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主席说:“帝国主义者的寿命不会很长了。”对法帝国主义者来说,这一点也特别明显。戴高乐政变正是法国反动统治阶级腐朽和脆弱的表现,而决不是它强大的表现。法帝国主义在一天天烂下去,这在法国殖民体系的瓦解和资产阶级民主的破产两个方面显得尤其突出。殖民体系的瓦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本土被希特勒军队占领,法国的殖民地:远东的印度支那被日军占领;中东的叙利亚和黎巴嫩获得独立;法属北非、西非和  相似文献   

2.
从6月27日到7月6日在倫敦举行第七次会议的英联邦总理会议,是起源于1887年的“殖民地会议”的。当时英国是个强盛的殖民帝国,出席“殖民地会议”的有英国殖民大臣和各殖民地的代表。到1907年“殖民地会议”改称“帝国会议”。随着反殖民主义潮流的日益高涨,为了混淆舆论,“英帝国”这名词逐渐为“英联邦”所代替,1948年“帝国会议”就改称为联邦总理会议了。参加本届联邦总理会议的除英国和英国的自治领——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联邦、錫蘭——外,还有罗得西亞及尼亞薩蘭联邦(又称中非联邦)和两个参加英联邦的独立国家——印度和巴  相似文献   

3.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殖民帝国之一,在十九世纪后半期,它占领了比它本土大一百五十倍的殖民地,因此它常自(言羽)为“日不落帝国”。但到最近三十年来,英国许多官方、半官方和非官方人士越来越多地用“英联邦”或“联邦”来代替“英帝国”一词了。实际上,这三个名词没有什么区别,而所以要这么巧立名目,只是因为:“‘帝国’是和永不可宽恕的政治罪名‘帝国主义’联系在一起的,改用‘联邦’一词在政治上可以稍为减少一  相似文献   

4.
法国总理若斯潘近日宣布,法国将削减其1/4的驻非洲部队,并将减少它在那里的军事设施。这是法国对其非洲防务问题作出的重大改革。“后院”之火有患必灭非洲对法国有着极重要的政治、经济、战略意义,法国历来将原法属非洲殖民地看做自己的“后院”。30年前,非洲法语国家“非殖民化运动”后,法国通过缔结  相似文献   

5.
尼日利亚     
位于非洲西部几内亚湾以北的尼日利亚,是英国目前最大的殖民地。根据1954年10月1日生效的宪法,今天的尼日利亚是一个联邦国家,包括东部、西部、北部三个地区和南喀麦隆半联邦托管地、以及首都拉各斯。尼日利亚人口三千三百万,约占在英国统治下的非洲人口的—半;面积八十七万七千平方公里,等于英国本土的三倍半。矿产丰富,有锡、铅、铁、金等,近年又发现世界最大的铀矿之一。它的锡矿非常重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东南亚产锡地区被日本占领,各国对尼日利亚锡的需要大大增加,1945年开采  相似文献   

6.
“中非联邦”,即“罗得西亚和尼亚薩兰联邦”。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急剧走向崩潰过程中的殖民政策的产物。“中非联邦”包括中南非洲的三个地区——南罗得西亚、北罗得西亚(今贊比亚)和尼亚薩兰(今馬拉維)。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帝国主义就曾策划建立“中非联邦”。战后,加紧拼凑,于一九五一年提出蓝图,一九五三年十月二十三日正式拼成。当时成立的目的有三:(一)在政治上,加紧同南罗得西亚白人移民統治集团勾結,把后者极端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     
新加坡是马来半岛南端的一个小岛,东西长四十二公里,南北宽二十二点五公里,面积约五百八十一平方公里。这个岛的形状有如坐狮,马来语“新加坡”的意思就是“狮子城”。岛的北面和马来半岛只隔一条一点二公里宽的柔佛海峡,有长堤相连。全岛人口约一百五十万,其中80%是中国人(1957年7月统计)。新加坡原是马来亚的一部分,1914年随整个马来亚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马来亚被划分为海峡殖民地、马来联邦和马来属邦三个部分,置于英国的统治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马来亚被日寇占领。战后,英国于1945年9月派军队重新占领了马来亚。同时,它玩弄了一套所谓“马来亚新政制”的花样,企图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根据“新政制”的计划,新加坡及其附近一些小岛屿划为单独的殖民地,仍由英国殖民政府直接管辖;马来亚其余的全部领土则合并成为马来亚联合邦,由英国殖民政府委派一名高级专员加以控制。1948年2月,新加坡正式脱离马来  相似文献   

8.
“联系国”的由来 1957年3月,欧洲共同市場六国签訂罗馬条約的时候,在沒有征求有关地区人民意見的情况下,就将它們的殖民地納入了欧洲經济集团“联合”的范围。罗馬条約把联合的地区分为两类,一类是法国的所謂“海外省”;一类是殖民地,即同共同市場成員国保持有“特殊关系”的地区,属于这一类的有二十五个殖民地(占共同市場成員国殖民地人口的84%,面积的83%):(一)十八个是目前已独立的非洲国家。其中法国前殖民地十二个(馬里、塞內加尔、毛  相似文献   

9.
法国政界元老、著名的和平人士爱德华·赫里欧于3月26日在里昂逝世了。我们深为这位卓越的社会活动家的逝世而感到悲痛。赫里欧1872年生于法国奥伯省特鲁瓦城。他是法国具有影响的人物。从1905年起他就出任里昂市市长。1919年他开始担任法国最老的政党——激进社会党的主席,1953年并被选为该党的终身主席。赫里欧也是一位优秀的历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他的名著有“蕾卡米埃夫人和她的朋友”(1904)、“穿过诺曼第森林”(1925)等,1946年他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赫里欧曾经三度(1924—25、1926、1932)出任法国内阁总理,并屡任部长职  相似文献   

10.
1日 1774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利鉴别出氧,他称之为“空气的一个新种”。1778年第一家储蓄银行在德国汉堡开业。1793年“千克”(公斤)首次被法国确定为公制重量单位。1834年英国在其本土及所有殖民地废除奴隶制。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八一”南昌起义。1975年包括美苏在内的35个国家签署《赫尔辛基协定》。2日 1990年伊拉克入侵并吞并科威特,由此引发海湾危机。3日 1492年 哥  相似文献   

11.
希拉克去年5月当选总统后即宣布,他的雄心大志就是要“充分发挥法兰西的优势,使之成为比过去更加生机勃勃、更加强大的国家”。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他进一步表示,要把法国“建成一个在世界上有分量、发挥重要作用的国家”。为此他在防务、外交、经济与文化方面多管齐下,决心使法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大国作用。  相似文献   

12.
“邦联”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达到共同目的而组成的一种国家联合。在邦联中,各成员国保持自己的主权以及内政和外交上的独立。例如,独立初期(一七八七年以前)的美国和一八一五至一八六六年的德国都是邦联。“联邦”则是由几个成员国(邦或州)联合而成的统一国家。各成员国(邦或州)把主权交给联邦的最高权力机构,一般只保留一定的自治权。现在,苏联、美国、西德、瑞士、南斯拉夫等都是联邦国家。至于英联邦,实际上并不是上面所说的联邦,而是指英国和一些曾经是英国殖民地的独立国家,以及英国的附属国、殖民地和其他统治地区的集合体;它是比联邦甚至比邦联还松散得多的联系形式。  相似文献   

13.
1893年元旦,法国护卫舰“厄尔”号的船尾,后甲板上靠近悬挂国籍旗的旗杆处,水兵整齐地排列着。他们举枪致敬,刺刀出鞘。随着军号吹响“升旗”的号令,海军上尉德尔松庄严宣布:凯尔盖朗岛的土地,从此将被法兰西的国旗这块巨石是凯尔盖朗岛的标志,天然形成的拱状巨岩被船员们称为“地狱之门”。如今在风浪摧残下,巨岩的拱形横梁已荡然无存。所覆盖。与此同时,舰上炮声隆隆,21声巨响在小岛的冰川之间回荡。凯尔盖朗,这个位于南纬50°左右的小岛,这一方经年只有狂风光顾的荒野之地,这座企鹅、海象和海豹的天堂,成为距离法国本土最远的一块领地。…  相似文献   

14.
在老牌殖民帝国中,英国过去最为显赫,占有的殖民地最多。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的海外殖民地的总面积比本土大111倍,号称“日不没”帝国。这一切与英国殖民统治者的老谋深算、工于心计分不开。人们称别的宗主国在殖民地是“杀鸡取蛋”,一次性豪夺,而英国则是“养鸡取蛋”,注重长远攫取。从16世纪英殖民帝国形成之日起,它就开始采用让殖民地逐步走向“自治”的手腕来缓和与殖民地的矛盾,灵活实行殖民统治。英国向殖民地委派有财有势的殖民者组成立法局作为总督谘询机构,随后陆续添进当地选举产生的议员。这被说成是“殖民地享受民主”。殊不知立法局被委任议员所掌握,一切听命于总督。总督有权否定或推迟  相似文献   

15.
修改宪法的“宿愿” 9月28日,在法国本土、阿尔及利亚和法国的海外属地,将要举行一次“公民投票”,对戴高乐的“宪法”草案进行表决。随着这个日子的临近,戴高乐推销他的“宪法”草案的活动也越来越加紧了。从8月20日开始,他到法国非洲属地和阿尔及利亚去作了一次为期十天、行程万里的巡回“旅行”。9月4日以后,他还要在法国国内四出奔走,到处张罗。修改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的宪法,这可以说是戴高乐的一个宿愿。这个宪法,是在1946年10月13日由全国公民复决投票通过的。当时法国共产党曾参加了宪法的起草工作,因此,宪法里列入了一些有利于民主力量的内容,特别是由人民普选产生的国民议会拥有较大的权力。戴高乐在1946年宣布“退出政治舞台”,就是因为感到这个宪法使得他任意决定法国  相似文献   

16.
突破旧传统今年三月六日,巴黎法兰西学院前厅,不少法国和其他国家的记者、作家,以及群众急切等待着补选新院士结果的揭晓。这次候选人是一位女文学家。而在此以前,法兰西学院在建立长达三百四十五年当中,还没有一位妇女当选过院士。去年秋季,女文学家马格里特·约塞娜被提名为法兰西学院的院士候选人。这立即在法兰西学院和法国学术界引起激烈争论。虽然法兰西学院的章程从未规定过禁止妇女入选,但是它始终以“男子俱乐部”自居。因此,历史上不少才华卓著的女作家、女学者都被拒之门外。法兰西学院维持三百多年的旧传统,能否突破?这使许多人感到关切。  相似文献   

17.
问:法国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力量很强大,为什么法西斯势力还能这样猖狂?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力量的确是增强了,法共在人民中的威信也大大提高了,十多年来它一直是法国拥有五百万选民以上的第一大党。但是法国反动的统治集团却一心想恢复法帝国主义战前的地位,因此它就不得不追随美国的扩军备战政策,同时进行了连年不断的殖民战争,这样把法国越来越拖入危机的深渊,结果法国的国际地位日益下降,国内的政局处于长期动荡不安的状态,财政困难日益加深,人民生活激剧恶化。这就加深了国内阶级矛盾,并使阶级斗争日益尖锐化。法国最反动的统治集团鉴于其地位受到威胁,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暴力镇压国内人民和海外殖民地人民,并阴谋建立法西斯政  相似文献   

18.
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实际上是欧洲列强之间的“第一次世界性的战争”。交战双方的核心国——英国和法国,为争夺海上和殖民霸权在各大海洋上展开了一场大厮杀。现简述如下。在海上和殖民地,英法处处对垒马克思指出:自新航路开辟后,“跟踪而来的是欧洲各国以地球为战场而进行的商业战争。”在西欧列强争夺海上和商业霸权的斗争中,英国先后打败了拥有“无敌舰队”的西班牙和“海上马车”荷兰。18世纪,法国成了同英国争霸的“主要的海上和商业强国”。争夺海上霸权同争夺殖民霸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时,英国和法国占有的殖民地,大多  相似文献   

19.
高阳 《世界知识》2013,(24):11-11
玛丽娜·勒庞(Marine Le Pen),法国右翼政党“国民阵线“领导人,2012年法国总统大选“国民阵线”候选人,法国“国民阵线”前主席让·马利·勒庞之女,有“法国最危险女人”之称。她干1968年生于法兰西塞纳省塞纳河畔讷伊,就读巴黎第二大学法律专业。  相似文献   

20.
乞求与克己     
法国著名评论家杜维歇对法国这个“大国”在美国人面前的屈辱感到十分的恼火。不久以前,他曾经这样说:“要求人,就得顺从人家。这样一来,我们就又走上了乞求外交的道路。”在法国的资产阶级评论家和政治家中,这种怨愤而又无可奈何的情绪是相当普遍的。可是,对于法国这样一个“次等伙伴”来说,“乞求”、“顺从”都是不可缺少的良好品德。不是这样,美国“盟主”怎么肯拿出大量的美元解救法国的财政饥渴,供给大批的飞机轰炸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的人民呢?不是这样,法兰西民族的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又怎么能像票据一样交换出去呢? 但是,说来奇怪,“乞求”和“讨好”,原应该是事非得己,而法国当局却好像是出自心坎,十分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