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跑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陕西省华阴县西南侧之秦岭北麓。黄土地层中发掘出大量的陶器碎片、石器及骨器、炭屑等文化遗物。根据这些文化遗物的性质及木炭屑的~(14)C年龄数据初步确认:马跑泉文化遗址在时代上当属全新世早期,即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这一发现丰富了该区新石器文化资料,并为黄土地层划分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成都平原发掘出一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古城址。温江鱼凫古城是其中一座。经对鱼凫古城与长江中游江汉平原石家河古城资料比较分析后,发现鱼凫古城的建筑特点与石家河古城的建筑特点相似,不仅如此,在鱼凫古城遗址中出土了不少陶器,形态、制作风格、镂孔纹饰等都与石家河古城遗址中出土的陶器相似。不过从时代上来讲,江汉平原石家河古城的时代稍早。此外,在长江三峡地区发现的一些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多有江汉平原新石器时代晚期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特征的典型陶器。据这些考古发现的材料,我们认为:当时成都平原原始居民们在筑城时曾受到三峡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筑城的影响,或许是石家河文化时期,生活在江汉平原的部分居民迁徙到成都平原,向他们传授筑城方法。  相似文献   

3.
文化伴随着人类的起源而出现,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器,文化现象就十分鲜明。从陶器的起源到万年仙人洞陶罐的纵向延伸,从磁山文化陶祖形器到大地湾文化和高庙文化彩陶装饰的横向敷陈,中华民族史前文化的神秘面纱开始层层揭开。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陶瓷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  相似文献   

4.
四对三峡地区先秦时期城市 (邑 )建筑方面资料情况的讨论众所周知 ,“城市”代表着文明 ,是文明社会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在长江三峡东部 (湖北西部、湖南西北部 )地区发现有一批新石器时代的“城址群” ,最早的城址时代相当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即大溪文化时期 ,距今年代约在6000年以前。另外在长江三峡西部 (成都平原 )地区也发现了一批新石器时代晚期即龙山文化时期的“城址群” ,距今年代约在4600一3700年的范围内。这些“城址群”可算是这一区域的人类最初的城市 ,上述东、西两地的城址一般都有城垣。夏商周时期 ,三峡以东的湖北…  相似文献   

5.
早在新石器时代,华夏先民就已经开始制造和使用陶器。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粉彩与新彩的综合装饰,在水、火、土的交融之中,不断发展、不断成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方式。  相似文献   

6.
我国史前文化可分为“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两大系统。“彩陶文化”又称为“仰韶文化”。1921年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史前人类的遗址,其中有许多精美的彩色陶器。彩陶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典型器物,彩陶艺术在仰韶文化中占  相似文献   

7.
始兴,位于广东省北部,是古代南北交往的要道之一。解放后,特别是近十年来,始兴县发现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至封建社会末期的时代连续性较强的古文化遗存上百处,出土各种文物数千件。这对我们研究地方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这里想从出土文物探索一下始兴古代的历史。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指出:“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那么,始兴何时有人类活动呢?我们在“玲珑岩洞穴遗存”中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早期,即距今六、七千年前的始兴先民活动的踪迹。从中出土了大量的动物碎骨、螺壳,和原始生产工具石(石奔)、生活用具陶器混合在一起的文化堆积层,证明始兴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至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  相似文献   

8.
民族考古学结合民族学与考古学材料,利用操作链的概念试图将静态的考古遗物动态化,并赋予其文化意义。考察印尼摩鹿加群岛传统制陶业,并分析了有关班达群岛的历史文献、民族志及考古出土陶器标本后,研究结果显示公元14世纪后班达群岛陶器类型在空间分布上的二元分化可能是香料贸易背景下的文化变迁、社会冲突与二元分化过程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历史悠久,科学文化源远流长。新石期时代中期(距今约6000—7000年前),随着制陶技术的产生,人们制成了一些生活用具,诸如陶瓶、陶钵、和陶罐等。这些出土的陶器,丰富了人们对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认识,证实了先民已具备一定的科学实践知识。仰韶文化遗址之——西安半坡村出土的一种小口尖底瓶(《西安半坡报告》4654号,见图1),可以说是有陶文化的一棵明珠。近年来,一些科学史文献对小口尖底瓶已有专门论述,在阅读这些文章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
书法札记     
汉字书法,源远流长,蒂故根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方美学的杰出代表之一,又是世界艺苑中一枝珍贵的奇葩。汉字书法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陶器上所刻画的符号,但这些符号尚不具备用笔、结体和章法这三个书法  相似文献   

11.
江汉-洞庭湖区新石器遗址分布与河湖演变的联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华民族远古历史文化的摇篮之一.考古工作者先后调查、发掘了数千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得以确立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谱系、年代序列和考古学文化的分区.本文作者通过分析这些资料,结合长江中游地质构造特点,以及气候变化引起的大暖期和大洪水期的证据,总结发现地质构造条件决定该地区的河湖演变方向,同时气候的冷暖变化也影响着河湖演变的规模;通过对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的规律研究,可以推断当时人类居住环境与迁移走向.  相似文献   

12.
吉祥图案是人类历史上极为古老的文化现象之一.它的产生与发展是同古人的思维能力、社会生产的发展及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陶瓷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由最初的陶器一直发展到成熟的瓷器,是人类文明的见证.吉祥图案和陶瓷装饰的结合更加证明了人类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人们的审美观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了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传播是人类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基本方式,是人的第五大需要①.也是人类除劳动和语言之外.区别于动物世界的又一个重要标志。人类从直立人起.迄今已有300万年、约90.8%是穴居时代。有时也辅以巢居。但总体上穴居、半穴居贯穿了漫长的旧石器时代;有些还延续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如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广西桂林甑皮岩洞、湖南武岗县四季岩洞.都是新石器时代的著名穴居遗存,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也有许多穴居遗存发现。在穴居时代.我国的穴居先民是如何进行传播活动的呢?考古学、人类学的研究表明.我国与世界各地一样,传…  相似文献   

14.
从考古发现的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大溪文化遗址、屈家岭文化遗址、石家河文化遗址等发掘的墓葬资料,可反映出三峡古人类的埋葬习俗(直肢葬、屈肢葬、能肢葬等),出土的随葬品可判断同时期人类生活、生产情况、以及宗教意识、母系氏族社会的社会形态等,对这些资料的整理研究,有助于人们更进一步真实地复原当时的历史图景。  相似文献   

15.
中堡岛遗址是长江三峡地区一处占地面积大、资料丰富、文化堆积层厚的古人类居住遗址,从新石器时代中期到明地代,各历史阶段的文化遗存都有发现,尤其是以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堆积最厚,遗物也最多。在屈家岭文化层位之下叠压着大溪文化遗存的这一重要“地层学”资料,纠正了过去不少学者认为屈家岭文化和大文化应是同时并存的错误认识。另外,在堆积层中往往还夹有一层纯将的为洪水过后的游沙层,这为我们研究三峡地区水文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沂县新石器时期古陶器的产地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厅遗址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遗址.迄今为止,唯有花厅遗址发掘出土的新石器陶器具有两种不同的文化风格:一种属大汶口文化,另一种与良渚文化相近.利用岩相和X射线定量法对花厅遗址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残片进行了测试分析,其结果有利于不同风格陶器产自不同地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在本区域所调查的遗址中,各遗址的结构大体相同,即地表只有半地穴式居住址的形式和半地穴式居住址与土城垣相结合的形式;所采集到的遗物以质地为夹砂黄褐陶的陶器为主。遗址和遗物均属“滚兔岭文化”类型。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新发现的西藏林芝地区林芝村古墓葬的考古材料作了简单介绍,文中通过对该墓地出土的陶器及其相关问题的分析,认为墓地的年代可能为吐蕃部落时期或前吐蕃王朝时期。该墓地发现的遗物纠正了过去林芝地区早期文化的陶器中“仅见平底器”的看法,为重新认识并进一步探讨“林芝文化类型”提供了重要而新颖的实证材料。同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林芝地区早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19.
三峡及其邻侧的长江沿岸,包括巫山及其附近的大溪、大昌等地,曾发现若干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和文化遗物。文化大革命以来,考古工作者又在宜都红花套等地发现一系列完整的遗址,作出了显著的成绩。1972年9月,巫山县人民医院在修建人防工程时,在与原已发现的文化层相当的层位内,发现了人类头骨化石、石器和一些哺乳动物化石,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崧泽占文化遗址是目前在上海境内所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活动场所。遗址出土了许多石器、玉器、骨器、陶器等,它们是当时的“上海人”就地取材制成的?还是从外地输入的?这是考古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它对分析当时人类社会已发展到哪个阶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研究石器和玉器的岩石类型着手,结合上海周围地区的地质情况,提出是就近取材制成的看法。过去很少从岩石学的角度来进行考古研究,通过本文可看出,岩石学分析对于考古研究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