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查了我国互联网内容信息资源的现状,分析了我国互联网站提供的信息内容及服务情况,指出了我国互联网内容信息资源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引入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流量工程控制技术与光交叉连接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光互联技术——多协议波长标签交换(MPLmS),本文分析了MPLmS网络的基本原理,为了能在标签的分配中更好地体现QoS,重点对标签的分配策略进行分析和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轮转调度算法。  相似文献   

3.
宋湘萍 《科技资讯》2012,(14):39-39
近年来,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为互联网网络服务的提供者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业务发展也呈现出良好的上升趋势,其是承载互联网内容和应用的核心平台。然而,高额的运营成本使得各个运营商们不堪重负,如何降低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及能耗,是运营商建设数据机房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物联网环境下RFID电子标签通常具有明显的群组特性,传统单标签认证协议已不能满足这种需求,标签的群组特性对RFID安全认证协议的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广义逆矩阵,以合理平衡安全和标签的成本为原则,设计了一个符合EPC Class1Gen2标准的组证明RFID协议GIM-GP,并从安全性、匿名性、离线性、独立性和高效性五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该协议具有处理群组标签认证的能力,为物联网环境中低成本标签的群组认证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RFID认证协议存在的安全性问题,设计一种基于Hash函数的改进的RFID双向安全认证协议,并对该协议的安全性进行BAN逻辑分析和非形式化分析,然后对该协议的时间性能、空间性能进行计算.通过分析和计算表明,新设计协议能够在标签和读写器之间双向认证,有效解决现有协议的所有安全性问题.并且对标签造成的计算量、存储量不大,是一种综合性能较好的安全认证协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RFID系统的Gen-2类标签容量有限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Gen-2标签的RFID认证协议,将标签32位ID号分为低16位和高16位,利用标签的CRC-16位生成相应校验码作为密文传输.该协议避免了已有协议在安全性方面的5个缺陷,提高了数据库查询速度、降低了RFID标签的设计成本.并利用BAN逻辑对所提出协议的目标、假设和消息传递进行形式化分析,从理论上证明了该协议是安全可达的.  相似文献   

7.
射频识别技术(RFID)系统中的读写器与标签之间可以通过发送射频信号实现无线通信,而这种远距离的通信方式在给识别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RFID系统面临严峻的安全性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公钥密码体制的安全协议,在标签上使用公钥加密数据,在数据库端使用私钥解密数据,以实现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双向认证. 分析表明,该协议能够有效抵御各类攻击,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为了提高执行效率,协议在后台数据库中采用稀疏树的结构存储标签,避免了一般协议中线性搜索数据库带来的巨大运算量,并将时间复杂度由ON)降为O(logqN).  相似文献   

8.
该文着眼于信息内容细粒度的安全性,提出了颗粒技术,基于该技术提出信息内容安全体系模型,并以WORD文件内容为例,实现了基于内容的安全体系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9.
本文详细描述了一个种基于ATmega64单片机的优盘音乐播放(可同时显示音乐标签),文档阅读,贪吃蛇游戏功能的MP3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0.
针对UHF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长距离HF频段的RFID信号检测方案,重点在于增强灵敏度、提高标签感应距离.先分析标签负载调制的基本原理和反射信号的调制特点,再详细阐述检测通道关键环节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广播电视信息由模拟转为数字,传媒信息安全问题迫在眉睫,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文本分类技术,设计了一种新的文本分类模型,并应用该传媒信息安全系统,从而减少系统的误报率和漏报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取一个类标区别于其他类标的本质特征,增强类标数据集的可解释性,提出了一种面向主属性值的类标特征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了一种直观的面向主属性值的类标特征模型,然后设计了对应的类标特征抽取算法,最后给出了一种基于类标特征分析的分类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类标特征模型能够直观、有效地描述类标数据集中各类标的特征,给出的类标特征抽取算法有较高的执行性能,提出的分类算法在针对类标较少的数据集时有较高的分类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图像处理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将会广泛的应用于现实生活中,而对智能交通系统中车型的自动分类方法将越来越繁多。本文结合支持向量机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车型分类系统。并通过matlab实验平台设计了分类器,对所提供的车型图像实现自动分类,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广泛应用和企业信息资源与数据的日益积累,信息资源安全成为企业乃至政府都比较关注的课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终端防护的网络安全模型,可扩展性良好,使用多层次、可堆叠、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对网络安全起到立体防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多标签分类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样本不均衡及类属不确定性的多标签分类算法。首先,结合“一对一”分解策略和贝叶斯理论,将多标签数据集分解为单标签数据子集,并利用Parzen窗方法估计子集样本后验概率,对类标签进行了基于概率的不确定性表示。然后,在融合概率类标签和LS-SVM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样本差异信息来调节惩罚参数值,建立了考虑样本不均衡的概率LS-SVM子分类器模型。依据正态分布的3σ原理,设计了子分类器决策阈值确定方法。最后,结合实例对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结果证明了新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世界对计算机的依赖越来越强,计算机安全也越来越重要,恶意代码是计算机安全面临的最大敌人.针对传统的恶意代码检测和分析技术在现在已经无法满足需求的问题,提出使用机器学习并应用新的分类特征来识别恶意程序,并且对他们进行初级的家族分类,指出以往机器学习在恶意代码检测和分类上的不足,筛选出更好的区分特征.首先使用了n-gram算法来优化恶意代码反汇编代码中的操作码特征,然后使用词袋模型和TF-IDF算法优化API调用特征,最后编程实现模型并使用数据集进行了模型的训练和测试.实验中使用决策树算法的模型的分类准确率上达到了87.41%,使用随机森林算法的模型的分类准确率上达到了90.06%,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特征相比以往在恶意代码检测分类上应用的特征有着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面向实际应用场景中数据标签易残缺导致有监督多标签分类方法可用训练数据量减少,未能利用大量标签缺失数据中蕴含的样本特征空间关联知识以最大化判别间隔,限制多标签分类效果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样本相似性的弱监督多标签分类方法.该方法利用标签相关性和样本相似性恢复标签以提高数据利用率,并将标签恢复嵌入到训练过程中以便挖掘标签相关性,通过近端加速梯度法进行参数优化,建立弱监督学习场景的多标签分类模型.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利用样本相似性有效提升模型在标签残缺时的分类能力,实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词向量嵌入模型,如Word2Vec、GloVe等模型无法实现一词多义表达;传统的文本分类模型也未能很好地利用标签词的语义信息。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XLNet+BiGRU+Att(Label)的文本分类模型。首先用XLNet生成文本序列与标签序列的动态词向量表达;然后将文本向量输入到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中提取文本特征信息;最后将标签词与注意力机制结合,选出文本的倾向标签词,计算倾向标签词与文本向量的注意力得分,根据注意力得分更新文本向量。通过对比实验,本文模型比传统模型在文本分类任务中的准确率更高。使用XLNet作为词嵌入模型,在注意力计算时结合标签词能够提升模型的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类网络安全的基础研究,网络异常检测技术目前还存在检测准确率低、误报率高以及缺乏标签数据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融合联邦学习和卷积神经网络的网络入侵检测分类模型(CNN-FL),可有效解决多个参与者在不共享隐私数据的情况下进行一个全局模型的协作训练时所带来的问题。该模型无需汇集模型训练所需要的数据进行集中计算,只是传递加密的梯度相关数据,即可利用多源数据协同训练同一模型,并解决缺乏标签数据的问题。随后将该模型应用于二分类和多分类方法中,并在同一基准数据集NSL-KDD上进行了实验比较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所提CNN-FL分类模型在二分类以及多分类中具有较高的识别性能和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20.
在层次多标签分类问题中,一个样本同时被赋予多个类别标签,并且这些类别标签被组织成一定的层次结构。层次多标签分类问题的主要挑战在于:①分类方法的输出必须符合标签的层次结构约束;②层次深的节点所代表的标签往往只有很少的样本与之相关,造成标签不平衡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层次多标签分类问题的增量式超网络学习方法(hierarchical multi-label classification using incremental hypernetwork, HMC-IMLHN),通过将超网络的超边组织成相应的层次结构,使输出的预测标签能够满足标签的层次约束。此外,超网络学习方法可以利用标签之间的关联减少标签不平衡问题对分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层次多标签分类方法相比,提出的增量式超网络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分类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