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水土合算方法,未考虑孔隙水对土粒的浮力的影响,侧向水压力不应该乘与之不相干的土压力系数,由此会造成主动土压力偏小,被动土压力偏大;静水压力的水土分算法,在支护结构底端,基坑内外水压力不能平衡,静水压力对土压力贡献过大,造成主动土压力偏大,被动土压力偏小.理论上对水土分算和水土合算两种算法进行了论证,并提出考虑孔隙体积渗流力的水、土分算法.  相似文献   

2.
对挡土墙折线型墙背上主动土压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土的塑性及上限分析理论,考虑墙后为粘性土或无粘性填土的情况,对折线型墙背上的主动土压力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3.
在工程中计算挡土墙的主动土压力,朗肯土压力理论和库仑土压力理论因其简单实用仍得到较多的应用,但两者却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即对于实际工程很难严格满足其假设条件。基于库仑理论的平面滑裂面假定,考虑滑裂面上填土的粘聚力及填土与墙背接触面上的粘着力等因素的影响,分析了有荷载作用时滑动土楔体的极限平衡状态,并利用力矢多边形推导出了有荷载作用时主动土压力(粘性土、无粘性土)的计算公式。分析表明:提出的对粘性土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可以不受传统朗肯理论和库仑理论较为苛刻的假设条件的限制,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季耀渤 《天津科技》2007,34(6):54-59
以天津地铁华苑站实测资料为基础,研究土压力的时空效应,对土压力变化情况进行描述,分析土压力随时间波动的原因,研究土压力与桩体位移的关系,得出对天津地区的大型深基坑采用水土合算的郎肯土压力比较接近实际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渗流对基坑支护结构上水土压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暴雨或长时间的降雨、地下水管的渗漏等是造成地下水渗流的重要条件,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影响大,也是为何基坑事故多发生在降雨之后的根源。分析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水渗流产生的条件,并从地下水渗流对土体强度的影响、对作用在支护结构上水压力的影响、对土体自重应力的影响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地下水渗流增大了支护结构上的土压力,对于粘性土判断采用“水土合算”或“水土分算”的依据不只是土体渗透性的大小,关键在于渗流是否发生。在支护结构的土压力计算中,只要支护结构在开挖和使用阶段基坑外侧存在地下水渗流,对于粘土和粉土应当采用水土分算的计算方法。因此,在基坑工程中,预防和阻止地下水渗流的发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挡土墙主动和被动土压力的统一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墙背倾斜、地表倾斜、墙后填土为粘性土、地表作用超载的挡土墙土压力计算问题,基于平面滑裂面假定和极限平衡原理,结合微分层解析法和图解法,推导了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的统一解,可计算土压力沿墙身的分布、土压力合力及其作用点位置以及滑裂面土反力,经典库仑和朗肯土压力为其特例.提出了分层土土压力实用计算模型,可以考虑墙背倾斜和粘性土的作用,该模型可简化为现行以朗肯土压力理论为基础的分层土土压力计算方法.通过与相关文献算法的比较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考虑变形与时间效应的土压力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土压力的大小随挡土墙位移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提出了考虑位移的土压力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推导了考虑位移的朗肯土压力理论。又根据土压力随时间的发展规律,提出了考虑时间效应的土压力计算方法。最后,提出了考虑变形和时间效应的土压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综合考虑岩土体特征、地质环境条件以及锚杆或土钉等结构物与土的相互作用特点,进行支护优化设计是深基坑研究热点课题之一。本以土钉墙土压力理论为基础,以珠江新城某深基坑的支护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深基坑支护设计中几个关键性问题如土钉墙土压力的分布模式、土压力计算中水土分算与合算问题、岩土力学参数的确定问题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研究,然后综合考虑该基坑的地质环境条件、抗拔力计算方法、长度和间距的合理选取等因素给出支护设计的优化设计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案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依据平面问题极限平衡的一些假定,建立墙背边界条件(ε,β,δ)的粘性土(γ,c,ψ)土压力静态平衡方程式,表明数学分析能够求解粘性土土压力问题并建立一个有实践意义的土压力公式。  相似文献   

10.
经典朗肯和库伦土压力理论在实际工程中有着广泛应用,但它们的适用范围也十分明显.基于土体的极限平衡理论,考虑了粘性填土、墙土间的粘着力、连续均布超载等因素对挡土墙土压力的影响,并利用力矢量多边形法,推导出适用多种复杂条件下的粘性土土压力计算式,给出了极限状态下滑动楔体临界破解角的显式解答.该公式适用的范围较广,在朗肯或库伦理论假设条件下能够得到与之完全一致的解答,对刚性挡土墙的设计计算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利用水土压力统一计算理论,将盾构隧道开挖面涉及的水土压力分算参数和合算参数转变为统一参数,该方法可应用于土层为砂土和黏土的情况,特别适用于土层为黏质粉土及粉质黏土的情况.基于上述计算的统一参数和极限分析上限法,推导了考虑水压影响的开挖面对数螺旋破坏模式的极限支护压力解析解公式;并利用土层厚度加权平均法,对多层土体参数和水压力进行了简化分析,从而可将上述解析解公式应用于多层土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评价中.结合上海长江隧道实例,利用推导的解析解公式对盾构隧道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进行了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前人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开挖面对数螺旋破坏模式可应用于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评价中.  相似文献   

12.
邬雷勇 《工程与建设》2007,21(3):328-329
文章主要讨论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土体中的含水量和孔隙水压力增大,对粘性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同时结合土力学中的地基承载力公式分析地下水位上升对粘性土地基承载力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设计规范进行桩后主动土压力计算时未考虑车辆载荷的动力效应对支护结构影响的问题,在平面滑裂面假定的基础上,结合拟动力学分析方法,考虑车辆动载荷作用下桩后土体受惯性力的影响,推导出车辆载荷作用下主动土压力的计算式,将主动土压力分为动土压力分量和静土压力分量。分析土体容重、桩-土外摩擦角对主动土压力的影响,以及水平振动加速度系数、内摩擦角、行车速度、车桩间距对动土压力的影响,对比分析不同黏聚力情况下的主动土压力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桩后动土压力呈非线性分布;在车辆载荷作用下,一个振动周期内桩后主动土压力随滑动面倾角的增大和时间的持续先增大后减小;动土压力幅值随车桩间距的增大而减小,振动周期随车速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详细论述了土工分析中水土分算、水土合算的概念和原理,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分析,提出土压力计算模式及应用条件,对合理确定技术标准、降低工程造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粘性土地震土压力,提出一种破裂面采用园弧面假定的一般性计算方法,首次导出两种在电算中可自行互相校核的一般性公式,它便于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所采用的静力假定和园弧假定吸取了动力研究的合理结论,使计算所得主动土压力分布图比较接近有限元法分析的动力结果.文中通过不同地震烈度条件下的算例,对园弧假定同平面假定的粘性土压力及其合力作用位置作了比较,文末得出了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6.
模拟地震作用,对福建省泉州地区的原状花岗岩风化残积粘性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残积粘性土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应力应变关系也可以很好地用双曲线函数关系来表示.动剪切模量随周围有效压力的增加而增加,随孔隙比的增加而减小,可以用一个经验公式来表示.这种残积土的阻尼比较一般沉积粘性土为高,主要影响因素是土的颗粒形状、组成和动应变幅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荷载对粘性土渗透系数的影响,研制了荷载作用下粘性土渗透系数量测的新型室内试验装置——变水头压力渗透仪,该装置同时具备土样制备、渗透系数测量及位移量测等功能.利用该装置对不同初始压实度粘性土进行了相关试验,测定出不同荷载条件下土体的渗透系数值.通过Origin 8.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后,得到荷载与渗透系数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从基本假定、附加应力计算和变形参数的选取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土力学课程中介绍的地基沉降传统计算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计算附加应力时,忽略了地基的成层性、可能存在的塑性区、基底压力分布形式以及基坑支护结构等因素;在选取压缩指标时,很少考虑土的侧向变形;在饱和粘性土的固结方面,没有考虑实际渗流对达西定律的偏离.这可能是导致有关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不符的主要原因.对有关方法进行改进时,可从继续深入探讨土体固结机理、合理运用有限元等数值计算方法的成果以及加强原位观测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基坑支护技术在膨胀土地区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膨胀土地区进行基坑施工时,要尽量保持土体的原始应力状态和物理性质,密切注意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分布及活动状况,尽可能缩短临空面土体暴露时间,以免水土相互作用,给工程带来极大危害.土钉墙是由土钉(包括网面)与土体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复合土体,较完备地保持了墙后土体原有的结构整体性,从而有效遏制了膨胀土的侧膨胀压力,该技术运用于膨胀土地区基坑支护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李波  姚彦东  武建  唐永圣 《河南科学》2021,39(12):1970-1975
周边水土压力变化是影响隧道结构安全的重要指标,但既有监测方法难以实现周边水土压力的长期准确测量.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应变测量的隧道周边水土压力反演方法.首先介绍了隧道周边水土压力的简化模型,并基于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应变-压力的反演矩阵;然后通过预埋光纤光栅传感器测量隧道结构断面的应变分布,并通过应变-压力之间的关系来反演隧道周边水土压力;最后分别通过有限元模型和隧道工程现场监测试验证明了反演的隧道周边水土压力的精度可满足工程需求.由于光纤光栅传感器在长期监测隧道结构断面的应变分布时具有的优良性能,因此通过应变-压力之间的关系反演隧道周边水土压力的方法可用于隧道周边水土压力的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