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不同竖向拼缝位置的单面叠合板式剪力墙抗震性能,为该类墙体的模数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根据已有试验结果建立有限元模型,验证模型的正确性,进而研究单面叠合板式剪力墙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分析不同竖向拼缝位置的单面叠合板式剪力墙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混凝土损伤及暗柱配筋。结果 拼缝位置变动对墙体抗震性能影响较小,随着轴压比的增大,墙体耗能能力降低,在相同轴压比情况下,不同竖向拼缝位置的单面叠合板式剪力墙耗能能力基本相同;提出拼缝处暗柱钢筋计算公式和构造要求。结论 通过改变竖向拼缝位置可实现工厂结合已有模具对设计所需的大尺寸非标准化墙板进行灵活分割,降低生产成本;暗柱钢筋计算公式和构造要求可应用于单面叠合板剪力墙拼缝处暗柱的配筋设计,对推广叠合板式剪力墙装配式建筑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型低剪力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结构控制的概念,提出了一种新型低剪力墙──带竖向缝槽钢纤维高强砼低剪力墙,进行了一Ping带竖向缝槽钢纤维高强砼低剪力墙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试验,对影响带竖向缝槽钢纤维高强砼低剪力墙的设计因素作了探讨,提出了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计算值与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竖向拼缝对正交胶合木(CLT)剪力墙抗侧性能的影响,设计了无竖向拼缝和有竖向拼缝的两种CLT剪力墙试件,对这两种CLT剪力墙试件进行了拟静力往复加载试验,对比了往复荷载作用下两种CLT剪力墙试件的破坏模式、极限承载力、初始刚度、耗能能力和刚度退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无竖向拼缝CLT剪力墙的极限承载力和初始刚度较有...  相似文献   

4.
借鉴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和开设竖向缝槽低矮剪力墙的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抗侧力结构——内埋管状内模钢筋混凝土低矮剪力墙.对3片内埋管状内模低矮剪力墙、1片开设竖向缝槽低矮剪力墙和1片普通低矮剪力墙试件在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进行抗震性能试验,并根据内埋管状内模低矮剪力墙的破坏形态和试验结果,建立了内埋管状内模低矮剪力墙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四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柱在变轴力和变水平力作用下的反复加载试验.对试件的破坏过程、荷载-位移关系滞回曲线特征、耗能能力等深入分析,得出在试验加载条件下试件的抗震性能明显不对称,且施加了预应力的柱受拉有效工作范围明显增大的结论.同时建议采取在柱中加一定竖向预应力的方式,来改善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结构整体弯曲变形时柱中可能出现拉力的情况.为竖向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柱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两榀剪力墙轴压比分别为0.2、0.3的斜柱式框支短肢剪力墙转换结构试件,进行了竖向荷栽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对比分析斜枉式转换短肢剪力墙转换结构不同轴压比试件的试验结果,得出剪力墙轴压比的变化对结构的受力性能的影响,对实际工程中这种转换结构给出合理的设计建议和构造要求。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3个钢筋混凝土空心剪力墙弯剪试件在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探讨了两种不同配筋试件的破坏机理、变形特征、截面钢筋的应变情况及其极限承栽能力。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墙端无暗柱的剪力墙发生承载力很低的脆性破坏。在空心剪力墙端部设置暗柱可以明显提高墙的承载力和延性。,文中给出带暗柱空心剪力墙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以钢框架-钢筋混凝土实体剪力墙混合结构为对象,通过分别开设一道和两道竖缝,分析它们在不同类型地震波下的地震能量反应,结果表明,剪力墙竖向开缝可以减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滞回耗能量,并使滞回耗能区域过于集中于底部剪力墙的问题得以明显改善,使得耗能性能更为优越的钢构件能够承担相当部分的滞回耗能;分缝越多,改善效果越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结构造价为目标函数.以现有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为约束条件.采用非线性规划算法.结合有限元法对结构进行内力分析.编制了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程序.并给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及钢筋混凝土企口接头受剪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口接头是预制构件的重要连接方式之一。本文对12个预应力及钢筋混凝土平、斜企口接头进行了试验,比较平、斜企口的不同,分析了企口长度、配筋形式以及施加预应力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平企口及斜企口的设计方法,构造要求。  相似文献   

11.
采用钢筋混凝土开孔梁是降低建筑层高的有效途径,但迄今仍缺乏对开孔梁系统的、多参数的试验研究。本研究进行了20个腹部开设矩形孔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试件在集中荷载下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梁开设孔洞后,其抗剪承载力下降,其挠曲变形特点也不同于一般的实腹梁;孔侧配置加强箍筋和加强斜筋都可以提高开孔梁的抗剪承载力,当孔侧加强腹筋和弦杆的配箍足够大时,可避免梁发生剪压破坏;孔洞上方混凝土可视为偏心受压杆件,孔洞下方混凝土可视为偏心受拉杆件,两种杆件的杆中均存在反弯点。文献[6]的计算方法可以较好地评估开设矩形孔的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碳纤维复材(CFRP)绞线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采用CFRP绞线作为预应力筋,开展了预应力CFRP绞线和钢筋混合配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平截面假定适用于混合配筋的混凝土梁;配置预应力CFRP绞线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相比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混合配筋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分别提高了74%~146%、27%~48%和29%~50%,但混合配筋混凝土梁的延性明显降低;在混凝土压碎失效模式下,预应力水平和预应力CFRP绞线数量对延性影响并不明显;GB 50608—2020《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工程应用技术标准》中预应力纤维复材(FRP)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应用于预应力CFRP绞线和钢筋混合配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计算。  相似文献   

13.
为克服普通组合框架结构体系存在的缺点,首次提出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型钢混凝土柱组合框架结构体系.设计制作了一榀单跨两层型钢混凝土柱-外包钢混凝土梁的组合框架结构模型,并通过施加恒定竖向荷载和低周反复水平荷载,对模型框架进行了抗震性能试验.试验表明,该榀组合框架在地震时能形成梁铰破坏机制,框架的变形能力、承载能力、延性、耗能能力等均满足延性框架的抗震要求,且模型框架的有效延性系数达到了7.5.新型型钢混凝土组合柱-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优于钢框架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可在中高层建筑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板负弯矩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容易偏大,这将导致板(特别是悬臂板)的承载力降低.对钢筋混凝土悬臂板和两端约束板进行了试验研究,重点研究了保护层厚度变化对板的承载力及正常使用性能的影响.对两墙约束板分别接线弹性理论和塑性内力童分布理论进行了计算;利用ANSYS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5.
CFRP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具有诸多优点,目前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运用.国外对CFRP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公式制定了规范,而我国还没有对CFRP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承栽力制定专门的规范.本文在试验基础上,参考国外的有关资料,提出了CFRP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设计建议.结果表明本文的承载力建议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能较准确地计算CFRP筋混凝土梁的承载力,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CRB550级箍筋混凝土梁的抗震性能,按等强度准则设计了18个不同纵筋配筋率、箍筋强度等级、箍筋直径的钢筋混凝土梁构件,并对其进行低周反复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分组对比分析骨架曲线、延性和耗能性能.结果表明:a.在箍筋强度相等的前提下,较小直径CRB550配箍的混凝土梁试件与满足规范最小直径的HPB235配箍的混凝土梁试件相比,在纵向筋配筋率中等和偏大情况下延性要好,在纵向配筋率偏小的情况下延性稍弱但相差不大,两者承载力相差不大;b.在能量耗散方面,各对比组中按等强原则采用较小直径CRB550配箍的混凝土梁试件与对应的HPB235,HPB335配箍的混凝土梁试件的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基本相同,归一化总滞回耗能也相差无几,都具有很好的耗能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钢纤维自应力混凝土(SFRSC)作为加固材料,研究有损伤的简支梁加固为连续粱后的疲劳性能.分别采用SFRSC、钢纤维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作为湿接缝接头和叠合层材料,对有损伤的简支粱进行加固.通过疲劳试验,对负弯矩区及跨中钢筋的应力水平、裂缝宽度及跨中挠度等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SFRSC加固简支梁变连续梁,可有...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层混合结构中适用于推覆分析的剪力墙单元与型钢混凝土构件塑性铰等问题进行研究,利用三垂直杆元模拟剪力墙,各杆元分别考虑剪力墙轴向、剪切与弯曲变形;根据型钢混凝土构件截面承载力与变形能力,给出了反映截面弯矩与转角关系的型钢混凝土构件塑性铰特性值计算方法;应用MIDAS/GEN软件作为弹塑性分析工具,采用改进的剪力墙单元模型,自定义型钢混凝土构件塑性铰特性值,对30层高混合结构进行推覆分析,并与模型试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推覆分析所得基底剪力-顶点位移曲线与试验结果较符合,各构件塑性铰分布及状态与模型试验的裂缝分布及破坏模式符合较好,能够反映出混合结构各构件变形和结构整体承载力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新的内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延性加固的方法,使CFRP在极限状态下发生稳定、有限度的滑移,在充分利用CFRP强度的同时,避免CFRP断裂,从而提高加固构件的延性.介绍了内嵌CFRP延性加固的设计方法,并通过CFRP嵌条的黏结-滑移试验和内嵌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弯曲试验验证了加固方法及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对6根足尺聚乙烯醇纤维水泥(PVA-ECC)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正截面抗弯一次和二次受力的试验研究.通过与另1根同配置未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结果的对比,研究了加固梁纵向加固配筋率对抗弯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的影响.试验采用三面U型加固形式,量测试验梁裂缝分布形态、荷载-挠度曲线、钢筋和混凝土应变发展规律等.试验结果表明PVA-ECC钢筋网薄层加固是一种有效的加固方法,能够显著地提高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截面刚度以及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