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竞技体育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兴起,其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体育层面.在分析影响残疾人竞技运动成绩的心理学因素的基础上,根据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我国残疾人运动的基本规律,以运动心理学为基础,对残疾人竞技运动进行了系统测试.研究表明:运用运动心理学指导残疾人进行心理认知规律、心理技能、心理状态、焦虑释放等方面的专业训练能够普及残疾人体育运动,提高其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2.
主成分析法在西北五所高校学生体质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学生主要体育考核项目:身高、肺活量、耐力类项目、柔韧力量类、体重、速度灵巧类,应用主成分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西北五所高校9803名学生体质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控制这些指标的四个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这五所大学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及学生锻炼身体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其它高校学生锻炼身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高校体质与健康弱势群体学生体育参与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献资料与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体质与健康弱势学生体育的参与状况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体质与健康弱势学生体育参与的情况与一般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清楚,但兴趣表现一般.从学生自身主、客观因素分析,影响和制约体质与健康弱势学生体育参与的主要因素是健身意识、身体条件、余暇时间、心理压力、兴趣不足和运动技能等.从外部因素分析,按重要程度依次是项目适宜程度、同学及朋友的影响、场地器材、体育教师影响、学校重视程度、组织与指导.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体育学理的内涵与运动技能学习规律及影响因素,并基于“会能度”分类的运动技能对中小学生在学习动作技能时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体育学理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探讨大学生身体成分和体质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为进行大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分别运用体质健康测试系统和人体成分分析仪对中南大学566名大四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和身体成分测试,并进行相关性研究,发现:①男、女大学生台阶指数与体质综合评定成绩相关性较高(男生:r=0.655,女生:r=0.589;P〈0.01);②体成分测试综合评分与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均不高;③学生体质综合评定成绩与体成分指标中的体脂百分比(BF%)和腰臀脂肪分布比(WHR)相关程度较高(P〈0.01).由此可知大学生身体成分测试指标中体脂百分比(BF%)与腰臀脂肪分布比(WHR)能用来反映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影响大学女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因子及其结构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女生体质因子的结构、各因子对体质健康影响的重要程度各不相同,各指标问存在着相关关系.影响大学女生体质健康水平主要有4个因子,其中最重要的是身体成分因子,而体脂重和体脂%是身体成分因子中最为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7,(2):110-119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地区1 080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进行分析,确定了3套身体运动功能干预方案,在体育课上进行了10周的运动干预,结果显示:这3套干预方案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揭示了不同身体运动功能干预方案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规律,为今后体育教学、课余体育训练提供了新颖、科学、有效的指导方法,同时也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进入基层学校做试验推广,为中小学生体育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8.
为规范和加强藏羌走廊青少年体质健康行为,探讨四川藏、羌族中小学生社会资本现状及其对体质健康行为的影响,采用社会资本量表和健康生活方式量表,对随机整群抽取的960名四川省藏、羌族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学段和民族的中小学生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存在差异性(p<0.05),近30%的中小学生不能够规律性地从事体质健康行为,四川藏、羌族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行为受社会资本影响较大,运动行为高分与低分者在家庭经济、师生交往、体育政策、体育场馆、亲朋互动与社会信任上存在差异性(p<0.05).建议紧扣藏羌走廊地域传统文化特色,实施特色化的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传承机制;重视家庭体育活动的基础性关键作用,提升校园体育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完善社区开展民族体育运行机制,加大藏、羌族传统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研究等.  相似文献   

9.
运用无结构访谈、课堂观察、教学实验等研究方法,对赋权运动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1)赋权运动模式对学生运动技能方面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2)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相比,赋权运动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体育活动愉悦感,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赋权运动模式所融合的运动教育模式和TPSR...  相似文献   

10.
陈伟红 《科技信息》2011,(17):I0225-I0225
在影响外语学习的诸多情感因素中,焦虑是影响外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根据对语言焦虑的研究成果,以丽水学院医学院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他们英语学习焦虑指数以及与学生英语考试成绩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学习英语时存在焦虑,且焦虑程度较为严重;(2)学习焦虑和英语成绩不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学生没有健康的体质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学业,因此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健康状况十分必要.为此,于2017年、2018年对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7级学生进行两次体质健康测试,对所测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学生体质测试成绩总体呈下降趋势,身体形态发育水平、身体机能发展状况和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不容乐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规划体育课程大纲,加强体育课程建设,更新评价体系,细化运动器材保障制度,拓展体育活动项目等对策,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综合体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多种有氧运动锻炼,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运动强度控制在心脏功能能力(FC)的30%-45%,采用身体成分测定和体质健康测试的评价方法,研究有氧运动对肥胖男大学生身体成分和体质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氧运动能有效地改善男大学生的身体成分和肥胖体型,增强体质和心肺系统机能,从而提高《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  相似文献   

13.
<正>体育教师的意志与体育教学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这是由体育教学的艰苦性决定的。它所面临的困难(尤其是身体上的困难)和其它教学工作有着本质的区别,它要求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克服思想上、身体上以及场地器材和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去完成好自己的体育教学工作。本文分析了体育教师的意志在体育教学中的意义以及其对学生的影响和自身意  相似文献   

14.
身体成分研究在竞技体育、体质健康测试以及临床医学、营养、老年、发育等领域应用广泛,目前其测定方法及肥胖判别标准运用不一.介绍了当前身体成分研究理论和方法,旨在解决具体实践中身体成分的测定方法以及肥胖标准的判定.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能力结构体系与评价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量统计分析法,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能力的定义、基本结构及评价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能力定义是完成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工作任务所必备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特点的综合表现;是以智力为基础,在学习和掌握教育知识、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事体育教育活动所必需的特殊能力.职业能力的基本结构由3个层次、6个系列、39项因素所组成.依据Fuzzy模糊数学原理建立职业能力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我国特殊体质大学生运动风险防控进行研究,发现:运动项目、大学生自我体质认知、场地设施、外围因素、运动氛围、急救技能等是影响特殊体质大学生运动风险防控的主要因素。故高校应采取:合理规范校园体育运动项目、提升自我体质认知能力、人性化完善校园体育场地设施、加强外围因素的预警与警示、营造安全和谐的运动氛围、加大校园急救技能宣传和培训、有效介入校园体育保险等对策,努力将高校特殊体质大学生运动风险形成可防控局面。  相似文献   

17.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调查郑州市重点、普通高中二年级共236人,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沟通与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等七项因子分存在显著正相关;角色与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等六项因子分存在显著正相关。沟通、角色与总的功能与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表明: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欠佳。完善家庭中的沟通、角色功能有利于促进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学校体育课是传授学生体育卫生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爱好、增强学生体质以及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途径,但是在现实的体育课教学中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学生对体育课没有太大的兴趣。本论文采用不同的视角,对中学生体育课的学习兴趣进行综合分析,找到影响中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因素,使他们喜欢上体育课,并通过身体练习达到增强体质、陶冶情操的目的,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相似文献   

19.
李艳艳 《科技资讯》2012,(15):179-180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高度重视课程教学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与文化发展突飞猛进,社会竞争愈演愈烈。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加上“泊来”文化的不良侵袭,使中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出。通过体育课程教学来发展学生的身体和增强学生的体质,重视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提高,关注课程内容规定性与选择性的结合。确定“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等课程理念。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的运动技能和所喜好的运动项目得到学习和发展,掌握一生受用的饭炼身体的方法,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谢志英 《科技信息》2012,(30):332-332
在赛艇运动训练过程中,身体成分从力学上和能量代谢上对机体产生不同作用,对人体的生理特性、运动能力均有影响。身体成分的结构和比例合理,对有效控制体重,科学安排训练,保证最佳运动能力十分重要。同时不同的运动项目,不同的运动形式,对运动员的身体成分的要求不同。随着现代竞技体育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运动员的身体成分与运动能力的密切关系。综观各个运动项目,身体成分是取得良好运动成绩的重要决定因素。国外学者各自运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对不同项目、不同等级运动员进行了身体成分分析,本研究拟对河南省女子赛艇运动员身体成分进行分析,以期找到最佳竞技能力的身体成分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