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震动世界的德苏战争,已经过了八个星期,假定像最初的电讯所传,德军统帅部认为八个星期之内可以直捣莫新科,促成苏维联邦的崩溃,则希特勒这一次的冒险,显然已遭遇到一个重大的失败了。这对于德帝国主义是一个空前的打击,而这对于今后整个世界局势的发展,也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根据八个星期来的发展,我们应该把德苏战争作一再检讨。这个震动全世界而且关系着整个人类命运的战争,在军事上、政治上与外交上已造成了怎样的形势呢?  相似文献   

2.
一德苏战争前夜的国际局势六月廿二日德帝国主义突然进攻苏联,使整个世界战争的局势,为之一变。这战争,对於直接受到攻击的苏联,固然有严重的影响,但对於二十二个月来与德作战的英国,和最近积极地走向战争的美国,也将有重大的关系。在这里,我们必须指出,美国的政策动向,对於这次德苏战争的爆发,和今後这一战争的发展,事实上是有着很大的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一德苏战争发生以来,已经快有两个月了,这两个月来的变化发展的局面已充分证实,苏联人民及其红军的最后胜利的把握.而德苏战争引起的全世界范围的巨大影响,及由而引成的世界政治的新形势充分地展开在我们的眼前了。于是,站在中国抗战的立场,我们对德苏战争应该抱有何种态度也已更加明白了。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怎样呢?这是我们在一开始时就已明确地指出来了的。我们的同情毫无疑问的是在苏联的一面,这还不仅是因为苏联是被侵略者,而且是因为苏联向来是国际间的正义的进步的力量,向来是  相似文献   

4.
中国越剧团于今年6月19日离开北京,直至9月18日才返抵首都,其中在德国是从6月30日到7月30日,经柏林、科特布斯、来比锡、阿尔登堡、卡尔·马克思城和魏玛等地共一个月;7月31日起到达苏联边境明斯克,然后到莫斯科、列宁格勒、斯维德洛夫斯克、新西伯利亚等五个城市,共一个半月,至9月15日始回到中苏边境敖德堡。这次的长途旅行,一面是把我国的古典艺术介绍给民主德国和苏联人民,另一面是参观兄弟国家各项建设的成就。这次访问演出,对整个团来说,收穫是很大的,这对越剧的提高和改进,必定有很大的帮助。成功的演出,深厚的友情在民主德国和苏联,中国越剧团曾在十个城市演出过,每次在演出之前,剧票都已全部卖光。必须承认,越剧团在国外演出,是有不少困难的。首先是道具(两  相似文献   

5.
一一九一八与一九四一一九一八年二月十八日,威廉第二的德帝国因和议被托洛茨基阻挠下成,决定了对新生的苏埃俄罗斯开始歼灭的攻势,冀一举趣全解决阵线,然后集中全力于西线,解决整个战争。那攻势发动的基线,起自里直达第尼斯脱河口(事前德军已占领俄属波兰全部及里的波罗的海岸区域),长约千余里。德人最初的企图也许是时直下列格拉垃、莫斯科和横扫南俄全境。但其时北俄尚在冬季,气候及地形非常困难,德军在泼里贝沼地以北无大发展。惟在乌克兰,则德军于两星期内就横扫了一切,进到顿河之线,至三月三日勃莱斯脱。莱脱肤克和约签定时,德军的占领线大约起至纳瓦河口,垂直南至波洛茨克附近,东南行至诺伏西布斯克西,折东偏南行经哈科夫北直至顿河口亚索夫海岸;乌克兰全部,包括顿奈兹工业区在内,均入德人掌握.  相似文献   

6.
一九四一年的六月二十二日,这是一个历史上划时代的日子,这是人類史上的光明黑暗搏鬥的一天—在这一天的清晨,疯狂渴血的德国法西斯,不宣而戰地就闯进了蘇维埃的邊疆了。他們是夢想到轻而易举地就擊潰英勇的红军的,他們是曾扬言在幾个礼拜之后就可以打列乌拉爾山的,但是他們一切疯狂的計划和誇言都失算了,他們在英勇的苏联軍民之前所碰到的,是一層坚强的銅城铁壁,全蘇聯的人民,在英洛托夫和斯太林先后的號召之下都一致动员起來了,他们无论在前线和后方,都在为了祖國的独立,为了祖国的光榮在英勇地鬥爭着我现在此地所輯译的許多文字,就是想刻划出这部英勇的人民鬥爭的史诗。莫斯科是蘇聯的红色都,也是蘇聯人民的心臟,在战争的威脅和敵机的空襲下,这个城市是沉著、坚毅、有力、並且还是像往常一样地生活着,只是生活的節奏是突然变得更外活躍、生動面有力了。我此地共译了四篇文字;第一篇文字是巴库的几个工人寫的,我們从此可以看出莫斯科这個城市,雖然这那麼遙遠,但却又是是么親近:第二和第三兩篇文章,是描寫莫斯科戰時生活的;最后一篇,则告诉我们蘇聯英勇的飛行師,怎样擊退了敌机的一次小空襲。  相似文献   

7.
东北选矿工作在最近两年来由於学习了一些苏联先进技术,和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无论在技术改进上或在技术管理上都有了一些成效。曾先後分别地在几个矿山实行了‘快速浮选法’,‘两段磨矿’,‘两段碎矿’,‘铁球合理装入’,‘再磨矿’和‘铅锌混合浮选法’等等,这些方法都是苏联的成功经验。但是对我们来说都是开始学习苏联先进选矿方法以後,一点一点接受过来的。在学习这些先进技术的过程中,有的先进选矿方法已经朋确地领会了,并且他根据具体情况推行了。例如‘快速浮选法’,‘两段磨矿’,‘再磨矿’和‘铅锌混合浮选法’等,对这些先进方法,我们从工业生产实践中领会的也比较深刻和透彻。有的先进方法,还没有推广,也有的正在试行中,也就是我们还没有得出最终结论的,例如‘两段碎矿’和‘铁球合理装入’等。因此我们借着这个会上,把这些工作向大家汇报一下,能够得到各位教投,各位老师和各位同志  相似文献   

8.
美国‘紐約時報’给苏联共产党机关報‘真理報’的一位编辑柴斯拉夫斯基一個问题:‘蘇聯要的是什麼?’柴氏的回答:蘇聯的目標是‘一个真誠的和平’。下面是柴氏答復的全文,用無線電發到美国,在四月十四日‘纽约時報週刊’上刊載出來的。——编者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迄今仍然没有什证据,足以證明白宮和国务部在事前曾经策划定美国当德苏战争的時候,将採取怎樣的政策。看他們的样子好像事前亳無準備,现在才被迫临时定政策。他們本来不应該毫無準備的。雖在事前誰也料不到戰爭一定會發生,虽然直到战争暴發的最后一刻,仍然不能确定會不會让又一个背信的契約,替代了一次战争,不过双方集中大军在德苏境的报告,几星期以来真听到不少。  相似文献   

10.
“当拿玻仑统治着欧洲,从华沙直到西班牙,从斯干迭那维亞直到西西里的时侯,一个反抗他的人民的战争,爆發于西班牙。每一个西班牙村莊成为一个堡壘。每一个西班牙人成为一个游击战士。這戰爭毀坏了拿破崙的力量。”——温脱林罕姆:“战爭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从‘一切为战争’到‘一切为和平’四年前,希特勒德国挑选了一个六月的暗星夜,突然向那与它订有互不侵犯条约的苏联进攻。当时苏联的领袖史大林,为了战胜这背信违约的法西斯侵略者,立即提出了一个口号:‘一切为战争,一切为胜利!’号召全苏联的人民,无论男女老幼,不分前线后方,献出自己所有的一切,进行反侵略战争,以争取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12.
“苏哈列夫卡”是莫斯科苏哈列夫卡广场上的市场,在十月革命以后的最初年代里,它成了投机倒把、牟取暴利的黑市活动中心。当年,伟大列宁坚决地把它封闭了,同时深刻地指出:“被封闭了的是苏哈列夫卡广场上的旧时的‘苏哈列夫卡’,封闭它并不困难。可怕的是活在每个小业主心灵上和行动中的‘苏哈列夫卡’。必须封闭这个‘苏哈列夫卡’。这个‘苏哈列夫卡’是资本主义的基础。只要它存在,资本家就可能回到俄国来,就可能变得  相似文献   

13.
一在一个动员集合站里面清晨的时分,全国听见斯太林的声音。这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一个声音——温和、有生气、和充满了力量。斯太林的声音——对于我们是无限的临近而亲切的。  相似文献   

14.
自德蘇戰爭在六月二十二日爆發以后,当晚英国首相邱吉尔便发表了一篇重要演说,表示了英国援蘇的態度,同時英国也掀起了援蘇的高潮,不過,英国内部就在这个时候依然主張反蘇 甚至进行反蘇的,也还有人在,自然,無论如何,他们是無能为力的。在这里,本文是值得我們參考的一篇短的報告。原文载於本年七月八日出版的“新羣众”週刊。  相似文献   

15.
美苏战争吗?     
从第二次大战结束到现在,巳满一年了。一年来世界局势的发展,非但没有很快走上和平的道路,而且同盟国家阵营内的分裂,一天天趨於顯著。国际反动势力跟着反蘇的暗流而嚣张,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危机,又开始激盪滋长起来。最近期间,在欧洲和平会议中,美苏形成了顯明的对立;义大利与南斯拉夫对於的里雅斯特港的争夺,演变而成为美南的冲突;中东有巴力斯坦的纠纷与达达尼尔海峡的问题;美国不仅对南斯拉夫採取了强烈的外交攻势,而且在地中海上展开了海军的武装示威;在远东方面,中国内战继续扩大,美国一方面企图利用中国作为反苏的战略基地,另方面又有扶植日本保守势力作为对苏军事前哨的倾向。这种种,顯示着当前世界的局势是在继续动盪和加深恶化之中。这样的局势是否会很快引导到第三次世界大战?战后的和平真的无望了吗?还是今后国际间会有一个僵持的‘武装和平’的时期?中国在这样险恶的形势下,究竟应该怎样应付?这些是我们在许多读者的信中和口头常常听到的问题。这些问题並非三言两语所能答覆,也非一二篇文字所能完全说明,我们不能不求教于各位专家和作者。我们定以‘国际现勢筆谈’为题,提出若干问题,请求各位专家作者加以答覆。下面是本刊把收到的答復加以整理後所得到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编辑室     
苏联朋友的宝贵意见苏联“国际生活”杂志1957年3月号刊载了评介“世界知识”的一篇文章。作者伊·库尔杜科夫和符·克里夫卓夫在文章的最后部分写道:“世界知识杂志经济刊登很多令人感兴趣的资料,因此不妨友好地向该杂志编辑部建议:要对资料作更深入的分析并多加以概括。”作者接着说:“力求资料叙述上的平易和文字的通俗是该杂志编辑工作方面的优点。该杂志编辑部从事着意义重大的工作,向群众报道国际上的真实消息,一贯地阐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爱好和平的政策。“我们认为‘世界知识’杂志和‘国际生活’杂志之间倘能建立密切的联系,交流工作经验,交换稿件,亲切交换意见,必有很大的益处。”“国际生活”编辑部在这篇文章的后面加了这样的按语:“国际生活”杂志编辑委员会热烈地欢迎本文作者的建议,并对‘世界知识’杂志编辑同志及全体读者致兄弟般的敬礼。”  相似文献   

17.
编辑室     
这一期本刊的內容,有二个主要的重心:一个是‘戰時日本的透視’另一個是‘火山口上的歐洲。’關於前者,有二篇文字,一篇是講到一年餘來的戰爭對於日本人民生活與心理上的影響的,其中引錄的許多事實和言論,都是從日本報紙刊物上收集來的,它們是幫助  相似文献   

18.
历来论字有三要:一是形,点画不乖;二是音,所呼不谬;三是义,训释有据。这三项中以‘形’和‘音’二者为基本原素,用以表达‘义’的。表义是形音二者的唯一功用,因此,我们一讲到‘形’与‘音’,‘义”也就自然在其中了。一个无意义的字,它的形和音,就成为毫无作用的东西,这种字不可能存在。若就形音二者比较,前者较易而后者较难,因为讲文字的形体结构是有实物可凭的。自纸张印刷发明以后,历代书籍文献及各项典章史册容易获得、保存和流传,固不用说。就是更古老的竹简、皮书乃至远古的钟鼎、甲  相似文献   

19.
在主题班会中,教师应是一个‘促进者’,文章最后提出了做一个有效的‘促进者’,应该信任学生;在态度上对学生真诚;在情感上理解学生。  相似文献   

20.
苏联哲学界,科学技术界,对科学发展的统一性问题的研究特别引人注目。无论是官方还是学术界对这个问题都做过许多议论。苏共曾在中央文件中指出:“各门学科的接合点,其中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富有成效的一般理论研究,基础研究、以致应用研究开创了新的可能性。”’苏联科学院院长А·П·亚历山德罗夫指出:“最有意思是,现代科学的基本‘生长点’,比起以往来,更多地出现在各学科的‘交界处’。因此,科学的相互作用,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