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花椒籽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花椒籽的结构及主要成分,对比了花椒籽油的几种生产工艺,包括传统的压榨法、浸提法和超临界萃取法,介绍了花椒籽在食用、药用、工业方面的应用.并指出改进花椒籽油提取工艺;合理利用花椒籽残渣;开展花椒籽油联合精制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
以花椒籽为原料,采用浸渍提取法提取花椒籽油,发现温度、浓度和时间对提取效果都有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出最佳条件:提取溶剂为体积分数为99.5%的无水乙醇,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2 h。  相似文献   

3.
花椒籽油的微波萃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花椒籽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用微波辅助法萃取花椒籽油,研究了溶剂用量、萃取温度、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等条件对花椒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用量1∶7(g/mL)、微波处理温度65℃、微波功率为400W、微波处理时间为3.5min的工艺条件萃取效果最好,提取率可达18.68%。将花椒籽油添加到花生油中,以花生油的过氧化值为指标进行抗氧化性能测定,结果表明花籽椒油有明显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花椒籽油的酯化脱酸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椒籽油经过酯化脱酸达到食用油的标准。在13℃,2kPa条件下,加入适量催化剂和少量甘油酯化反应8h,可使游离脂肪澄含量从48.6mgKOH/g下降到17.1mgKOH/g,除去率为64.8%;再与碱(NaOH)反应进行精炼,即可达到国家食用油标准(酸值<4mgKOH/g)。  相似文献   

5.
在氮气保护下 ,采用二步加料合成工艺 ,以花椒籽油和二乙醇胺为原料 ,以氢氧化钾为催化剂合成了烷醇酰胺 .通过三水平三因子的正交合成试验 ,确定了该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 ,并对合成的产品进行了表面性能和缓蚀性能评价 .结果表明 :与传统的椰子油烷醇酰胺和棕榈油烷醇酰胺相比 ,花椒籽油烷醇酰胺中的游离氨含量较低 ;另外 ,花椒籽油烷醇酰胺具有较高的分散能力和乳化能力 ,但其单剂的缓蚀效果较差 ,必须与其它试剂复配使用 .  相似文献   

6.
花椒籽油烷醇酰胺的合成及产物性能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氮气保护下,采用二步加料合成工艺,以花椒籽油和二乙醇胺为原料,以氢氧化钾为催化剂合成了烷醇酰胺。通过二水平三因子的正交合成试验,确定了该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合成的产品进行了表面性能和缓蚀性能评价。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椰子油烷醇酰胺和棕榈油烷醇酰胺相比,花椒籽油烷醇酰胺中的游离氨含量较低;另外,花椒籽油烷醇酰胺具有较高的分散能力和乳化能力,但其单剂的缓蚀效果较差,必须与其它试剂复配使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牡丹籽油被批准为新资源食品,并被列为可用化妆品目录,油用牡丹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近年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牡丹籽含油量通常在25%左右,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90%以上,其中α-亚麻酸含量约40%,对促进人体健康具有多种医疗和保健功能。对牡丹籽油的提取工艺、影响其稳定性的不同因素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牡丹籽油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详述了残次烟叶与烟籽的开发利用途径,包括从烟籽中制取烟籽油、从残次烟叶中提取尼古丁(烟碱)等。  相似文献   

9.
秦玉楠 《广东科技》1994,(12):20-21
我国盛产柑桔,品种很多,其一般含籽量占整果的4~8%,有的品种高达9~10%。柑桔籽中含油脂量丰富,一般可达籽重的20~25%。然而,目前柑桔籽除少部分留种育苗和药用之外,绝大部分作为废渣处理,实属可惜。从柑桔籽所提取的柑桔籽油,可用作生产肥皂和纺织、皮革工业用助剂用油(如磺化油)的重要原  相似文献   

10.
以茶叶籽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提取工艺提取茶叶籽油,研究了提取压力、温度、时间对茶叶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提取工艺提取茶叶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压力30 MPa,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2 h。  相似文献   

11.
用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提取重庆江津产青花椒挥发油 ,研究了萃取温度的影响 ,用色谱 -质谱联用仪分析了花椒挥发油化学成分及百分含量 ,共鉴定出 38个化合物 ,占挥发油总量的 98.81% ,其中花椒挥发油的特征有效成分之———哩哪醇含量高达 5 8.79% ,表明用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提取重庆江津产青花椒挥发油品质较高。  相似文献   

12.
花椒挥发油作为天然经皮促透剂的细胞毒性及促透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创新要点:研究方法:重要结论:研究花椒挥发油作为天然经皮促透剂的促透活性及其促透机制,同时评价其皮肤细胞毒性。首次评价了花椒挥发油的皮肤细胞毒性、经皮促透活性及其作用机制。利用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aCaT)和真皮成纤维细胞(CCC-ESF-1)评价花椒挥发油的细胞毒性;采用亲水性及亲脂性模型药测定挥发油促透活性的基础上研宄其促透作用机制。花椒挥发油具有良好促透活性并具有较低皮肤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3.
康荣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283-286,291
以椒目仁油软膏对烧伤创面的愈合作用及评价皮肤安全性,用大鼠背部制备小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并将创面分为椒目仁油软膏、京万红治疗和空白基质、模型对照4组.以创面面积愈合率、脱痂时间和创面感染情况评价治疗效果.将空白基质、阳性致敏物(2,4-二硝基氯苯)和椒目仁油软膏用于家兔、豚鼠背部完整或破损受试皮肤,分别进行皮肤急性毒性试验、过敏试验和刺激性试验.结果:椒目仁油软膏能显著促进创面愈合(P<0.05).应用于家兔皮肤上,未见急性毒性反应.一次或多次给药均对豚鼠皮肤无刺激性.反复致敏后使用也未见皮肤与全身过敏反应.说明椒目仁油软膏有加速伤口愈合的作用,且用于家兔、豚鼠皮肤未见急性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4.
花椒种植已成为部分地方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的主要举措,但花椒的栽培品种混淆问题和地力维持问题却引发人们思考。文章概述了花椒属分类学上的主要种和栽培上的主要品种,就当今敏感的环境保护、地力维持方面概括分析了同行对花椒种植的生态功能表达研究的情况,同时针对我州发展的花椒产业,提出了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栽培发展方向和需进一步研究的一些领域。  相似文献   

15.
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是芸香科(Rutaceae)花椒属(Zanthoxylum L.)植物的果实,其果皮名为“椒红”,是我国传统的“八大调味品”之一,也是我国传统的中药配料,具有温中散寒、除湿、杀虫、止痛等作用。花椒在我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第一,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的优选经济树种,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于一身,近年来其种植面积以20%~30%的速度逐年增加。花椒的药用价值早已得到认可,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花椒具有抗氧化、杀虫、麻醉、抗炎镇痛、降血脂、除皱、抗癌、祛风除湿等多种作用,而花椒麻素作为花椒中特有的生物活性成分,其生理功效的评价也已成为现代医学的研究热点,但目前大多研究还停留在花椒麻味物质生理作用效果的初步研究水平,没有对其生理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导致目前对花椒的开发还多限于食用方面,在新药和日用化工等的开发和利用方面仍不足。因此,对花椒中麻味物质的主要种类、麻味物质的生理作用两个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麻味物质进一步系统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花椒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制备 ,色谱 -质谱联用仪分析了花椒挥发油化学成分及百分含量。从中分离出 80余种化合物 ,共鉴定出 5 6种 ,占挥发油总量的 95 .99% ,其中 5 2种为萜类化合物 ,杀虫活性组分 β -水芹烯含量高达 2 3.12 % ,里哪醇含量为 3.5 1% ,表明同时蒸馏萃取法是提取花椒杀虫活性组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花椒挥发油的提取、分离和抗菌实验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花椒(Zanthaxylum Bungearum Maxim)挥发油的抗菌作用.超临界CO2萃取法(CO2-SFE)和乙醇回流法提取花椒挥发油及硅胶柱分离乙醇回流法所得挥发油,适当处理后共得到8个样品,用滤纸片和试管法分别测定其抗菌活性和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试验中8个样品分别对8种受试菌种有不同的抑制作用.说明花椒挥发油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挥发油中极性相对较小的成分主要对真菌起抑制作用,而极性相对较大的样品主要对细菌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一种灵敏、特异、精确定量分析花椒叶多糖的苯酚-硫酸法,采用该方法测定了陕西大红袍花椒叶中多糖的含量.该方法选择半乳糖作为标准单糖,484 nm为工作波长.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了较佳显色反应条件是加样次序为苯酚-样品-浓硫酸,显色温度为25℃,质量分数为5%的苯酚添加量为0.3mL,浓硫酸添加量为3.5 mL,显色时间为30 min.系统适应性实验显示该方法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 =0.0127x-0.0076(R2=0.997),线性范围为10.00~60.00 μg/mL,LOD和LOQ分别为2.08 μg/mL和6.30 μg/mL,日内、日间精密度分别在0.49%~3.64%,5.17% ~6.05%之间,平均回收率为101.19%.样品溶液在显色反应后的2h内稳定性较好.测定发现陕西大红袍花椒叶中w(多糖)在8.11~8.89mg/g之间.该方法为花椒叶多糖的定量分析和花椒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栝楼籽油的萃取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了栝楼籽粉碎细度、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和萃取时间对萃取得率的影响,确定了萃取栝楼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栝楼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栝楼籽粉碎细度90目、萃取温度50 ℃、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时间3 h,萃取得率可达3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