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神经损伤,尤其是中枢神经损伤一旦发生将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精神负担。神经损伤修复是神经科学家多年研究工作面临的一大挑战。嗅鞘细胞是分布于嗅觉系统嗅球和嗅上皮基底膜的一种特殊的胶质细胞。嗅鞘细胞在体外具有促进轴突再生并促进其较长距离延伸,髓鞘化轴突的能力而使之成为近年来最为吸引人注目的一种促进神经修复的工具。中枢源性与周围源性的嗅鞘细胞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鼻黏膜活检可以是嗅鞘细胞移植修复神经损伤的自体来源。本文就近年来嗅鞘细胞移植促进受损神经修复的应用研究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神经酰胺是鞘脂类,作为第二信使普遍存在于细胞膜和细胞质之间并传递信号,是进化上保守的信号系统。现在已有的研究数据表明,电离辐射、紫外线、氧化应激等细胞外应激因子均能迅速激活细胞膜上的酸性鞘磷脂酶,水解鞘磷脂产生神经酰胺,从而诱导细胞凋亡,而且神经酰胺代谢中的很多产物,如鞘氨醇-1-磷酸具有抗凋亡活性,能控制凋亡反应强度,有助于阐明细胞抗辐射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生姜醇提取物的应用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在医药方面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本研究主要探讨生姜醇提取物对支持细胞系TM4体外生长的影响。通过采用形态学观察、MTT法和TUN-NEL法检测5个不同浓度的生姜醇提取物对小鼠支持细胞株TM4细胞生长和增殖的作用。结果表明,生姜醇提取物抑制TM4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细胞凋亡,这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效应,当用40μM/mL的生姜醇提取物处理培养的TM4细胞时,MTT法测得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和TENNEL法获得的细胞凋亡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说明,生姜醇提取物在预防和治疗睾丸癌方面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融合菌株F14作为高效降解PAHs的融合菌株,它是由假单胞菌和鞘氨醇单胞菌作为亲本,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融合而成。为进一步了解降解菌对污染物的降解机理,从微生物细胞本身考察了降解菲过程中细胞表面物质及疏水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细胞膜表面脂多糖含量、磷脂及脂质过氧化物与降解菲的浓度具有密切的关系。随着菲的浓度增大,磷脂及脂多糖含量也随之增大;当浓度大于150 mg/L时,磷脂含量减小,脂多糖含量继续增大,丙二醛的含量随着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融合菌株F14具有较高的表面疏水性,处于对数期以及稳定期的F14表面疏水率达到69.7%,65.2%。研究融合菌株降解菲过程中细菌细胞膜上表面性质的变化,有利于更深入的了解F14对菲的降解机制。  相似文献   

5.
α-Galcer对小鼠NKT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实验观察在α-半乳糖神经鞘胺醇(α-Galeer)诱导下,小鼠NKT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分离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MTY法观察细胞对α-Galcer的药物敏感性,流式细胞术分选活化和未活化的NKT细胞,并用透射电镜观察NKT细胞超微结构.研究发现在24 h,50-100 ng/mL的α-Galcer作用下,实验组NKT细胞的增殖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实验组活化NKT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活化的NKT细胞呈典型细胞活化改变,凋亡的NKT细胞,核固缩,致密形成新月小体,核膜破裂,凋亡小体形成.说明α-Galcer可促使小鼠NKT细胞活化,且活化的NKT细胞产生大量分泌小泡.  相似文献   

6.
对于多种神经细胞,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具有维持生长、存活、促进分化和成熟的作用,初次在神经干细胞中发现了GDNF的这一营养效应,但这种作用并不对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方向产生影响,进而通过测定神经干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酶活性的抑制实验,表明端粒酶活性的增高与GDNF对神经干细胞生长和分裂的促进作用有关,因此完善了GDNF在神经细胞中的信号传导和功能实现途径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成年新西兰免上唇皮肤麦克尔细胞(Merkel cell)及其与神经终末的光镜和电镜观察发现,麦克尔细胞多以成群分布在皮肤触盘上皮基底面和触须毛囊外根鞘,光镜下表现为明细胞,细胞长轴与表皮表面平行。电镜下这种细胞以胞质内存在特殊的直径80~200nm 的膜包致密核心颗粒为特征,核常分叶。胞体与周围角质形成细胞构成桥粒。神经纤维大量分布于毛囊外周和真皮,还见穿过基膜到达表皮和毛囊上皮鞘,与麦克尔细胞构成突触样结构。麦克尔细胞质内的特殊颗粒多集中在此结构附近。此外,可见兼有角质形成细胞和麦克尔细胞某些特征的过渡细胞,其胞质既含有麦克尔颗粒,又含有粗的张力丝。实验结果提示麦克尔细胞可能是一种神经内分泌细胞,可能由上皮内角质形成细胞发育而来。  相似文献   

8.
灵芝提取物对红细胞膜磷脂成分及电泳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家兔红细胞和血小板,以薄层色谱扫描法和显微(细胞)电泳法,探讨灵芝对家兔红细胞膜磷脂成分及电泳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红细胞膜磷脂成分中磷脂酰胆碱显著增多(P<0.01),而鞘磷脂类,磷脂酰乙醇胺都程度不同的减少(P<0.05),特别是磷脂酰丝氨酸含量,鞘磷脂类/磷脂酰胆碱及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胆碱比值显著减小(P<0.01)。血小板及红细胞的电泳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灵芝对维持细胞膜的稳态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极谱氧电极法检测磷脂复合保健食品对九月龄SD大鼠血红细胞SOD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磷脂复合保健食品不同剂量喂养40天后,血红细胞S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增加,其中高剂量组SOD活力极显著增加,且血红细胞数也显著增加,说明磷脂复合保健食品有清除超氧自由基,抗氧化,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带有^3[H]的胸苷对分裂细胞进行标记,通过细胞计数仪测定细胞数量的方法,对比了大鼠胎儿神经干细胞在添加相同成分的Neurobasal^TM-A和DMEM/F12培养液中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Neurobasl^TM-A在有EGF和bFGF存在的情况下更适合于神经干细胞的生长和存活。  相似文献   

11.
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近年来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的研究进展, 包括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的代谢调节、无机盐、植物生长调节因子、糖分及其它因素对红豆杉细胞生长和紫杉醇生产的影响等.着重介绍了前体饲喂、添加抑制剂和添加诱导子对红豆杉细胞生长及紫杉醇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血清对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利用分子原位杂交和定量PCR技术分析新生小牛血清培养和无血清培养的人脑胶瘤细胞株U2 5 1的基因表达 ,发现血清对细胞周期正调控基因cdc2基因和PCNA基因的表达有激活作用 ,而对细胞周期负调控基因 p2 1和 p16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这些事实表明 ,血清刺激细胞生长时 ,一方面要激活促进细胞增殖的基因 ,另一方面要抑制或关闭抑制细胞增殖的基因  相似文献   

13.
首次对中华鳖的心肌细胞进行了体外原代和传代培养获得成功。并对其细胞形态,生长速率等细胞生物学特性以及温度和PH值对细胞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4.
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细胞凋亡是由一些基因编码和细胞主动自杀过程,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它在机体的生长、分化与病理中具有积极意义。综述了核酸内切酶及凋亡相关基因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重点讨论了Caspase家族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离体细胞的培养条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细胞培养是细胞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离体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对外界条件要求很高,培养条件的微小改变会严重影响细胞的正常生长。在两种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的基础上,讨论了培养液中若干因素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一定浓度下甲醇、乙醇、丙酮和甘油作用后肿瘤细胞ECA109细胞株形态和生长状态的变化,确定上述溶剂对该细胞株的相对安全剂量。方法按照10个浓度梯度(V/V)将甲醇等4种有机溶剂加入细胞培养基,作用后的12、24、36、48 h进行细胞形态观察和生存率检测。结果 4种有机溶剂作用于ECA109细胞后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性作用,其中,乙醇的作用最为明显,20 mL/L作用12 h就出现明显的细胞毒性,细胞形态变化明显,生存率下降显著,10 mL/L时对细胞生长基本没有影响;甲醇和丙酮也有明显作用,30 mL/L以内甲醇的作用相对缓和,而20 mL/L以后丙酮的作用则增加明显,生存率下降的同时细胞形态也出现明显改变;甘油的作用最为缓和,并且仅抑制细胞生长而对细胞形态基本没有影响。结论 ECA109细胞对4种有机溶剂的耐受性有所不同,对乙醇的耐受剂量最低,其次为丙酮和甲醇,3种溶剂不仅抑制细胞的生长,还对细胞形态产生明显影响;甘油作用较为缓和,且仅对细胞株的生长产生抑制,并不导致细胞形态改变。  相似文献   

17.
细胞周期,即细胞生长与分裂的周期,是生命得以世代繁衍而生生不息的基础.真核细胞有丝分裂周期进程调控的分子机制高度保守.其间,微管和微丝骨架进行有规律的动态变化,顺次组成各种细胞生长和分裂装置,主动参与细胞周期进程的调节.然而,高等植物细胞周期不同时相分别有着与动物细胞不完全相同的、独特的细胞骨架列阵.而这些列阵的产生和维持直接依赖于众多细胞骨架结合蛋白以及上游信号分子的调控.本文重点综述了植物细胞周期进程中微管和微丝骨架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参与植物细胞骨架动态和有丝分裂装置组装调控的细胞骨架结合蛋白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对细胞骨架在植物细胞周期进程中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研究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的二塑性,菌丝体(M)和单细胞酵母(Y)形态差异很大,M是长管状多,细胞 相连,Y则是球形的单个细胞,内部结构上也体现了与其形态的相适应性,M菌丝顶端大的液泡为菌丝的延伸提供压力,但当顶端生长芽管时,大液泡会分裂成小液泡,部分小液泡进入芽管;菌丝顶端和侧面的泡囊,与其顶端生长和侧枝发生有关,单细胞酵母中,靠近母细胞和子细胞相连的部位,有些囊泡和颗粒物质,可能与细胞的新壁形成和分开有关。  相似文献   

19.
Apoptotic cell death induced by c-myc is inhibited by bcl-2.   总被引:104,自引:0,他引:104  
Apoptosis is a form of physiological cell death, characterized by chromatin condensation, cytoplasmic blebbing and DNA fragmentation, which often depends on RNA and protein synthesis by the dying cell. The c-myc proto-oncogene, usually implicated in cell transforma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cell-cycle progression also has a central role in some forms of apoptosis. These opposing roles of myc in cell growth and death require that other gene products dictate the outcome of c-Myc expression on a cell. A candidate for such a modifying gene is bcl-2, whose product prolongs cell survival and blocks apoptosis in some systems. Here we demonstrate that Bcl-2 prevents apoptotic death induced by c-Myc, provide a mechanism whereby cells can express c-Myc without undergoing apoptosis, and give a possible explanation for the ability of Bcl-2 to synergize with c-Myc in cell transformation.  相似文献   

20.
J V Tricoli  L B Rall  J Scott  G I Bell  T B Shows 《Nature》1984,310(5980):784-786
The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IGF-I and IGF-II are required fo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Both are single-chain proteins (of 70 and 67 amino acids respectively) derived from precursors by proteolytic processing. IGF-I may b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promoting normal stature and IGF-II may be a fetal growth hormone. The IGF proteins are probably synthesized by many normal tissues and by some tumours. The secretion of growth factors by tumours and tumour-derived cell lines suggests that they may act as autocrine regulators of cell proliferation. Because of the possible role of these proteins in growth disorders and cancer, and their sequence homology with insulin, we have determined their chromosomal localization. Using somatic cell hybrids and cloned cDNA probes for these proteins, we have assigned the genes for IGF-I and IGF-II to human chromosomes 12 and 11, respectively. We present evidence that the IGF-II gene is located on the short arm of chromosome 11 with a ras proto-oncogene and the insulin structural gene, and also suggest the existence of a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using the IGF-I prob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