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发展了中国,使中华大地发生了沧桑巨变,取得了辉煌成就;改革开放发展了社会主义,使中国人民闯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繁荣,中国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根本成就是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展示、正确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有利于深刻把握改革开放的历史,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实现强国富民的伟大梦想.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大会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其性质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科学发展观成为新时期改革开放新的指导思想,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要求;同时大会也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明确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的主要根源,在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以前30年间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若干不切实际的做法及其不良结果。改革开放的性质,可以从广泛性、深刻性、长期性、表现形式等方面来分析。推进改革开放,需要处理好改革开放与科学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关系。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上述关系,才能使改革开放健康发展,从而获得新的更大的以至全面的胜利。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全面、系统、深刻地认识和把握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三十年改革探索和实践,带来了中国社会的历史性巨变,社会主义逐步走上了一条成熟理性的发展道路。本文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为背景,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层面,探究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历程和价值取向,一是从历史看,改革开放是摆脱思想束缚,对传统社会主义的创新;二是从现实来看,改革开放是基于现阶段基本国情,对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再造;三是从面向未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开创性的事业,当代中国和世界正在发生历史性深刻变化,改革开放仍是一个不断探索、深化对社会主义认识,推进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规律,改革开放就是要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环节和方面,使我们的体制机制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因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深化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改革开放是在邓小平认真观察和分析世界局势变化,总结国内外经济建设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目的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开放对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对巩固和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有极为重大的意义,是中国走向繁荣的正确道路,对当代社会主义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出和反复思考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并给出了精辟的论述,为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相关理论问题的提出,消除了全世界对社会主义的误解和偏见,为现代中国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对国内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基本历程,对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基本思路、具体做法和改革开放的成就与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做了分析,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做了比较。文章认为,改革开放有其历史时代背景,是历史的必然;改革开放的基本思路是从中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阶段,而直接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国情出发,改革社会发展的高级形态即社会主义形态不适应目前中国国情的某些做法,适当借鉴和吸收资本主义时代及以前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由于资本主义因素的影响,中国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社会问题,影响了人民的幸福指数;是中国政府在向资本主义学习科技和管理的同时,坚持以社会主义为根本前提,提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论,才重新提高了人民的幸福指数,保证了改革开放的全面成功;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开放及其成就,并不能说明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更先进;社会主义应该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保障社会每一个体的根本权益、优质生活和健康发展,并有利于解决内外忧患的社会制度;人类社会是一种客观存在,以“社会”为基点,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十分自然的,提倡资本主义则是反自然的;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中国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我们应该特别张扬社会主义精神,在兼顾集体利益的同时,真正保障全社会每一个体的根本权益、优质生活和健康发展,使每一个体都能享有更多的幸福。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理论成果,对于指导以后的经济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与邓小平“南方谈话”分不开的。南方谈话在关键时候消除“左倾”错误疑虑,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前行;在关键时候澄清“右倾”错误认识,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的理性总结,更是对这种实践的指导原则的规律性认识,是对社会主义学说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始终都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①那么,邓小平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呢?正如毛泽东作为中国革命的领袖是历史抉择的结果一样,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也是历史老人冷峻选择的结果。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曲折发展,呼唤具备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勇气的改革家出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理论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的过程 ;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手段。由于多年来我国在种种客观原因的影响下 ,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因此 ,改革在我国是一个艰巨、复杂、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战争年代形成的重要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走向伟大胜利的重要法宝。在改革开放和平发展的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需要继续发扬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改革和建设的动力来源和精神支持。延安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延安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创新和新发展。弘扬延安精神,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延安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中介组织的存在与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通过介绍中国中介组织发展状况,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中介组织也有了飞速的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对推动改革开放的进程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事实证明: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事业,越要加强全党、全社会的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这个过程不仅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历程,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不断得以实践的过程。基于此,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演变规律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成功推向前进的三个法宝。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