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转变观念,提高对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认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把握形成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两个因素;重视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林洋 《科技咨询导报》2010,(25):159-159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英语习惯,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和良好的课后复习习惯着手。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大大提高人们的办事效率,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对人的一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最为关键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小学生的自制力不高,注意力难以集中,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注重引导。该研究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首先阐述了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需要营造一定的环境的必要性,其次分析小学生目前习惯欠佳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小学新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供广大同仁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4.
郑玲 《龙岩学院学报》2004,22(Z1):127-128
在数学教学中,要认真设计好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充分挖掘教学的素质教育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道德品质,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之形成坚强的意志和耐性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使之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意识,增强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加强指挥员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迫切需要。着眼培养指挥员良好的心理素质,我们不仅要科学把握其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的主要内涵,还要对预提对象进行认真的心理选拔和广泛的心理教育,并开展多方面的心理训练和建立健全完善的训练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6.
重视优良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社会对中学生的一个基本要求。然而,在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中,也常常存在一些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本人根据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结合中学生的特点,充分认识心里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探索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采取科学的灵活的方法,使中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蒋楹 《科技信息》2011,(35):I0119-I0119
本文阐述了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图书馆工作对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途径.并对如何更好发挥图书馆对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作用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陆萍 《科技信息》2007,(35):251-251
良好的性格是成功和成才的基础。中学生的性格正处于养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引起重视,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培养他们良好的性格。首先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勤奋刻苦、认真严肃的性格品质,其次在业余爱好中培养奋进、进取的精神和灵活的思维方式,再次在生活中培养关心他人、尊重师长等良好的性格品质。  相似文献   

9.
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学校各学科教学应当注重的问题 ,语文教学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尤为重要。语文阅读教学中 ,要在中外阅读教学比较 ,字词教学和课外阅读三个方面注重科学的培养和训练 ,才能有效实现良好思维品质培养的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10.
艾长春 《甘肃科技》2010,26(11):165-166,196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对于高职生来说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分析了高职生不良学习习惯和方法的主要表现形式,提出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培养和造就篮球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应着重于:激发良好的训练动机;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改善知觉过程与思维活动;培养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阶段,体育教学过程中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是新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中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重要任务。体育教学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也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分析,探讨了中学体育教学中中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3.
孙丽 《科技信息》2012,(19):335-335
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采用多种游戏方法,达到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效果,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14.
米红 《科技信息》2008,(6):276-276
本文从培养未来需求人才的角度,阐述了培养学生主体意识、良好的心里素质和良好的意志品质三个方面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两方面论述了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16.
刘捷 《科技信息》2012,(35):352-352
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可塑性强,自控能力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习惯,便会错失良机,积习难改,习惯成自然。本文着重分析了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主要就如何培养职校学生良好学风问题阐述了自己的一些观点,提出了培养职校学生勤学善悟、学做合一良好学风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刘勇 《甘肃科技》2014,(7):86-87
明确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重大意义,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并强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孙甲尧  龚航  李秀兰 《科技信息》2012,(35):803+849-323,369
学风是学生思想作风在学习上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所展示的精神、态度、风格、方法和习惯等要素的综合体现。良好的学风是原动力,促使学生刻苦学习积极进取:良好的学风是凝聚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良好的学风可以鼓舞斗志.培养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良好的学风可以磨练品质,培养诚信友爱的道德风尚.良好的学风是一个学校培养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根本所在。这里我就我院的学风建设提几点看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冯桂花 《科技资讯》2013,(13):217-218
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习惯具有异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幼儿良好品德习惯的培养,从养成幼儿良好品德习惯的重要性,良好品德习惯的内容设置、养成幼儿良好品德习惯的方法三方面进行了论述,结合实倒,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