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通过导向和育人功能把潜在的价值逐步转化、内化为个体、个人的价值,其意义在于满足作为主体的人的主体性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不仅是主体自身发展需要,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刘佳  王丽 《科技信息》2009,(2):193-193
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合作,体育教学活动更是离不开合作。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把人培养成单个的原子个体,而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社会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自我价值观,强调人的自我实现是历史的、社会的. 只有把自我实现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才能实现自我、完善自我. 同时,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离不开集体和社会. 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  相似文献   

4.
张欣 《科技咨询导报》2012,(34):229-229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性实践活动,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趋势的关注,融入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求以人为本,尊重个体的地位和需求。尤其是进入社会转型期后,各种社会矛盾和生活压力逐渐增多,如果不对这些不良情绪和矛盾进行疏导,不但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还会造成各种社会矛盾。在新形势下,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人文关怀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使命管理是西方学者在探索21世纪管理的过程中提出的一种新理论,它要求管理者把规定组织的使命看作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决策,以便为组织发展指引方向,为组织成员提供值得追求的目标,同时把组织成员塑造成具有使命感的人。它是激励个体以个人特有的努力方式将自己  相似文献   

6.
陈蕾  曹英伟 《科技信息》2010,(36):I0053-I0053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研究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开始从价值论的角度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价值在党和国家的工作活动中占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人们往往更多地强调社会价值而忽略个体价值。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的个体需要日益加强,因此,我们在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把人的全面发展定义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指出了人的发展的关系性。同时,马克思理解的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思想意识形态诸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传统中国儒家哲学强调道德实践和理想人格的培养,把道德人格修养放在了突出位置,强调了伦理道德和道德实践的价值,属于为现实生活实践服务的“生活哲学”;其强调道德实践和个人品质的培养,不仅为现实生活中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善个体的人格修养、满足个人的心理情感需求等问题提供信仰上的帮助,而且对于创造良好的群体氛围,改进个人与社会、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在当今时代条件下,从传统儒家道德哲学中吸取有益的营养,是必要且必需的。  相似文献   

9.
全人教育是充分发展个人潜能以培养完整个体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全人”意指智力和人格真正全面协调发展的完善的人.20世纪90年代,全人教育已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改革运动.适应这种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与趋势,我国启动了建国以来力度最大的新课程改革,构建了以走向全人教育为终极目标的新的课程理念.为了使课程改革顺利推进,必须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整合课程改革中全人教育的内涵,才能实现马克思所倡导的个人以及社会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社会的每一个个体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中有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对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应当把这一思想落实在各个教育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1.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加影响,以培养起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其本质是一种形成人的完整的思想品德的社会活动。这种社会活动,需要教育者按照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意识地把一定的社会意识、道德准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同时,受教育者也需要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完善自己的品德结构,提高自己的品德水平,完成品德社会化的过程。可见,德育的出发点是人——尊重人的权利,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平等,维护人的尊严。德育的归宿也是人——实现人的价值,激励人的创造热情,塑造潜在能力得到充分而自由发展的完美的个人。事实上,德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完善人的个性,因此有人说德育是“一预教导怎样做人的学程。”  相似文献   

12.
社会的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内容,而社会发展则是个人的发展的内涵根据。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力资源是我国的宝贵财富,应该把传统的追求个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的关系的价值取向发扬光大,把个人作为积极的资源来理解其对社会的依赖,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校德育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德育内容的系统构建.目前高校德育内容存在着把德育等同于政治教育、社会适应性教育及理想教育的倾向.针对存在问题,按系统论的要求,对高校德育内容构建进行改革和创新:一是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二是实现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三是要做到社会适应性与个体发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赵嫚 《科技信息》2013,(8):85-85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科学回答,是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内在需求,对培育和谐高雅的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和网络教育各个环节之中,充分发挥各级教育工作者和各种教育载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真正有抱负的教育家大都怀着美好的教育之梦,希望通过教育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柏拉图希望通过教育建立理想国,但却最终使教育沦为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卢梭试图通过教育培养理想新人改变社会不良风气,但却把教育引向与世隔绝的境遇;杜威尝试通过民主主义教育构建民主主义社会,却最终发展为社会改良主义.由此可见教育对社会有重要影响但却不是唯一因素和决定因素,必须认清教育自身根本职责,以使教育和社会都能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人生价值,确定人生价值的根本标准是什么,怎样才算是实现了人生价值呢?对这个问题,从古至今,不同的阶级,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回答。无产阶级对此问题的回答也是直言不讳的,只是与以往的阶级、集团的回答不同而已。 一、不体现社会价值的个人价值是不存在的 人生价值是人生观的核心问题。它是指把人生作为一个有一定方向、目标和责任的实践过程去思考时,对人生的评价。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人作为社会的人,其价值之有无,从来不与社会相分离,离开社会条件的单独的个人价值是不存在的。人的价值就体现于个人与社会的相互联系中。同时,自我的存在也是无可疑问的,在一定时间与空间中,确实有自我的存在;在主观上,人的思维更能意识到这种存在。承认自我的存在就不能否认人的自我价值的存在。因此说,人生价值包含两个既相统一又相矛盾的方面: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人的个人价值是指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人的社会价值反映的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从主体的需要角度讲,个人价值的主体是单个的人而社会价值中被满足的对象是社会。正因为满足方向的不一致性,有时个人价值与社会  相似文献   

17.
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协调发展是个体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和谐发展的前提.教育既要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也要发展学生的客体性,我国教育历来对学生的主体性不够重视,当前学习改革的关键在于分析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各因素,并针对各制约因素优化育人环境,以充分发展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相似文献   

18.
付爱敏 《科技信息》2011,(14):I0059-I0059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投资行为,这已被人们所公认。投资教育不仅能为个人而且能为社会带来巨大的收益。接受教育的主体只能是个人。只有个人接受教育之后再服务于社会才能实现教育的全部收益。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状态观察、逻辑分析等方法,阐述了绿色奥运的传播及其环境教育的意蕴,结果表明:绿色奥运的传播有利于人们的生活与绿色思想结缘,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奥运的传播实际上是将人的生命引向意义的追求,反映了回归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教育价值观是对教育价值及教育价值关系的根本看法,也就是对教育与个体主体和社会主体的特定关系的根本认识,包括教育对个体主体和社会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的认识,同时又是指对主体存在和发展所具有的意义功能属性以及主客体相互关系的特定效应等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