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固体发酵和液体摇瓶震荡培养两种培养方法获得丝状真菌Aspergillus sp.MF134培养物,并从中提取活性物质.应用纸片扩散法和比浊法测定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探讨MF134菌的抗菌活性及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该菌固体培养物的提取物对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白色假丝酵母(Cancia albicans)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抗菌活性产物主要在孢子形成时产生的,而且与海水的存在有关,海水培养物所产生的抗菌活性高于淡水培养物. 相似文献
2.
重新研究南海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 386的次级代谢产物,运用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从中分离鉴定了9个单体化合物,包括3个神经酰胺类化合物 (1,2,3),3个环二肽类化合物 (4,5,6),2个甾醇类 (7,8)和1个结构新颖的生物碱化合物 (9)。其中化合物1个结构是通过乙酰化,水解等化学方法以及NMR、GC-MS等技术得以确定。化合物9的结构主要通过波谱方法得以确定的,尤其是2D NMR,最后有单晶X射线测定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海洋真菌因其能够产生大量结构新颖、活性显著的代谢产物而受到广泛关注,海藻来源真菌是其中重要的一类。对2014年以来发表的从海藻来源的海洋真菌中新发现的一些活性天然产物,按照来源海藻的类型(红藻、绿藻、褐藻)进行了分类,并就其化合物结构式和生物活性进行了概述和分析,为海藻来源海洋真菌活性天然产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海洋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在国际上是一个极受重视的新兴领域,发展很快,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作者开展对南海海洋细菌和真菌活性物质的研究,从中分离出一些结构新颖的,有很好生理活性的化合物.386菌是从南海获得的一种海洋真菌,其代谢产物很丰富,以分离出多种结构独特的化合物,其中386A是从培养液中分离出的无色晶体,其结构通过波谱数据推导出来.1 实验部分1-1 试剂和仪器 所用试剂均为市售AR试剂,Penicillumsp-(386)菌株由香港城市大学Vrijmoed教授提供.所用仪器为VGZ… 相似文献
5.
7,18-dihydroxy-16,18-dimethyl-9-methoxy-10-phenyl(7,13E,16S,18S,19R)[11]cytochala-sa-6(12)13-diene-1,21-dione(1),7-hydroxy-16-18-dimethyl-10-phenyl[11]cytochalasa-6(12)13-diene-1,21-dione(2)和viscumamide(3)3个生物碱类次级代谢产物来自于红树林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通过一维和二维的核磁共振技术确定其结构,药理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1,2,3均对金黄葡萄球菌,和白色链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6.
以早期从海洋环境中分离得到的38株海洋真菌为材料,采用苏丹黑染色法初筛,摇瓶法复筛,得到1株油脂产率相对较高(27.96%)的菌株MD2,经鉴定,该菌株为粘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再以MD2为出发菌株,经紫外诱变、亚硝基胍诱变和紫外-亚硝基胍复合诱变,最终得到突变菌株MD2-1;采用酸热法提取粘红酵母MD2-1的菌体油脂,测定了其产脂能力,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其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MD2-1的产脂能力较强,油脂质量达菌体干质量的45.32%,较MD2提高17.36%;MD2-1菌体油脂中检测出9种脂肪酸,其脂肪酸组成与植物油近似,其中10-十八(碳)烯酸占脂肪酸总量的71.53%,为10-十八(碳)烯酸工业化生产提供菌种资源,为其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利用色谱法对一株海洋沉积物来源的放线菌 Streptomyces sp. AHMU XC 2026次级代谢
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结合NMR波谱分析和文献比对鉴定10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cyclo-( trans -4-
OH- D -Pro- D -Phe)(1 1),cyclo-( D -Pro- D -Phe)(2 2),cyclo-( L -Ala- L -Phe)(3 3),cyclo-( L -leucine- L -
proline)(4 4),cyclo-( L -Leu- trans -4-hydroxy- L -Pro)(5 5),cyclo-( D -Pro- D -Ile)(6 6), trans -2-methyl-
cinnamic acid(7 7),indole-3-carboxaldehyde(8 8),2-pyrrolecarboxylic acid(9 9),2-hydroxy phenyl acetic
acid(0 10)。采用滤纸片扩散法筛选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0 10在100 μg/disc下对水
稻稻瘟真菌 Pyricularia oryzae HNM 1003具有微弱的抑制活性,抑制圈直径为8 mm。 相似文献
8.
综合运用各种色谱分离技术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从一株来源于药用红树尖瓣海莲(Bruguiera sexangula var.rhynchopetala)的青霉属真菌Penicillium sp.(56211)的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波谱方法,并与文献数据对照,确定结构分别为:[11]-cytochalasa-6(12),13-diene-1,21-dione-7,18-dihydroxy-16,18-dimethyl-10-phenyl-(7S*,13E,16S*,18R*)(1),[11]-Cytochalasa-6(12),13-diene-1,21-dione-7,18-dihydroxy-16,18-dimethyl-19-methoxy-l0-phenyl-(7S*,13E,16S*,18S*,19R*)(2),[11]-cytochalasa-6(12),13-diene-1,21-dione-7,18,19-trihydroxy-16,18-dimethyl-10-phenyl-(7S*,13E,16S*,18S*,19R*)(3),1-(2,6-dihydroxyphenyl)butan-1-one(4)和O-methylcurvulinic acid(5).所有化合物为首次从尖瓣海莲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综合运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薄层层析以及半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方法对海洋真
菌Eutypella sp. F0219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系统分离纯化,获得8个细胞松弛素类化合物(1~8)。
经 一 维 核 磁 共 振 波 谱 数 据 、质 谱 以 及 X- 射 线 单 晶 衍 射 方 法 等 确 定 这 些 化 合 物 分 别 为
phenochalasin A (1),scoparasin D (2),phenochalasin B (3),cytochalasin Z26(4),cytochalasin Z24
(5),[12]-cytochalasin (6),cytochalasin Z25(7)和 cytochalasin Z27(8)。通过 CCK-8 实验评价上述
化合物在非小细胞肺癌NCI-H1299细胞的增殖影响,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2表现出中等的抗肿瘤
活性,IC50值为(5.1±0.25)μmol/L。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化合物phenochalasin A (1)的X-射线单晶
结构。 相似文献
10.
对采自湛江红树林内生真菌Nigrospora sp.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首次研究。利用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从该菌培养液的乙酸乙酯相中分离得到3个聚酮类次级代谢产物,运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Griseofulvin(1),Vermixocin B (2)和Tenellic acid A (1)。化合物1的立体结构还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进一步得以确定。体外细胞毒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对人口腔表皮样癌(鳞癌)细胞KB,人口腔鳞癌多药耐药细胞KBV200,和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细胞毒活性IC50分别为8.23, 9.10和14.26 μmol/L。 相似文献
11.
南海海洋真菌1924号代谢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真菌1924号分离自香港江口红树林植物Kandelia candel的落枝,种属未定。首次研究了该菌的代谢产物,从菌丝体分离得到5个代埘产物,它们的结构通过解析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2个鞘氨醇类化合物N-2’-hydroxypalmitoyl-1-O-β—D-glucopyranosyl-9-methyl-4E,8E—sphingadiene(A)、N-palmitoyldihydrosphingosine和3个甾醇类化合物麦角甾醇、5α,8α-表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和啤酒甾醇。初步生理活性试验表明,化合物A不显示hTOPⅠ酶抑制活性,其IC50值〉100μg/mL。 相似文献
12.
从黄海葵附生真菌的菌丝体中首次分离到7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1),(3β,4β,22β)-12-烯-3,22,23-三羟基齐墩果烷(2),1-0-5Z,8Z-十八碳二烯酰甘油脂(3),1,2,3,4-四丁醇(4),β-谷甾醇-3-0-β-D-葡萄糖苷(5),尿嘧啶(6),5-羟基-2-羟甲基-4-吡喃酮(7).它们的化学结构经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结合文献报道对照得以确定. 相似文献
13.
海洋微生物抗肿瘤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从海洋微生物中已分离到许多结构新颖的抗肿瘤活性物质。对来自海洋放线菌、海洋真菌及海洋细菌中的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从三亚采集的软珊瑚Sarcophyton tortuosum体内分离得到一株共生真菌Penicillium sp.,该菌在GPY培养基中培养,菌体呈浅红色。对该菌菌体的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纯化得到1个新化合物:(4E,6E)-2-N-十六碳酰基-1,3-二羟基十六烷-4,6-二烯-鞘胺醇 (1),以及4个已知化合物1,7-二羟基-3-甲氧基-6-甲基-蒽醌(2),1,7,8-三羟基-3-甲氧基-6-甲基-蒽醌(3),1-羟基-3-甲氧基-6-甲基-蒽醌(4),4,8-二甲基-1,5-二氧环辛烷-2,6-二酮(5)。化合物结构主要通过MS,NMR等波谱数据分析确定。化合物2,3,4,5〖STBZ〗为首次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木霉No.183菌株木聚糖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筛选到一株木聚糖酶高产木霉菌株(No.183),研究了该菌株产木聚糖酶的液态发酵和粗酶液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以麸皮和木聚糖为主要碳源,28℃,190r/min摇瓶培养时,木霉No.183菌株在接种后84h酶活最高,达到298.47U/mL.该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为该木聚糖酶在pH5~7和40℃以下时相对稳定.Ca2+,Zn2+和Cu2+对该木聚糖酶有较强的促进作用,Fe3+和Hg2+对该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南海海洋红树林真菌2560号多糖A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南海海洋红树林真菌2560号真菌的菌体中提取到多糖A2,通过完全酸水解、糖腈乙酸酯衍生化以及GC/MS研究分析表明,A2多糖由岩藻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以及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2:2:17:5:2. 相似文献
17.
南中国海红树林海洋真菌2492号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来自香港海红树林Phragmites australi的海洋真菌2492号的次级代谢产物.用乙酸乙酯对该菌的培养液进行了液-液萃取,用硅胶柱层析法对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用IR,MS,UV NMR波谱法推导确定了单离到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在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得到4个有生物活性的生物胺,分别是Hypoxylin A(2),Hypoxylin B(1),N-乙酰酪胺(3)和2492-1(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