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滕朝军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4)
张爱玲的传奇是与上海、上海人水乳交融、紧密相联的。对于四十年代“张爱玲热”现象的分析,虽然众说纷纭,各执一见,但归根结底应从文学生产的外部条件及文学接受客体等方面(包括上海的城市特点和上海人独特的文化品格)来探讨,才能寻得张爱玲在四十年代的上海滩风靡一时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20世纪40年代是穆旦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也是穆旦研究的第一个阶段。从40年代初期到40年代中后期,穆旦作为学院派青年诗人受到老一代诗人的重视,同时得到具有学院背景的青年批评家的积极评价。本阶段穆旦研究的意义在于:在世界现代诗歌传统的背景上以比较文学、文学社会学和文学心理学等方法对穆旦及其诗歌作品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和评估,对穆旦的出现做出了及时的和积极的反应。 相似文献
3.
4.
5.
李伟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8,15(6):69-71
关于70年代后半叶到80年代,台湾的“张爱玲热现象”,不少识者已有看法,归纳这些看法可以得出台湾的“张爱玲热现象”的如下几种解释:一是夏志清的力推;二是与政治环境有关;三是唐文标、水晶、朱西宁、胡兰成等人,加入了建构“张爱玲现象”的行列里.但是这些只是表面现象,张爱玲的“台湾热现象”的更深层的原因:就是台湾与大陆同是中华民族的子孙,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共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大致相同的文学史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张爱玲在台湾形成的影响实际上是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心理上的需求.如果用后现代理论来解释就是怀旧,是对本民族文化的回顾和挖掘. 相似文献
6.
7.
《潍坊学院学报》2015,(5):48-50
20世纪40年代大上海名噪一时的才女张爱玲,其作品自新中国成立后便从大陆消失。20世纪80年代初,沉寂了近三十年的张爱玲及其作品重返大陆,再度走红,并掀起一股三十年不退的热潮。张爱玲的文学作品被不断印刷出版,她的代表作多次被改编为话剧、舞台剧甚至于影视剧搬上银幕,张爱玲的传奇人生也同样被多次改编为艺术作品,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而这些现象的产生,与文革结束及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具有密切的关系。改革开放后,中国在政治、经济与社会心理等层面上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当时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社会大环境的改变下,文学界对张爱玲及其作品进行发掘并使之经典化、文化日益商业化下对张爱玲的炒作与包装、当代社会大众心理的变化以及张爱玲本身与其作品所具有的独特魅力,都对张爱玲热的产生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小说领域呈现出畸形繁荣的现象,小说家们对历史的关注远远超过对现实生活的反思,针对当下的许多社会问题,他们失语了。本文拟从小说语言民族性的丧失方面作一简要剖析。 相似文献
9.
本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一战和30年代大危机之间的关系:1、一战破坏了战前资本主义世界金本位制,战后虽恢复了金本位制,但极不稳定,30年代大危机是战后国际经济失调的结果;2、一战冲击了世界贸易格局和贸易体系,促使资本主义世界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同国际贸易增长有限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剧了资本说义世界生产过剩;3、一战加速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等不平衡发展,增加了战后世界经济不稳定因素,埋下了大危机的种子 相似文献
10.
鲁迅作为新文学的奠基者,与20世纪20年代中国乡土文学的产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鲁迅的小说确立了乡土小说的规范,众多乡土作家在鲁迅和他作品的影响、启发下走上乡土文学创作的道路。在反封建主题、关注妇女命运、批判国民劣根性,以及人物塑造、结构艺术诸多方面,其他乡土作家均与鲁迅有着明显的一致性,在悲剧风格上,特别是"几乎无事的悲剧"这一点上,更有着惊人的一致。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40年代,沈从文的美学思想丰富复杂,可大致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并呈现出一个明显的转型过程。前期(1938~1946),他以小说、散文等哲理意味和象征色彩浓厚的文本进行抽象的抒情,致力于生命形而上、非功利性的思考,表达对生命、美、爱的独特理解与终极追问;后期(1946~1949),他则依凭杂论、政论等形式展现积极介入社会的姿态,倡导民族国家、文学运动与社会政治的重造,传达出功利性的现实诉求。这种转型折射出特定历史阶段作家复杂矛盾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2.
蒋正虎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4(5):73-78
1930~40年代初期,边疆研究期刊大量出现,作为边疆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边疆民族研究,也从被动的宣传介绍进入积极主动研究的阶段。而作为有“人类学博物馆”之称的云南,也就成了这些期刊民族研究的重点区域。对少数民族的认同,也从“国民”的发展而为“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3.
浙江大学青年学者黄擎的《文艺批评话语研究:20世纪40-70年代》一书是对20世纪40-70年代的中国主流文艺批评进行系统研究的著作。该书综合运用了批评话语分析、文本细读等方法,从话语形态、思维方式和批评功能三个层面探析了这段时期文艺话语的演变过程及其背后隐匿的思维观念等深层特质。 相似文献
14.
15.
论40年代解放区民歌体叙事长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着重论述40年代解放区民歌体叙事长诗潮出现的原因,文章认为,这一诗潮的出现,既是文学延续和党的文艺政策指导的必然结果,又是由接受对象的接受水平,审美情趣以及作家的素质决定的,正是这些因素的综合,形成了影响深远的解放区民歌体叙体叙事长诗的大量涌现。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40年代,部分中国乡土作家深感思想启蒙之艰难和民族危机的深重,在关注乡村民众的苦难时,企图探究生命萎缩的文化根源,发掘具有理想色彩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7.
追踪与阐释——论方卫平对当代儿童文学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卫平是80年代成长起来的学者,从80年代以来,他始终追踪着正在发生的各种文学现象的足迹,进行学术的思考,既有作家创作论,也有作品特色论,还有传播接受批评论,这些均表现出方卫平学术的敏感性,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批评特点,这些论述对当代的儿童文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悲剧命运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张爱玲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出发,探讨张爱玲笔下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通过对其作品中典型女性形象的分析,揭示导致其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一是人性弱点,二是人性欲望的扩张。 相似文献
19.
冯玉祥将军一生光明磊落,爱国爱民;反对侵略,坚持抗战;反对内战,为民请命。他的传奇人生给人们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就他的遗嘱而言,在学界就众说纷纭,有“五份遗嘱说”、“六份遗嘱说”和“十二份遗嘱说”等。笔者经过对史料的认真梳理和考证,认为冯玉祥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共写下了十三份遗嘱,这些遗嘱有十分珍贵的史料价值,见证了冯玉祥将军的辉煌人生。 相似文献
20.
付海晏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6-10
尽管国民党民法不仅在条文中做了关于保护财产权的规定,并且在司法实践中也曾被遵守.然而,与民法新秩序建立的同时,在维护新秩序或抗战的名义下,民法新秩序也公然地被破坏.1940年代鄂东寺庙财产权或被国家或被私人侵占从而出现的“化私为公”与“化公为私”正是反映了此点.根据寺庙财产权诉讼的具体案例,对上述现象做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