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余杭区高企培育现状余杭区科技创新工作紧紧抓住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建设的大好机遇,以"创新余杭"建设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  相似文献   

2.
<正>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发展战略启动,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核心推动力。在此背景下,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打造引领全省发展的"创新极",便成为了浙江省"十三五"期间具有牵引性作用的大工程。将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成为全球领先的信息经济科技创新中心,也成为了杭州的重大历史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杭州需突出规划引领,突出要素集  相似文献   

3.
<正>"政府创新、民营助推、人才支撑、资本加速"是杭州20年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的路径提炼和经验总结,是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之"杭州模式"。政府+民营,是推进杭州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杭州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是机州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和集聚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是服务于全社会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的基础支撑体系,是推进杭州市重点扶持的"十大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2005年,杭州颁发了《杭州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管理办法(试行)》(杭科合[2005]224号).此外,还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实施办法》(杭政办[2006]24号),《杭州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考核办法》.2011年,杭州颁发了《杭州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与运行管理办法》(杭科合[2011]277号).通过几年的建设,杭州市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已成为杭州科技工作的亮点,市财政对科技服务平台专项引导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到2011年底,共投入专项资金3200万元.  相似文献   

5.
正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目标,体现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自信。最近,上海、南京、深圳等城市在创新发展上相继推出新举措,值得杭州学习借鉴。新定位重新定义城市创新功能南京、合肥等城市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对城市创新功能进行了再定位。南京市在《"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里提出了"基本建  相似文献   

6.
<正>为打造"互联网+"世界科技创新高地,2016年4月召开的浙江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之后,绍兴、宁波以及湖州等地也积极谋划建设各自的科创大走廊。科创大走廊的实质是科技创新的集聚区和示范区,也是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区。中关村是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借鉴中关村科技创新经验,将有助于浙江科创大走廊建设。  相似文献   

7.
《杭州科技》2007,(3):62-64
为进一步加快杭州"天堂硅谷"和"两港五区"的建设,为"创业在杭州"和"科技强市"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信息保障,由杭州市科技信息研究院承建的杭州科技创新资源导航服务平台(http://kjzy.hznet.com.cn)、杭州市大型科学实验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http://hz.dxyq.zj.cn)日前正式免费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8.
<正>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作为杭州创新创业资源的主要集聚地,城西科创大走廊依托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建设,已逐渐显现出产城融合发展、创新创业活跃的科技新城雏形,通过建立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加快了海创园、梦想小镇、云制造小镇等公共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什么是"增长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  相似文献   

9.
<正>浙江大学是建设科创大走廊的重要依托之一,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浙江大学既要重视基础科学和理论研究,争创世界一流,更要重视科技成果的研发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支持教师和学生创新创业,要积极参与科创大走廊建设,发挥引擎作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建设正处于"创新3.0"时代,其主要内涵为网络化的生态创新,政府、大学、产业、用户"四螺旋"驱动的自组织创新网络正在加快构建,网络化的创新集聚区和创新型大学成为血脉相连、和谐共生的命运  相似文献   

10.
翁瑜 《杭州科技》2010,(4):55-55
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是推进城市发展战略和提升工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抓手,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知识创新源头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桥梁,培育自主创新企业和企业家的平台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的重要载体。杭州科技企业孵化器经过20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创新创业的主阵地之一,"创业在杭州"城市品牌的重要内容,吸纳民间投资的重要载体,极大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推进了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截至2010年7月,杭州科技企业孵化器已经孕育了2家创业板上市企业,分别是杭州华星创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杭州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另有1家孵化器同系企业在创业板成功上市。在杭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20周年之际,本刊特邀请部分孵化器的"毕业"企业,共忆在孵岁月。谁将成为下一个破茧成蝶者?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1.
<正>建设之江实验室是省委、浙江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加快推进创新强省建设的重大举措。之江实验室将成为浙江省重要的开放型、平台型、枢纽型创新基地,是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的"核心灵魂"。补齐短板抢占高地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说,建设之江实验室,  相似文献   

12.
市县动态     
《今日科技》2016,(4):30-32
正杭州2015杭州市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发布4月26日,杭州市在"杭州发布""杭州网""杭州市科技政务网"等媒体上发布2015杭州市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由杭州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编写的《二〇一五年杭州市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从制度建设、知识产权成果、  相似文献   

13.
正长兴县"省级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启动一年多来,突出科技引领,突出创新驱动和县域特色产业结合,坚持统筹推进,坚持人才为先,科技"组合拳"作用凸显。"飞地建设"打造科技企业孵化基地、招商窗口5月4日,长兴县委书记周卫兵,县委常委何志强、副县长王伟新专程到杭州调研长兴飞地建设运  相似文献   

14.
《杭州科技》2011,(6):16-16
科技服务业基地培育工程鼓励科技服务业企业集聚发展.培育和认定一批科技服务业基地,对基地和进入基地的企业给予一定扶持。结合杭州科技创新十大平台建设,将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  相似文献   

15.
正浙江科技大市场富阳分市场于2016年11月11日正式开业,这是杭州地区首家实体化运营的区级科技大市场,也是全省首家由省科技大市场运营团队维护运营的区、县(市)科技大市场。浙江科技大市场富阳分市场位于富阳硅谷小镇核心区域,总面积2100平方米,通过构建五大平台,致力打造成为立足富阳、服务杭州西南、辐射浙西的科技资源集聚中心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一、立意定位领先。富阳区委在十三届十三次全会上提出了加快建设"一个新核心、三个新中心"的城市发展目标,即努力将富阳区建设成为杭州国际化大都市的新核心,辐射带动杭州西南部发展的创新创业新中心、交通枢纽新中心和公共服务新中  相似文献   

16.
<正>当今,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持续发展最关键的动力。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加强科技创新,有利于国家在世界产业分工链条中处于高端位置,有利于创造激活国家经济的新产业。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大力发展信息经济和智慧经济,是杭州应对新挑战、体现新要求的必然选择。立足当前,市科委坚持科技创新建设智慧杭州,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金融结合,建立促进信息经济和智慧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通过实施"雏鹰计划"、"青蓝计划"和"蒲公英计划",培育一批专、精、特、新  相似文献   

17.
周坚 《今日科技》2023,(9):29-30
<正>杭州市余杭区科技局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扎实落实科技创新和人才强省首位战略,抢抓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高质量融合发展机遇,以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一号工程“创新策源工程”为抓手,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提升创新驱动发展动能。  相似文献   

18.
<正>创新高地正在形成,浙江梦想振翅欲飞。作为驱动浙江科技创新"一转四创"的"第一轮",创新平台是浙江省厚植创新沃土,布局未来,打造一流创新生态链的战略选择。特别是近年来,创新平台建设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速度,成为浙江"互联网+"世界科技创新高地行动计划的重要支撑。目前,浙江省创新平台建设初步形成了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旗舰",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航母",以重点企业研究院为"群舰"的三级列阵,  相似文献   

19.
<正>杭州发展智慧经济,通过智慧产业化和产业智慧化,有利于产业转型,推动杭州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有利于城市转型,拉动杭州率先进入智慧城市时代;有利于社会转型,提升杭州市民生活品质。当前要审时度势,根据杭州的发展优势聚焦于产业尖端,凝聚创新要素,强化创新政策,建议以大数据产业为突破口,以国际电子商务产业为先锋,以建设中国大数据服务中心为目标,率先崛起成为全球大数据产业高地之一。杭州建设"中国大数据服务中心"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4月13日,杭州临江国家高新区建设推进会和衢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推进会举行,杭州临江国家高新区和衢州国家高新区挂牌成立。截至目前我省共有6家国家高新区,除了"临江"、"衢州",其他4家分别位于杭州滨江区以及宁波、绍兴、温州。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指出,浙江省和临江、衢州国家高新区要主动适应新常态,牢牢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以高新区为引领,全面落实创新驱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