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调查研究2003年3月~2008年5月14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两种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治愈率,复张、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皮下气肿,疼痛,管周感染等并发症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组较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组少。结论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有较多优越性,病人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管胸腔闭式引流在自发性气胸治疗上的应用。方法对2002年1月~2004年12月丽水市中医院呼吸科收治的25例自发性气胸行细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5例患者治愈23例,总治愈率达92%,引流管留置的时间为24h至5天。结论细管胸腔闭式引流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安全性好,肺复张完全等优点,同时能缩短疗程,减轻患者医疗负担,且患者有良好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胸腔置管引流注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效果。方法3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注入药物和生物制剂的治疗和护理。结果32例患者胸腔留置术均一次成功,无气胸、血胸、腔内感染等并发症。引流时间5~21d,平均l0d,所引出的液体量4000mL~11000mL,平均引流量8000±250mL。无1例患者堵塞。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安全、有效。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胸腔置管引流注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效果.方法 3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 脉导管引流注入药物和生物制剂的治疗和护理.结果 32例患者胸腔留置术均一次成功,无气胸、血胸、腔内感 染等并发症.引流时间5~21d,平均10d,所引出的液体量4000mL~11000mL,平均引流量8000±250mL.无1例患 者堵塞.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安全、有效.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值得在 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杨斌  潘道刚  马晓明 《甘肃科技》2014,30(15):127-128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联合冷沉淀胸腔内注射联合治疗难治性气胸的临床疗效及机制。选选用82例难治性气胸患者,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基础上使用冷沉淀胸腔注入治疗;对照组行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观察两组病例疗效。治疗组治愈率(96%)明显优于对照组(62%),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冷沉淀胸腔内注射联合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难治性气胸临床效果明显,对于提高难治性气胸临床治愈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探讨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方法 .方法 对28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 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 对确诊的自发性气胸患者及时排出胸腔积气可提高治愈率,大部分经胸腔闭式引流可治愈,对多次复发的气胸、闭式引流超过一周仍持续漏气,血气胸合并休克的患者,外科手术是彻底的治愈方法 .结论 外科手术是治疗自发性气胸最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腔内置中心静脉导管行闭式引流并注入尿激酶(UK)治疗结核性粘连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病例,经胸腔B超证实胸水中等量以上且呈粘连包裹性,将其分为随机分为治疗级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胸腔内置管行闭式引流,且予尿激酶10万U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注入胸腔,每日或隔日1次,连续1~3次。对照组36例,常规反复穿刺抽液。治疗前后胸片或B超对比胸腔情况。结果治疗组明显较对照组的胸水引流更彻底,且胸膜肥厚粘连情况减轻。结论胸腔内置中心静脉导管行闭式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粘连包裹性胸腔积液是一种简单、安全并且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论证胸腔插细管持续引流术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能使成型的新技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方法:胸腔插细管持续引流组(Ⅰ组)、分次胸腔穿刺抽液引流组(Ⅱ组)、胸腔置入硅胶管(15mm)引流组(Ⅲ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Ⅰ组与Ⅱ组、Ⅲ组比较,胸水吸收快、住院时间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P〈0.01).结论:国内外胸腔积液发生率极高,积液的引流采用微创胸腔插细管持续引流术相对于分次胸腔穿刺抽液引流法、胸腔置入硅胶管引流法有胸水吸收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继发感染率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胸膜活检联合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诊治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间经皮胸膜活检联合微创胸腔闭式引流的86例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47例引流组采用经皮胸膜活检联合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后分别进行了胸腔内注药治疗;39例常规组只进行经皮胸膜活检并多次常规胸腔穿刺抽液及胸腔注药治疗。结果86例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共行95次经皮胸膜活检,其中9例先后行2次活检,成功取得胸膜组织83次,成功率为87.4%。最终确诊42例为结核性胸膜炎,其中经皮胸膜活检确诊31例;38例为恶性胸腔积液,经皮胸膜活检确诊31例。经胸膜活检诊断准确率为72.1%(62/86)。最终引流组中胸腔积液的控制率为89.4%,明显优于常规组的61.5%(P=0.005)。引流组的不良反应少于常规组。讨论经皮胸膜活检诊断阳性率高,联合微创胸腔闭式引流可提高胸腔积液的治愈率达80%以上,各级肺科医师均可安全进行此项操作,对于卫生经济学具有潜在的影响,因此对胸腔积液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观察不同剂量尿激酶在治疗渗出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86例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三组均有用深静脉置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尿激酶1组为向胸腔内多次注入尿激酶10万单位;尿激酶2组为向胸腔内多次注入不同剂量尿激酶20~50万单位.结果:尿激酶2组的胸腔积液引流量较明显增加,且胸膜粘连、胸膜肥厚发生率较低.结论:胸腔内注入大剂量尿激酶可以更加明显减少渗出性胸腔积液的胸膜粘连、胸膜肥厚发生率,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中等量或大量胸腔积液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59例中等量或大量胸腔积液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置管闭式引流术,观察手术的安全性、术后并发症以及预防措施。结果:59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其中导管滑脱2例,术后导管堵塞8例,无一例发生感染、气胸、肺复张性肺水肿等并发症。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安全有效,护士应掌握相关知识,及时观察和加强引流管护理,可有效地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103例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分析吴发源黄志宏(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510630,广州)关键词: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回顾分析中图分类号:R561.4自发性气胸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需紧急处理。现将我院内科近5年(1992年1月~1996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高频振荡通气(HFOV)并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的疗效。方法:18例出现气胸的新生儿采用高频振荡通气并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小时后PaCO由10.10±3.20kPa下降至5.70±0.80kPa(p<0.05),PaO由5.60±1.10kPa上升至7.20±1.60kPa(p<0.05),24小时后PaO为9.30±2.00(p<0.01),并且FiO和氧合指数、平均气道压等均逐渐下降。经HFOV并闭式引流治疗,18气胸患儿14例完全治愈,3例放弃治疗,1例双侧气胸患儿无效。讨论:HFOV对治疗新生儿气胸并呼吸衰竭十分有效,且安全性好,比常频机械通气(CMV)有很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动物实验开胸手术时,关胸腔后,常采用闭式引流装置,排除胸腔内滞留气体,保持胸内气压为0~(-2)cmH2O左右。闭式引流的胸腔引流管一般需放置24~48h。由于麻醉苏醒后动物易煤动,不配合,给手术后的监护和管理带来很大困难,甚至发生气胸、导致实验失败。我们在实验中用胸腔抽气法排除关胸后滞留胸内气体取代闭式引流。经16例小型猪开胸手术,长达30天观察,术后无一例因气胸死亡。证实了抽气法取代闭式引流装置的可行性。一、材料1、小型猪:16只,由中国农业大学培育和繁殖;2、8~10号医用橡胶导尿管一根;3、20~50ml注射器一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心胸外科对56例创伤性气胸患者治疗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创伤性气胸患者56例,随机进行分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1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的胸腔闭式引流方法,治疗组应用微创的胸腔闭式引流方法;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情况,以及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伤肺完全复张的时间等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总治疗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7.36%,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进行比较,得到治疗组的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短,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胸外科对创伤性气胸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微创的胸腔闭式引流效果较好,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香菇多糖联合顺铂胸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均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后,治疗组胸腔内注入顺铂和香菇多糖,对照组胸膜腔注入顺铂,每周1次,连续2~3次,4周后评价疗效、生活质量改善和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毒副反应无差异。结论香菇多糖联合顺铂胸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效果好,毒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黄仲 《科技信息》2010,(8):I0356-I0356
目的:研究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晚期肺癌胸腔积液的疗效比较及安全性。方法:63例晚期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胸腔引流后观察组胸腔内每次注入甘露聚糖肽注射液30mg,顺铂60mg:对照组胸腔内每次注入顺铂注射液60mg。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44%(27/32);对照组总有效率613%(19/3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不良反应耐受好。结论: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联合顺铂胸腔内注入治疗晚期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近期疗效疗效确切,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优点及疗效.方法对7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入院后有10例进行胸穿抽气,另外68例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最后均行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皆治愈出院,随访时间1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该法具有创伤极小、手术视野好、疗效确切、恢复快、复发少等优点,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良好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比较不同置管部位胸腔闭式引流在自发性气胸治疗中的效果。将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自发性气胸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行锁骨中线第二肋间置管引流治疗,观察组行腋前线第三肋间置管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治愈率、手术指标、术后疼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治愈率86.05%与对照组的81.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h、24h、48h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65%较对照组的20.93%低(P0.05)。对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或腋前线第三肋间置管引流治疗的效果相当,但腋前线第三肋间置管引流具有术后疼痛程度低,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20.
本组36例自发性气胸中,男34例,女2例,平均年龄27.5岁,无基础疾病者30例,有基础疾病者6例,近半数患者无明确诱因。肺压缩程度为20%~95%,平均为56%。在治疗方面,对自觉情况较好,又为单侧团合性气胸的20例,只在严密观察下,限制卧床休息,并辅以吸氧和对症处理,取得满意的效果。对症状明显的16例,即使是单侧闭合性气胸,均采取了人工气胸器抽气措施,必要时采用胸腔闭式引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