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葛根为药食两用植物资源,是食用、医药、保健品、饲料(畜禽养殖)等行业应用的良好素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葛根饮料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开拓葛根系列产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葛根为材料,研究了:维生素C、柠檬酸、焦亚硫酸钠、异Vc-Na对葛根饮料护色的影响;料水比、pH值、浸提时间等因素对浸提异黄酮类物质的影响;α-淀粉酶/糖化酶的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pH、酶解时间等因素对葛根饮料澄清效果的影响;葛根含量、β-环糊精、柠檬酸、蔗糖等因素对饮料风味的影响;最佳灭菌条件的确定. 实验表明:最佳护色条件为0.02%的异Vc-Na护色2 h;最佳浸提条件为料水比1:3、pH值为8、浸提时间4 h;糖化酶的最适酶解条件为pH值5、温度60℃、酶解时间60min、酶用量500U/mL;淀粉酶的最适酶解条件为pH值5.5、温度55℃、酶解时间60min、酶用量15U/mL;糖化酶比α-淀粉酶澄清效果好;调配的最佳组合是葛根含量32(%g/V)、β-环糊精0.7(%W/V)、柠檬酸0.2(%W/V)、蔗糖8(%W/V);最佳灭菌条件为100℃下保持10min.  相似文献   

2.
蒲公英保健茶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天然蒲公英茶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并初步确定了蒲公英饮料加工过程中护色、澄清和调配的最佳处理方法和加工工艺参数,为野菜资源的开发进行了新的尝试.实验结果表明0.5%(CaCl2+NaHSO3+CuSO4)溶液对蒲公英汁有良好的护色效果,5℃条件下对蒲公英汁处理4h,蒲公英汁澄清效果较好;在500ml的茶浸提液中加入0.25%亚硫酸氢钠、500mg/LVc作为茶汤的防浊护色处理;蒲公英保健茶饮料最佳配方为蒲公英茶汁量60%、柠檬酸0.1%、白砂糖12%、果胶0.2%.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天然蒲公英茶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并初步确定了蒲公荚饮料加工过程中护色、澄清和调配的最佳处理方法和加工工艺参数,为野菜资源的开发进行了新的尝试。实验结果表明:0.5%(CaCl2+NaHSO3+CuSO4)溶液对蒲公英汁有良好的护色效果,5℃条件下对蒲公英汁处理4h,蒲公英汁澄清效果较好;在500ml的茶浸提液中加入0.25%亚硫酸氢钠、500mg/L Vc作为茶汤的防浊护色处理;蒲公英保健茶饮料最佳配方为:蒲公英茶汁量60%、柠檬酸0.1%、白砂糖12%、果胶0.2%。  相似文献   

4.
以雪花梨作为对照,主要从抗褐变能力、出汁率、澄清效果等方面研究无籽梨的果汁加工性能。结果表明,无籽梨和雪花梨切块护色时加入抗坏血酸,其最佳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6 g/L和0.8 g/L;最高出汁率酶解条件分别为:酶的质量浓度均为0.1 g/L,酶解温度为40℃,酶解时间为2.5 h与2 h,出汁率分别为85.2%和87.5%;无籽梨与雪花梨均以冷冻澄清效果最好。成品无籽梨果汁外观呈黄白色乳浊液,无沉淀,无变色现象;成品雪花梨果汁呈金黄色,清晰透明、晶亮、无混浊和沉淀。无籽梨果汁的出汁率比雪花梨低,并且不易澄清,所以并不是很适合加工澄清果汁,可以考虑加工成浑浊果汁或者带肉果汁。  相似文献   

5.
以完全黄熟的鲜香蕉为原料,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澄清型香蕉汁的酶解工艺条件及滋味调配。结果表明:用果胶酶酶解香蕉汁有明显的澄清效果,酶解香蕉汁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果胶酶用量0.03%、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2.0h;在打泉时加酸量为0.5%的条件下,酶解后的香蕉汁的最佳滋味配方为调糖度至15°Brix、抗坏血酸添加量0.02%、无需二次加酸。  相似文献   

6.
以红枣和菊花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及感官评价确定了红枣菊花复合饮料的最佳提取工艺及配方。枣汁的最佳浸提条件为:提取温度80℃,料液比1:8,浸提时间4h。复合饮料最佳配方为:红枣提取液35%、菊花提取液25%、白砂糖6%、柠檬酸0.15%,澄清剂海藻酸钠0.12%、CMC-Na 13%。  相似文献   

7.
从芹菜品种选取入手,采用压榨、护色、酶解澄清、精密过滤、三效浓缩等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研究复合浓缩苹果—青芹果蔬汁的生产工艺。实验中采用金属Na 取代叶绿素分子中Mg2 护色、果胶酸法澄清,可使果蔬汁保持鲜艳的绿色,并且稳定性能好。  相似文献   

8.
红薯原汁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红薯原汁饮料的生产工艺及操作要点,并对红薯的护色护味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饮料最适稳定剂用量:黄原胶0.12%,CMC-Na0.2%,海藻酸钠0.15%。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玉米笋为原料,研究玉米笋罐头加工过程中的硬化和护色工艺。结果表明,玉米笋最佳的硬化工艺条件为:氯化钙硬化玉米笋的温度为30℃.硬化的时间为60min,氯化钙的浓度为O.025%;玉米笋最佳的护色工艺条件为:维生素C护色玉米笋的温度为40℃,护色的时间为2.5h,维生素C的护色浓度为0.15%;柠檬酸护色温度为35℃,护色的时间为2h,柠檬酸的护色浓度为0.2%;综合分析后维生素C护色处理玉米笋较佳。文章并对玉米笋软罐头杀菌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95℃、10min或90℃、20min为最佳杀菌温度时间。  相似文献   

10.
澄清白果汁酶解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果汁的透光率为考察指标建立回归数学模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到白果澄清汁最佳酶解工艺。试验中所选4个因素对白果汁透光率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中性蛋白酶、酶解温度、糖化酶、中温α淀粉酶。其中,中温α淀粉酶与酶解温度、中性蛋白酶与糖化酶、糖化酶与酶解温度对白果澄清汁透光率的交互作用有显著影响。经分析,最佳工艺参数为:0.09 %中温α淀粉酶、0.113 %中性蛋白酶、0.078 %糖化酶、酶解温度63.5 ℃,此时白果澄清汁透光率可达65.88 %,验证值为65.65 %,显著高于酶解前的透光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初步研究了膨大素对甘薯块根,茎叶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剂型膨大素单一处理,复合处理对甘薯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膨大素可以明显促进甘薯茎叶。块根的生长,提高单块薯重和单株薯重;不同剂型的膨大素都能使甘薯产量明显提高,复合处理的增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钾肥对甘薯产量影响的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二因素三水平组合为正交设计试验,对甘薯施肥用钾肥增产效果进行了研究,在同一种插植方式的块根产量结果中,产量表现为:氨、磷、钾配合产量高于氮,钾配合肥,施氮、钾配合肥高于氮,磷配合肥。因此,在甘薯栽培上,应采用氮、磷、钾配合肥施用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宁紫1号"、"宁选1号"甘薯在贮藏100 d期间的贮藏效果,以期得出较为适宜的贮藏参数,并分析甘薯的营养和生理变化规律.以250 mg·L-1施保克溶液浸泡处理甘薯,置于7℃贮藏,以室温贮藏的甘薯为对照,定期进行理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在贮藏期内,7℃贮藏结合施保克处理可有效降低甘薯的霉腐率,减少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总糖、总黄酮的损失.此外,两种甘薯的α-淀粉酶活性在贮藏中均高于β-淀粉酶活性.7℃贮藏结合施保克处理可提高甘薯的贮藏品质,可以在甘薯实际贮藏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不同作物茬口对烟草大田农艺性状及烟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烟草种植过程中,白菜茬、玉米茬、红薯茬和芝麻茬等茬口对烟草的品质影响较大.测定4种茬口种植烟草后的株高、茎围、叶片数、烟草叶面积、化学质量、品质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红薯茬和芝麻茬烟草田间长势比较好,株高比较高,茎围粗壮,叶面积要远远高于白菜茬和玉米茬;从质量性状来看,红薯茬和芝麻茬能显著提高烟叶可溶性糖、还原糖和烟碱含量,并且能降低烟叶含氯量;从施木克值、钾氯比、氮碱比这些品质指数及产量、产值来看,烟草以红薯茬和芝麻茬较好,白菜茬次之,玉米茬最差.  相似文献   

15.
《武夷科学》2019,(2):91-96
对食用型甘薯广薯87、泉薯10号、苏薯16号、赣渝3号等8个品种(系),在江西红壤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广薯87、泉薯10号和浙薯21号产量较高,产量均超过30 000 kg·hm~(-2);苏薯16和泉薯10号,熟食味评分较高,8个品种(系)烘干率均在20%~27%;对甘薯农艺学性状、产量以及食味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得到甘薯叶长与叶宽,大薯率与中薯率,纤维感同甜度和香度呈显著正相关;甜度、香度和粘度之间,纤维感与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小薯率与大、中薯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综合薯块农艺性状、鲜薯产量、熟食味等指标分析得到,适宜江西地区种植的甘薯品种有泉薯10号、广薯87、浙薯21号和紫薯品种宁紫1号。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甘薯渣酶解法制备葡萄糖及结晶生产高纯度结晶葡萄糖的工艺. 新鲜甘薯渣加入1倍体积的水混匀,加入20 U/g的耐高温α-淀粉酶,90 ℃下液化60 min,冷却至室温后按300 U/g加入糖化酶,60 ℃下酶解6 h;酶解液加入1%的大孔树脂吸附除去杂质;糖溶液减压浓缩至葡萄糖质量分数为70%,65 ℃下加热30 min,加入1%的葡萄糖晶种,超声处理20 min后在4 ℃下结晶48 h;结晶出的葡萄糖用少量95%乙醇洗涤2次,真空烘干,所得葡萄糖的纯度为99%以上,结晶回收率达到90%. 水解后剩余的甘薯渣加入150 U/g的纤维素酶,在pH 5.5、40 ℃下反应180 min. 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由2%提高到20%. 该研究为甘薯渣的高效和高价值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提供简单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石榴枯萎病(Pomegranate wilt)为甘薯长喙壳(Ceratocystis fimbriata Ellis&Halsted)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是四川省攀西地区石榴上的一种新病害。对甘薯长喙壳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在供试甘薯葡萄糖琼脂(SPDA)、马铃薯甘薯葡萄糖琼脂、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玉米琼脂、石榴叶煎汁琼脂5种培养基中均能良好生长,而在查氏(Czapek)固体培养基和2%水琼脂培养基上不生长。能利用多种碳源,其中葡萄糖为最佳碳源。不同温度和pH对菌丝生长影响较大。菌丝在10-35℃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6℃,致死温度为50℃处理10min;菌丝生长的pH范围为3-6,最适pH为5。黑暗条件有利于病原菌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甘薯茎中黄酮类物质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乙醇溶液提取甘薯茎中总黄酮,考察了乙醇浓度、温度、固液比、浸取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进行了单因素实验设计,得出优化实验条件:乙醇浓度50%,浸取温度80℃,固液比1∶20,浸取时间3 h,总黄酮提取率为74.6%.  相似文献   

19.
对利用甘薯渣提取纤维的工艺以及甘薯纤维的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甘薯渣制糖残渣提取纤维为适宜工艺。对甘薯纤维理化特性的测定表明 ,甘薯纤维是一种优良的食物纤维  相似文献   

20.
紫甘薯营养成分分析及休闲食品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紫甘薯粉为原料分析了紫甘薯粉的营养成分,开发了紫甘薯馅饼休闲食品,并确定了紫甘薯馅饼的配方,为75%紫甘薯粉和25%糯米粉。同时研究了加热方式和包装方式对紫甘薯速冻馅饼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