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TG-DTG-DTA热分析技术,研究了N,N’-双(2-氨乙基)草酰胺合酮(Ⅱ)配合物在动态空气气氛中的热行为,用微分法(Achar法)和积分法(Coats-Redfen法)协同处理非等温TG数据,通过对比热分解动力学参数E和InA,提出配合物热分解反应机理,并由动力学补偿效应获得了E与InA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2.
利用TG-DTG-DTA热分析技术,研究了N,N‘-双(氨烷基)草酰胺合铜(Ⅱ)配合物在动态空气气氛中的热稳定性;结合微分法(Achar法)和积分法(Coats-Radfen法)协同处理非等温TG数据,通过对比热分解动力学参数E和lnA,提出了配合物热分解反应机理;并由动力学补偿效应获得了E与lnA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3.
城市生活垃圾中可燃物宏观反应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市生活垃圾中的8种可燃物进行了热重分析,得到了各种成分的燃烧特性参数,将积分法和微分法相结合,选用合适的反应机理方程来求解反应动力学参数,避免了把机理方程限制为(1-α)n和采用单一方法处理热重曲线而产生的误差。  相似文献   

4.
用硝酸镍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乙醇溶剂中进行溶剂热反应,制得了碱式硝酸镍纳米管,做出了该化合物的TG和DTG曲线,并采用积分法中的Coats-Redfem法和微分法中的Achar,对其热分解过程的非等温动力学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和最可儿反应机理函数.  相似文献   

5.
采用TG-DTG-DTA热分析技术研究了N,N′-双(2-氨乙基)草酰胺合铜(Ⅱ)配合物在空气气氛中的热行为,用微分法(Achar法)和积分法(Coats-Redfen法)协同处理非等温TG数据,通过对比热分解动力学参数E和lnA,提出了N,N′-双(2-氯乙基)草酰胺合铜(Ⅱ)配合物热分解反应机理,并由动力学补偿效应获得了E和lnA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6.
应用TG-DTG-DTA热分析技术研究了N,N‘-双(3-氨丙基)草酰胺合铜(Ⅱ)配合物在空气气氛中的热行为;并对其非等温TG数据分别用微分法(Achar法)和积分法(Coats-Redfen法)进行了解析。通过对比热分解动力学参数,提出了N,N‘-双(3-氨丙基)草酰胺合酮(Ⅱ)配合物热分解反应机理;根据TG曲线计算出了E,lnA和△S^*,并由动力学补偿效应获得了E与lnA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7.
用硝酸镍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乙醇溶剂中进行溶剂热反应,制得了碱式硝酸镍纳米管,做出了该化合物的TG和DTG曲线,并采用积分法中的Coats-Redfern法和微分法中的Achar法,对其热分解过程的非等温动力学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和最可儿反应机理函数.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利用同步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法(TG)来研究纳米铝粉的非等温氮化动力学,通过5种积分法和一种微分法对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了纳米铝粉非等温氮化的最可机理函数。结果表明,氮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111.74 k J·mol~(-1)和103.46 s~(-1)。反应机理服从n=3/2的幂函数法则,其动力学方程为dα/dt=10~(3.28)·α~(-1/2)·e~(-13439.9/T)。  相似文献   

9.
Cu(II)草酰胺衍生物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G DTG DTA热分析技术 ,研究了N ,N’ 双 (氨烷基 )草酰胺合铜 (II)配合物在动态空气气氛中的热稳定性 ;结合微分法 (Achar法 )和积分法 (Coats Redfen法 )协同处理非等温TG数据 ,通过对比热分解动力学参数E和lnA ,提出了配合物热分解反应机理 ;并由动力学补偿效应获得了E与lnA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氯化钆与L-丙氨酸和甘氨酸的三元固态配合物Gd(Ala)3(Gly)2Cl3·2H2O,用溶解量热法测定了配位反应的反应焓。通过设计一个热化学循环,计算出了配合物的标准生成焓,并用TG-DTG技术研究了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采用微分法中的Achar法和积分法中的Coats-Redfern法对配合物第二步热分解反应进行了非等温动力学研究,推测出了可能的热分解反应机理,求出了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相似文献   

11.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CDR-9418改性双马树脂固化反应动力学。从反应动力学基本方程出发,采用微分法得到等温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E、反应速率常数k和反应级数n。用基辛格(kissinger)方程,得出了不同升温速率下的非等温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和频率因子A,并用kissinger法估算出形状因子S和反应级数n。结果表明,等温反应级数和反应速率常数随固化温度提高而增大,460K时接近一级反应;而非等温反应级数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2.
以TG-DTG为手段,研究二乙基次膦酸铝阻燃剂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动力学;利用Kissinger-Akahira-Sunose(KAS)法、Flynn-Wall-Ozawa(FWO)法对其进行热分解动力学研究,计算出该阻燃剂的平均热分解表观活化能分别为260.2和259.4 kJ/mol;利用atava-estk法研究该阻燃剂的热分解机理属于相边界反应,得到其热分解动力学方程为g(α)=1-(1-α)1/3。  相似文献   

13.
采用热重-微分热重(TG-DTG)技术,研究过氧化二异丙苯在动态空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过程.运用Starink法,Madhusudanan-Krishnan-Ninan(MKN)法和Achar-Brindley-Sharp-Wendworth(ABSW)法分析非等温动力学数据,推断出过氧化二异丙苯热分解动力学模式为收缩球状R3模型,得到其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为dα/dt=Aexp(-E/RT)×3(1-α)2/3,热分解反应的活化能E为117.32 kJ.mol-1,活化自由能ΔG≠为123.12 kJ.mol-1,活化焓ΔH≠为113.69 kJ.mol-1,活化熵ΔS≠为-21.41 J.(mol.K)-1.  相似文献   

14.
以过氧化环己酮(cyclohexanone peroxide,CYHPO)为研究对象,利用绝热加速量热仪(accelerating rate calorimeter,ARC)分析了CYHPO的自加速分解过程,采用速率常数法计算反应动力学参数.经过绝热修正,得到最危险状态下CYHPO的热危险评价参数,对其失控反应的本征热危险性进行评价.基于Semenov热爆炸理论,推算了最大反应速率时间(TMRad)、不归还温度(θNR)、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计算表明可以忽略ARC仪器误差对推算结果的影响,推荐CYHPO储运采用25 kg以下的K型包装,储运温度控制在59.7℃以下.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不同类型抑制剂存在的酶催化反应的特点,利用计算机编程判定抑制剂类型和求定动力学参数。处理时先对实验测定的不同底物Cs分别在不存在和存在抑制时对应的反应速率V0和v,利用线性回归法求出1/V0~1/Cs和1/v~1/Cs的关系模型,然后通过比较两直线方程的斜率和截距以及交点坐标的特点,判定抑制剂类型,最后根据不同类型抑制剂的动力学方向求出动力学参数。中以羧肽酶A催化底物Bz—Gly—Gly—Phc分解反应和富马酸水解成苹果酸的反应实验测定结果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所编程序确定的抑制剂类型与常规方法很好的吻合。在酶催化动力学研究中利用这种数据处理方法将使实验过程得到简化.实验结果更准确、更可靠。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为高效、快速确定抑制剂类型和求定动力学参数,采用了开放式计算机编程语言Matlab进行程序设计,并在中提供了程序设计流程和实用源程序清单。  相似文献   

16.
高纯超细BaTiO3前驱体的热解机理及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FT-IR、XRD技术,检测BaTiO3前驱体在不同温度下热解产物的组分、结构、晶型的变化规律,研究其热解机理。根据Broido线性化图解求动力学参数的方法,对三段热解过程动力学参数进行计算。由热解机理和动力学参数,优化热处理工艺条件所得的BaTiO3粉体粒度小,比表面大,近似球形,是电子陶瓷的优质资料。  相似文献   

17.
采用TG-DTG技术研究了稀土铕(Eu3+)与对硝基苯甲酸(P-NBA)及2,2'-联吡啶(dipy)配合物在静态空气中的热分解过程,运用Achar法和oats-Redfern法,推断出该配合物第2~4步热分解的非等温动力学方程,同时给出了相应的动力学补偿效应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8.
以 Coats和 Redfern线性化简单图解法对加入稳定剂和未加稳定剂的过碳酸钠热分解过程中的动力学特征参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 ,过碳酸钠热分解的反应级数为 0 .2 ,加入稳定剂与不加稳定剂的样品的活化能分别为 1 83.9k J/mol、1 62 .5k J/mol,频率因子为 2 .1 5× 1 0 2 0 s-1和9.1 2× 1 0 18s-1。由热分解动力学参数可以看出 ,加入稳定剂的产品比不加稳定剂的产品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9.
依诺沙星的热分解机理及热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法(TG)和微分热重法(DTG),研究了非氧状态下药物依诺沙星的热分解动力学过程,运用Coats-Redfern方法计算了其特征热分解动力学参数-表观活化能(E)、指前因子(A)、热分解动力学方程(k).并通过量子化学AM1方法计算的各原子对作用能,分析推断药物热解过程.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用热重法(TG)研究替硝唑(Tinidazole,TNZ)原药及片剂中替硝唑热分解非等温动力学以及药物的稳定性,并对用热重分析仪测定片剂含量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推断出原药热分解过程为零级反应,其动力学方程为dα/dt=Ae-(Ea)/(RT),热分解反应活化能Ea为99.7kJmol-1,指前因子A为3.60×107s-1;片剂中替硝唑的热分解过程为三维扩散级反应,其动力学方程为dα/dt=Ae-(Ea)/(RT)3/2(1+α)2/3/[(1+α)1/3-1],活化能Ea为105.1kJmol-1,指前因子A为1.08×106s-1.实验表明替硝唑原药具有较高的热解活化能,热稳定性较好;在片剂中热分解机理和分解活化能发生改变,说明赋形剂对药物的热稳定性有一定影响.根据得到的热分解反应的机理函数和动力学参数,得到片剂有效存贮期与贮存温度的关系曲线,估算出在室温(25℃)下,分解率为10%时药物的存贮期为26.7年,分解率为5%时所需要的时间约为6.9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