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了提高光学降水自动测量系统的测量准确度,针对系统中平行光源的发散性及不稳定性、线阵CCD响应的非均匀性等一系列问题,结合仪器的测量原理,在理论分析与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动态阈值设置与光学玻璃棒采样相结合的校准方案,可得到不同尺度粒子在各像素点的校正系数。试验结果表明,经校正系数修正后系统测量误差基本控制在±4%以内,达到了校准的目的。该方案易于实现,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的两点校正法准确度不高的缺点,提出一种二点多段线性校正的改进算法。这种算法对增益系数和偏移系数重新进行推导,弥补了两点多段校正法中由于校正因子推导带来结果值偏大的不足,并对算法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3.
皎丹 《科技资讯》2011,(17):222-222
食品的质量好坏关系到消费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所以,在食品的理化检验过程当中,就要保证检验的结果准确性是否达到要求。在分析的过程中,由于在分析时所采用的方法、分析的环境条件、检测者的观察能力以及应用的检测仪器等各种限制,使得分析得到的结果往往和客观的真实数值有一定差异。这些误差直接关系到分析结果准确度,为获得较为精确的检测数据,本文将从各种影响理化检测准确度因素着手进行深入分析,期望对提高食品检测准确度方面起到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新型尿液分析仪的研制要点。该仪器增加了比重、白细胞和维生素C3种成分含量的分析功能,为诊断提供了更多的检查数据。该仪器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综合运用光学滤波、数字滤波、高速高精度A/D转换、参考试样校正等方法,保证了检测数据的准确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子伽马密度测井中利用单探测器信息进行含氢指数校正计算密度结果的不稳定问题,开展双源距含氢指数校正方法研究;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热中子、伽马分布与密度和含氢指数的响应规律,建立热中子、俘获伽马以及氢俘获伽马计数比进行含氢指数校正的密度计算模型,对比不同粒子含氢指数校正效果以及井径、矿化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含氢指数校正后密度准确度明显改善;其中,热中子含氢指数校正后的密度精度和准确度最高,氢俘获校正密度准确度略高于俘获伽马,但其密度精度远小于热中子和俘获伽马。双源距含氢指数校正密度误差随着井径和地层水矿化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中,热中子校正受井径和矿化度影响最小,氢俘获和总俘获伽马校正方法受影响较大。研究结果为随钻测井准确计算中子伽马密度提供了校正方法。  相似文献   

6.
运用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AFS-930d原子荧光光度计,进行了煤中汞元素准确测定的试验研究。该试验方法基于氢化物原子荧光强度测定煤中汞,对测量数据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1.0μg/L下,质量浓度与原子荧光强度成一次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996,且其样品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质量控制要求,该方法测定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硫酸钡比色法”测定降水中SO_4~(2-)存在的误差进行校正,采用消除基体空白值影响的方法,使分析监测结果的准确度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酸碱滴定终点过程之研究(Ⅱ)指示剂参与的终点过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酸碱滴定中指示剂参与的滴定终点过程进行了研究,对常规滴定终点误差进行了分析,得到滴定实际状况的终点误差计算公式,并给出了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途径,并认为校正终点是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可行且易于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用函数连接型神经网络(FLANN)数据融合及直线回归分析技术相结合实现微重力落舱动态测重的补偿及其非线性校正的方法.该方法将测重传感器输出的线性段特性用回归方法进行拟合,得到直线校正方程;对测重传感器非线性特性采用FLANN数据融合,从而实现测重传感器温度补偿与非线性校正.该方法用于微重力落舱动态测重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法是切实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从分析峰的选择及测定、最先透过率的选择,仪器操作条件的选择,溶剂的选择以及吸光度的测定,对红外定量分析的准确度及灵敏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针对测定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的紫外吸收法目前还缺乏国家标准的问题,在不同机构开展该原理仪器的一系列比对测试研究,采用GB/T 6683-1997《石油产品试验方法精密度数据确定法》对数据处理,获得紫外吸收法测定硫化氢含量的重复性和再现性要求,明确了该检测方法的结果判定依据,为编制该方法的国家标准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研究...  相似文献   

12.
车用气泵为大型车辆提供制动高压气体。当前对气泵的测试是在简易测试台上,由多人操作调节完成性能测试,耗时长,效率低;且受人为因素影响难以保证精度和重复性。采用计算机自动测试系统则可以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度。采用集成电路器件,设计一种集信号调理、信号放大、AD转换、PID调节电路等一体的测试装置,实现对气泵性能的自动检测,克服人为因素影响、提高检测效率,保证测量精度。取800rpm和1000rpm对气泵参数进行多次测试试验表明:测得气泵运行的各参数波动小于均值的5%,重复性小于0.04,系统检测速度快、准确度高、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3.
氯离子是影响水泥基材料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准确测量氯离子浓度,是研究水泥基材料固化氯离子能力的基础.水泥基材料中的掺合料在酸溶时有难溶絮状物质生成,此物质对氯离子有一定的吸附性,导致氯离子测量难度增加.基于此通过实验研究不同测量方法对水泥基材料中氯离子的测量效果.实验分析表明:电位滴定法可以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在保证电极正确处理和仪器定期校准的情况下,测试准确度较高,重复性较好;佛尔哈德法,滴定终点明显,而且滴定准确度高,但操作复杂,可直接用于小批量滴定分析;莫尔法操作简单但准确度不高;氯化银比浊法步骤多且准确度低,但适合快速批处理.  相似文献   

14.
莫达松  罗平  蒋天成  刘守廷 《广西科学》2012,19(3):247-248,252
为评定红外吸收法测定土壤中硫含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了测定过程中标准物质、称量、重复测量、仪器示值、助熔剂及瓷坩埚等来源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建立数学模型并计算出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评定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00073%,扩展不确定度为0.0015%.确定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是重复性测定及标准物质选用,而仪器示值引入的不确定度可忽略不计,天平称量和由助熔剂及瓷坩埚引入的空白需要注意控制,从而衡量出该分析方法的可靠程度.  相似文献   

15.
通过现场原位试验获取岩土体强度参数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介绍了Phicometre钻孔剪切试验仪的基本原理、试验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为评估其在残坡积土中的工程适用性,使用其在粤北某航道边坡不同深度的残坡积土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钻孔剪切仪具有扰动小、速度快的特点,测试结果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对于数据离散性相对较小的均质地层,可采用整理破坏包络线法对其抗剪强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6.
辛烷值损失的准确预测有助于汽油炼制过程的优化与控制,以达到更好的脱硫效果.原油的加氢脱硫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物化反应过程,对于该过程中的参数控制多依赖于工人的经验,因此基于大数据建立辛烷值损失预测模型可以用于优化脱硫效果,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具有十分重大的实际意义.采用单因素分析、方差过滤、随机森林等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靶场动态测试数据精度,提出利用小波变换对靶场动态测试信号进行消噪处理的方法,从而抑制了陀螺仪漂移率。并应用Matlab软件对实际靶场动态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及仿真。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很大程度提升靶场动态测试数据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板簧橡胶支座是重型运载车辆的重要减振部件,针对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支座出现故障造成车辆无法正常行驶的问题,以板簧橡胶支座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橡胶趋近失效时的刚度修正方法,并对板簧橡胶支座进行仿真分析,找出支座的故障原因,最终对支座进行过载压力测试实验以及滑移测试实验来验证仿真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修正后的刚度表达式更适合橡胶部件失效时的刚度计算,采用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找出板簧橡胶支座的故障原因。同时在对支座进行故障分析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实验数据,也为后期的优化提供了基础准备。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复杂场景下多尺度仪表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视频多尺度仪表检测算法。首先,利用基于空间注意力机制的特征提取网络,建模特征的长距离依赖,增强特征的表达能力;其次,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特征选择模块(Adaptive Feature Selection Module, AFSM),对不同阶段的特征图进行权重调整,增强网络对多尺度目标的检测能力。在自建的仪表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较原来的Faster RCNN方法,所提出方法的检测精度提高了7.6%;与对比方法相比,检测精度也能达到95.4%。在对实际仪表监测视频的测试中,检测结果以及速度能够满足实际需要。所提方法通过改进特征提取网络和特征选择操作,增强了特征表达能力,有效降低了虚警,提升了网络对多尺度目标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干粉水泥激光粒度仪的工作原理,简述了以空气作为分散介质的干粉分散原理和多重散射处理技术,给出了仪器的准确度和重复性测试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