乐表演活动。  相似文献   

18.
演员为表演戏曲艺术的真正核心,其学识修养、掌握技巧、展现风度等均会对节目质量产生一定影响。换言之,戏曲演员整体表演水平密切相关于其艺术修养。虽然,艺术修养相对抽象,无法清楚的看见或是碰触,然而观众却可透过演员在舞台之中的表演进行体会与感受。演员诠释角色的手法不一样,观众对之产生的印象也不尽相同。这其中既包含外在客观因素,同时也涵盖演员自身内在因素。而自身艺术修养始终是重要的关键所在。该文就如何提升戏曲演员艺术修养展开进一步研究,对凸显戏曲艺术魅力,赢得观众广泛认可,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彭捷 《科技资讯》2013,(13):235-235
声乐表演是一门艺术门类,艺术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它的表现力来传达美,通过美的传达来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本文试从声乐表演的必备条件,良好的歌唱心理,艺术修养和大量的舞台实践等几个角度出发,来探析声乐表演中置重要的一个方面——舞台表现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探索歌剧表演的二度创作为目的,以《原野》歌剧第二幕金子的咏叹调《啊,我的虎子哥》为表演实例,以塑造歌剧角色为重点,借鉴戏剧表演理论、声乐艺术心理学,从把握剧情,走进角色做起,全面实施与体验歌剧表演创作的实践过程,来谈谈对歌剧角色的内心探索。以期为声乐表演者提供可以参考的创造性表演观念与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