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G.多西的技术范式理论,技术转移可看成是技术范式创新的一个重要环节,技术转移包括技术范式中的硬核技术和保护带技术的转移。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新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逐步成为国际技术转移的主体,原因在于占有着技术范式中的硬核技术;跨国公司内部交叉式转移,原因在于同一技术范式内部技术的可通约性;合作创新与技术转移并行的特征,其原因是为了建立技术同盟和进一步创新需要。这些特征对我国企业的发展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之初 ,我国确立的利用外资政策的目标主要是两个 :一是利用外资弥补国内资金的不足 ,二是通过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经过 2 0多年的发展 ,利用外资弥补国内资金不足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但通过利用外资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政策目标尚远远没有达到。在我国已经加入WTO的背景下 ,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如何在利用外资中诱导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就成为检验我国外资政策绩效的重要标尺。本文主要从政策层面上提出竞争诱导技术转移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3.
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技术是跨国公司在全球竞争中最重要的优势之一,跨国公司凭借技术优势保持着有利的竞争地位。跨国公司的并购对东道国技术外溢不仅具有局限性与垄断性,而且还造成发展中东道国的产业技术进步对跨国公司的依赖。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认清跨国公司并购中的技术垄断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发挥好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和我们的制度优势,将有利于推动我国的产业转型和升级。  相似文献   

4.
跨国投资中的技术溢出与我国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外商直接投资日益成为世界各国资本形成的重要来源。跨国公司凭借自己在资本、信息和技术方面的优势,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希望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实现对本国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推动本国的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应认真研究分析我国制约技术溢出的各种因素,加强国内企业和人才的吸引消化能力,扩展技术溢出路径,加快信息、人员、技术及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以便更加有效地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徐广军  钞瑾 《科技信息》2007,(30):123-124
近年来,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步伐加快,呈现出新趋势,表现为:转移技术层次逐步提升,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日趋活跃、由原来被动的技术转让变为自觉的技术投入,与内资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对技术控制有所增强,FDI比重上升等等。这些新特点对政策选择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进一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辽宁省近10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数据分析,指出其中存在规模不够、发展不平衡、来源、分布集中、跨国公司投资较少等6个方面的问题;针对辽宁的产业分布和特点,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以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吸引跨国公司投资、促进跨国公司技术溢出、吸引优质中小企业投资等4大方面提出以外资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跨国技术转移环境下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当前阶段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而知识产权保护是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保障条件.在总结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跨国技术转移背景下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广东对外技术合作一直采取以引进技术为主的方针,从上世纪80年代以接受香港约5万家传统产业的技术、设备转移,到90年代初又~轮引进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技术和设备外,还大量引进了消费品(电视、冰箱、洗衣机等)生产技术和生产线,花费了以百亿美元计的资金。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际产业、技术转移的新趋势,跨国公司成为世界资源配置的主力,转移内容从流动要素(传统的资金、技术)转向非流动要素(劳动力、土地、产业配套能力和政策环境等),“东亚雁行模式”的逐级梯度推进趋向于综合性发展,网络模式、整个产业链转移成为主要方式,产业结构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转向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广东再一次形成技术引进的高潮。  相似文献   

9.
跨国公司技术垄断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跨国公司更加重视技术战略的制定和运用。为了保持和加强在技术领域的垄断优势,跨国公司技术战略的新趋势主要表现为研究与开发的全球化和联盟化,技术转移内部化以及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和标准垄断化。这些对我国的技术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国际产业转移的本质是跨国公司根据国家或区域的要素禀赋对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球再配置。通过分析国际产业转移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我国技术创新现存的困境,以明确“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积极响应作用,最后从理论的视角探讨了国际产业转移与技术创新的耦合。  相似文献   

11.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我国产业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供给基础,产业结构的转变取决于劳动力、资本、技术进步等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与调整。知识经济的到来,促使技术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且随着技术对于产业结构提升作用的不断增大,对先进技术的新投入和存量技术的再配置逐渐成为最重要因素。发达国家为实现产业结构的进一步高级化而不断加快自身技术、设备和资本向外转移的进程。世界性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力地推动了国际技术转移向世界范围渗透,相应地,发展中国家加快吸收技术、设备和资本的步伐,以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分析了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我国产业升级机理,同时也指出了存在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跨国公司在华RD本地化的技术溢出渠道有模仿效应、竞争效应、培训效应和联系效应。要提高其技术溢出效应,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加大科研投入,重视基础研究;完善竞争机制,促进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加强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的RD集聚;深化产业联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构高级化、跨国公司为活动主体、服务业为热点领域、业务外包为主要方式以及产业链整体转移等趋势,提出了落实政府宏观调控,加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跨越,促进服务业的发展,适时适度开展产业转移等应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由此可见,若以高速发展产业集群为目标,共性技术的转移必将成为我国技术转移的新方向;我们提出一个新的概念:产业技术转移。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校科研活动的快速发展,如何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变得越来越重要.针对高校技术转移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应从优化运行机制、创新技术转移模式、搭建信息服务平台等方面着手改进,以促进高校技术转移.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加入WTO已经五周年,我国在各个行业都对外资进行了开放,保护已经不复存在。消费者传统消费理念转变为追求品牌、服务,跨国公司先进技术和完善服务体系的冲击,这些都使国内企业陷入了市场、资金和技术缺失的困境。本文主要从国际产业梯度转移的角度对国内企业发展战略提出了对策,并在产业、国家选择,配套研发策略和国内政策支持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跨国采购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信息产业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全球市场竞争的加剧,有人预测,21世纪将是跨国公司主宰全球经济的世纪。  相似文献   

18.
杨艳 《科技咨询导报》2010,(11):220-221
随着跨国经济交流的日益增强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团队成为许多跨国公司流行的工作方式之一。本文阐述了虚拟团队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了文化多元性对虚拟团队内部沟通与交流的影响,并简要介绍了虚拟团队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几种信息通讯技术。分析认为,跨国公司的虚拟团队应当针对不同任务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信息通讯技术来进行交流与沟通,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文化多元性对其内部沟通造成的不利影响,发挥其"虚拟"优势,提高竞争力,更好地为跨国公司服务。  相似文献   

19.
董鸣  王方  李华 《科技与经济》2014,27(4):6-10
基于技术市场的视角构建陕西省技术转移基础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求得陕西省技术转移综合指数。通过建立陕西省技术转移综合指数与三次产业指数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结合方差分解的方法对陕西省技术转移与三次产业结构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1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陕西省技术转移能力的提高;2成熟技术的转移可直接带动陕西省三次产业经济的发展;3三次产业经济发展需求成为拉动陕西省技术转移的强劲动力;4技术转移对陕西省三次产业发展的影响仍需继续提高。  相似文献   

20.
技术寻求型FDI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子公司向母公司的逆向技术转移,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不同,我国企业技术寻求型FDI母公司技术位势相对较低,严重制约了逆向技术转移的动机和能力。总结了近年来我国企业开展技术寻求型FDI的一些成功案例,提出技术负位势条件下我国企业不仅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学习式思维、参与不主导的本土化管理、以人为本的组织制度安排、先进技术与本土市场协同融合的逆向技术转移机制,而且要"就近"选择目标并购企业,提升本土企业的学习能力以及面向发达国家高科技园区进行投资,从而促进和实现母子公司间的逆向技术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