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简述炉外精炼的发展及LF炉的设备组成;针对LF炉喂丝机喂丝系统和钢包车驱动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优化改造,改造后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吴华民 《科技信息》2011,(25):94-95
针对水泥生产工艺的要求,设计了一套基于Profibus总线的PLC控制系统。该系统将PLC技术、DCS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工业控制网络和组态软件,实现了对水泥生产线的远程控制。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以及各个部分的软件设计。现场运行证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性高、操作方便、维护量小,具有很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以西门子S7-400大型PLC为控制核心、以Profibus-DP现场总线技术为基础的多层工业网络技术在D530自动混流焊装线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阐述了D530焊装线电气系统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法以及侧围顶盖上线装置与主线PLC DP数据通讯的实现方法.DP总线技术的成功应用,说明了焊装线控制系统的设计是可行的、合理的和先进的,在汽车车身焊装线上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宝钢股份公司特钢事业部40T板带炼钢产线计算过程控制工程为蓝本,简要阐述了特钢40T产线板带炼钢过程控制计算机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分布式计算机技术在该系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设计思想、系统架构、软硬件平台应用系统架构、通信方式。  相似文献   

5.
小车供丝控制系统主要应用PLC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传感器等电气技术与机械动作相配套,本文以某烟厂卷接车间只有三台烟机、三辆供丝小车在轨道上运行为例,根据生产工艺要求,进行研究、设计、调试运用的。本文主要介绍小车自身运行控制、遥控系统,详细介绍了PLC控制程序的编制、传感器技术的应用方法及相关电气原理;经过分析、调试,三辆小车的控制程序、电气原理均能满足生产要求。经过实践证明,该系统与风力供丝系统的运行结果技术参数、性价比对比,系统完全符合环保、节能降耗的要求,现在越来越多的厂家考虑用该系统代替原有风力供丝系统,如果该系统将人机界面技术、无线控制技术(或GPS导航技术)、工控接口技术等新技术通过技术创新、引进、移植改造到该系统上,该系统将得到了更好的技术升级。因篇幅有限,本文重点介绍烟丝供料小车的运行控制原理。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现阶段油田注水站人工操作存在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精度不高和历史数据查阅不便等问题,采用以美国西斯耐特PLC为核心,采用Modbus总线和工业以太网做通讯,并用先进的组态软件Intouch做显示界面进行注水站自动监控系统的设计,该系统在唐114科技示范区进行现场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操作简单、监控直观,在实现自动监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注水过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自动配料系统既能提高配料生产的效率和配料精度,又能解放劳动力、极大的降低生产成本.设计了一种以PLC为核心控制器的酿酒自动配料系统.该系统通过工业以太网实现PLC与触摸屏通信实现人机交互,PLC通过485总线实现称重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和上料电机的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具有配方加密设置、按配方自动配料、定量输出和实时远程监控等功能,实现了酿酒原料的快速、高精度的配料,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包芯线技术技术包含芯线的制作、包芯线喂线机组的研制和喂线工艺的开发,如今已发展成为炼钢炉外精炼不可缺少地一种手段。本文分析了包芯线在炼钢炉外精炼的应用,并对包芯线喂线机组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基于PC-PLC网络的立体仓库自动作业监控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立体仓库自动作业系统为背景,重点对其监控系统进行研究,构建了基于PC-PLC网络的立体仓库自动作业监控系统,并模拟工业现场进行了调试。通过PROFIBUS现场总线将监控计算机、上位机PLC和下位机PLC连接成一有机整体;并应用工控组态软件WinCC对系统各组件进行硬件组态;采用PROFIBUS总线进行监控机、上位机和下位机之间的数据通信,实现了对立体仓库(AS/RS)自动作业的监控。现场调试证明,该监控系统界面友好,控制安全可靠,精度高,数据存储量大,数据传输正确,且功能多、使用方便简洁。  相似文献   

10.
结合北京团结公寓自动化立体车库设计实践,设计大型自动化立体停车库计算机监控系统,分析系统结构和功能,介绍系统开发环境和控制管理流程.系统结构采用分层方法实现,按照功能分为管理、监控、执行三个层次,由上位实时监控、车库管理、管理信息、现场工业总线通信、PLC设备控制、出入库身份鉴别等子系统组成.该系统实现了多种技术的集成,突破了传统的PLC和PC之间的串口通讯方式.应用实践表明:该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开放性、操作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铜/钢反向凝固及加工变形的结合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铜/钢反向凝固及加工变形复合的工艺过程,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了铜和钢界面形态、组织结构·在Instron拉伸机上测定了铜/钢界面的结合强度·结果表明,经预处理的钢丝表面呈现细微的凸凹不平状态,特别有利于液态铜在钢丝表面异质形核、凝固、结晶,使铜和钢的晶粒在界面上相互镶嵌,达到良好结合·此外,CS线再经加工变形后,伴随着晶粒的拉长和界面的扩展,导致晶粒间相互插入,机械咬合能力加强,使铜/钢界面结合强度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开发了一种用于钢丝热处理过程的自动控制系统和相应的模拟系统.控制系统由工控机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组成.控制系统软件包括组态程序、加热模型程序、PLC逻辑控制程序和数据库.该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产量、产品规格和工艺要求控制马弗炉和铅浴炉的温度,或调整钢丝的拉速以适应当前马弗炉的温度,获得最佳热处理效果和产量.模拟系统包括模拟软件,燃烧数学模型软件和两块数据采集卡.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二辊五道次辊模拉拔方法成形豆形截面钢丝.依据豆形截面钢丝形状的特殊性及AISI70号钢材的特性,设计了各道次孔型形状.其中第一、二、四、五道次的道次压缩率相等,辊子采用横辊摆放;第三道次的道次压缩率为0,该道次的辊子采用与横辊呈90°的立辊摆放.计算并设计出各道次辊模组成的孔型型腔的截面尺寸和形状,再利用Deform-3D模拟软件对五道次辊拉拔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了工件辊模拉拔过程的变形机理,并对辊模拉拔过程中工件的等效应力、等效应变、模具的载荷等进行了分析,同时选取特殊点进行应力应变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辊模拉拔方法生产的豆形截面钢丝,其成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弯丝机是一种进行折弯的专用机械,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对钢筋的折弯。本文讨论的弯丝机是一种特殊折弯设备,对包有药芯的金属管进行折弯,这种金属管是由特殊的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刚性,使用传统的弯丝机极易导致金属管折断。根据实际的工作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弯丝机。为了解决物理模型成本较高的缺点,将建好的弯丝机三维模型导入Adams。根据所要求的动作过程添加相应的驱动和约束,在虚拟环境中通过对弯丝机的折弯机构进行模拟运动及运动学仿真,得出弯丝机工作机构的位移和速度曲线,验证了机构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海洋油田拖轮在恶劣海况条件下拖带作业,易发生缆绳断裂事故,提出设计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的实现缆绳张力实时监控、缆绳自动收放以及液压油温度自动调节功能的液压拖缆机控制装置,以提高拖缆机的操作性能和自动保护功能,使得拖缆机的操作更为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16.
采用PLC设计了一种用于气动式全自动防盗盖铣字机的控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自动循环工序、控制原理,给出了应用SFC图转换梯形图设计PLC控制程序的方法.该控制系统克服了传统的机械式铣字机加工效率低、结构复杂、维修困难等缺点.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密相干塔烟气脱硫方法的原理及控制要求,并针对工艺要求设计了监测控制系统。系统选用西门子S7-300系列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现场控制主站,对系统的控制功能、系统的配置和软件编写进行了讨论。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已成功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对烧结烟气脱硫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适应免疫遗传算法在混合流程车间调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钢丝绳生产混合流程生产模式和工艺、结构特点,研究与设计了自适应免疫遗传算法求解钢丝绳生产JSSP问题.该算法利用免疫算法指导收敛方向,提高了遗传算法运算效率,改善了局部搜索能力.同时改进了算法交叉算子和停机准则.应用于钢丝绳生产作业计划管理系统,提高了调度的科学性、时效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RPC对800 MPa级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利用一种特殊的机械热处理工艺技术,即在控轧终轧后经过一段控制时间与温度的弛豫,使得基体中出现应变诱导析出以及变形奥氏体中缺陷组态重组,在随后的直接淬火或加速冷却过程中, 获得细化的板条贝氏体/马氏体组织.利用该弛豫-析出-控制相变(RPC)技术能得到屈服强度大于800MPa级12mm厚超细贝氏体/马氏体复合组织微合金钢板.  相似文献   

20.
复合接触线生产的钢丝加热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铁路复合接触线的制造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在采用先进的连续挤压包覆技术生产复合接触线时,钢丝的预热温度对产品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在感应加热理论和热传导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钢丝感应加热控制的数学模型,代入感应加热器的具体参数,用Matlab仿真对钢丝运行的在线加热建立了感应加热的控制模型,实施了复合接触线生产的钢丝连续运行感应加热的自动控制,在采用连续挤压包覆技术生产复合接触线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