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林高 《广东科技》2008,(16):65-66
在电气设备安装及检修中,变压器、电抗器等设备中的绝缘油需取油样送检,按《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隹》(GB50150—2006)及《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Q/CSG 1 0007—2006)要求试验合格后才进行设备投运。由于取油样方法不当、油样保管、运输、放置时间过长等因素影响油样所做的试验项目不合格,造成重复多次取样试验,通过对取油样的方法改进及油样保管过程完善。既可以大大提高油样试验合格率、降低施工成本,又能保证停电计划内施工工期和质量工艺。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加蓬A油田6口油井油样的蜡含量、倾点、黏度、析蜡点和屈服值等指标.通过测定这些影响原油流变性的关键指标,得出,加蓬A油田的原油为高含蜡、高倾点原油,蜡组分中高碳重质组分权重很大;蜡含量高达34.04%以上,平均倾点为28℃,平均析蜡点为47.5℃,平均屈服值为159.11Pa.防蜡剂FLO-1在加量为100×10-4时,对TST-B09H井油样的防蜡率可以达到91.86%,对于NZOB-Z05H井油样可以达到81.47%.这为加蓬原油的开采、运输、加工等提供了有效的基础数据,也为油井现场清防蜡工作,特别是对化学清防蜡剂的筛选提供直接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庄建煌  周静 《科技信息》2011,(31):I0282-I0282,I0318
阐述了便携式PT/CT补油机虽然能从互感器取油样口进行无气泡真空带电补油,但在应用过程发现存在不足,并对其进行改进.使PT/CT现场带电补油量更准确、工作效率更高、现场操作更安全。  相似文献   

4.
代学庆 《科技信息》2013,(21):123-123,101
用在井口检查更换安装压力表是油井日常管理工作中最基本的操作技能之一,主要是保证压力表准确显示真实压力数值,为生产分析提供准确的压力资料。检查和更换压力表的操作也是采油工的岗位要求的技能操作项目,如何完成该项目的技能操作训练,有利于提高采油专业学生的技能操作素质,为不断提高的岗位员工的素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机器系统磨粒平衡浓度及取油样问题的新见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进一步探讨铁谱定量分析中重现性差、精度不高的深层次原因,应用随机过程理论,通过求解随机微分方程,对机器润滑油循环系统中磨粒浓度随机分布的数字特征进行了分析,对传统的磨粒平衡浓度概念进行了修正。认为在运转参数不变及引入白噪声作为随机分量的情况下,机器磨粒浓度由非平稳过程趋于一个宽平稳过程,并进行了实验分析。认为基于磨粒浓度为宽平稳过程,在油样状态监测或铁谱技术中应采取在线取油样方式或较大容积离线取油样方式,以期得到时间平均或空间平均。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船舶舱底水溢油鉴别提供一种实用有效的分析手段,在3个船舶舱底水中分别取可疑溢油油样US、1S、2S,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3个可疑油样和一个模拟溢油油样EUS进行了测定数据分析,通过正构烷烃相对浓度分析、诊断比值分析和模糊诊断分析,最终确定了溢油源为US.实验结果表明,采用GC-MS测定的实验数据和分析方法合理,可为船舶溢油鉴别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本课题针对新疆棉籽油产量多,需要对棉耔油的棉酚含量和农药残留进行测定的现状,在新疆各地区食用油加工厂取有代表性的油样进行检测,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薄层层析法对油样的棉酚含量和农药残留进行潮定,所测的油样中的棉酚含量和农药残留符合食用油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8.
油气计量是指对石油和天然气流量的测定。油井产量计量是指对单井所生产的油量和生产气量的测定,它是进行油井管理、掌握油层动态的关键资料数据。外输计量是对石油和天然气输送流量的测定,它是输出方和接收方进行油气交接经营管理的基本依据。油井产量的计量是油田生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油井产量进行准确、及时的计量,对掌握油藏状况,制定生产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国内各油田采用的油井产量计量方法主要有玻璃管量油孔板检测、翻斗量油孔板检测、两相分离密度法和三相分离计量方法等。随着技术的进步,油田越来越需要功能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逐渐步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各项基础建设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不管是经济建设还是人们的生活,对于石油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解决石油资源供需问题,也极大地推动了石油资源的开采力度,推动了石油行业的发展。在石油资源实际开采过程中,时常面临着超深井开采操作,也导致开采难度逐渐增加,此外,在作业过程中,也可能会面临底层裂缝的情况,再者,因油井非常深,在确定位置过程中难度也相对较大,这些因素都是导致油井开采和控制难度不断增加的原因,对获取石油资源和油井钻取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孙铁梁 《科技资讯》2008,(34):14-15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油井结蜡一直是青海油田普遍存在和急待解决的生产难题。常规清防蜡措施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使油气产量减少,操作费用上升。微生物控制油井结蜡技术是油田专用微生物技术(PBS)中比较成熟的。青海油田经过该技术应用试验,油井结蜡现象明显改善,维护成本降低,油井产量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1.
欧利坨油田地层压力低,油层物性差,地层渗透率低,油井平均产量低,相当一部分油井依然依靠天然能量开采,地层亏空严重,油层极易受到外来入井液的伤害,影响产量,降低了油井的产能。欧利坨油田原油物性分析结果表明:原油含蜡量在16%~26%之间,清蜡工作一直是欧利坨油田采油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经过长期的实施研究,欧利坨油田多种清蜡方式共存,操作管理难度大,生产成本高。于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的清蜡技术油然而生—空心抽油杆洗井清蜡技术  相似文献   

12.
动力仪是记录有杆泵光杆负荷变化的仪器。它所测得的示功图在抽油井管理中是分析抽油设备工作状况,特别是判断井下设备故障的不可缺少的第一性资料。目前,国内各油田所用CY611型水力动力仪,在使用中操作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必须把抽油机停下,并卸去光杆负荷后,才能将仪器安装在悬绳器上。而停机和卸荷操作最少需要二人配合进行,不仅操作麻烦,而且不安全。卸荷时,卡瓦还会损坏光杆,易将井口盘根拉坏,造成漏油。另外,在有些井上由于停抽所测得的示功图不能真实反映停抽前油井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管输过程中降凝剂及管流的剪切作用对含蜡原油的流变性的影响,在不同剪切速率下对加降粘剂与未加降粘剂的原油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表明,降凝剂作用和剪切作用都能使蜡晶的形状、大小以及结构等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原油的流变性能,剪切作用和降凝剂作用对含蜡原油的流变性存在交互性影响.油样凝点由加剂前的16℃降低到加剂后的-10℃,降低了26℃;未加剂油样反常点温度为30℃,加剂油样的反常温度为26℃,降低了4℃;加剂前后油样析蜡点的温度基本没有变化;相同温度相同剪切速率下所测两油样粘度值差别比较大,总体上未加剂油样的粘度比加剂油样的粘度低.剪切作用对未加剂油样流变性能的影响明显大于对加剂原油流变性的影响;剪切作用对加剂原油流变性能的影响程度跟剪切速率和剪切温度有很大关系;加剂原油粘度下降幅度随剪切作用的增强而逐渐减小,当剪切作用超过一定范围时,对加剂原油粘度将不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石油近70%的油气产量来自开发30多年的老油气田,大部分油气田都已经进入中后期的开采过程,从“井喷”时代转向采用各种驱油方式开采,现已进入向超低渗透油藏开发;生产管理方式也由粗狂式管理向精细化、数字化管理方式转变,常规采油方式正向节约、高效、智能采油转变。智能采油优化分析系统,是集油井自动化、信息化、石油工程优化分析于一体综合性信息化平台。也是提高油井效率、节能降耗、挖掘油井增产潜力的石油工程解决方案,同时也是油井远程故障诊断与优化设计的技术管理决策性平台。实现了以油井单井产量计量为核心,并辅助以对油井的工况监控、数据优化诊断,实现简化地面流程的作用同时,也达到提高油井采收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跟踪测定了四种汽轮机油在ASTM D943氧化评定过程中不同氧化时间点的油样。油样用四氯化碳稀释定容,液膜法测定,扫描128次,图谱进行局部放大,主要研究在1615~1800cm~(-1)(中心在1715 cm~(-1))的羰基吸收峰。用参考点法量出各油样的羰基吸光值,换算成单位浓度(1g/mL)的油样羰基吸光值,考察单位浓度油样的吸光值与氧化时间之间的关系,並与酸值与氧化时间的关系对照,发现两者同步增长,且红外测定法测定终点突变明显、精确度高、操作方便、快速、油品用量少、便于跟踪,故有可能用以代替酸值测定法对ASTM D943氧化实验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16.
探讨微量水分影响机理以便采取有效措施监控绝缘油的运行状态.首先配制不同微水体积分数的绝缘油样,通过实验测试油样的凝点、倾点值;再对每组油样进行红外光谱扫描,得到油样中石蜡质成分(特征波数为722 cm-1)、水分(特征波数为1 640,3 400,3 450,3 615 cm-1)的吸光度值;最后对每组油样中水分子在不同红外波数处的吸光度值、油样中石蜡质吸光度值、油样凝点倾点实验值之间进行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并建立了722,1 640,3 400,3 450,3 615 cm-1波数吸光度值与凝点倾点值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型的拟合优度分别为0.987 3和0.993 6,模型对油液凝点倾点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范围为0.033%~0.350%.结果表明微水对绝缘油凝点倾点的影响规律是随着油水分散系中水分体积分数增加,油液的凝点倾点值均呈现小幅增加趋势,水分对油样石蜡质成分吸光度值影响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7.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聚α-烯烃润滑基础油样进行了动态和静态氧化试验,得到了油样的起始氧化温度(IOT)为221.4℃,以及油样氧化温度为180℃和200℃时的氧化诱导时间(OIT),分别为35.5min和6.3min,以此对油样的热氧化安定性能进行了评定.同时利用DSC动态以及静态氧化试验得到的IOT和OIT,并通过油样氧化动力学方程以及氧化速率与氧化诱导时间的关系,对聚α-烯烃润滑基础油样的热氧化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其氧化活化能可达到118.0kJ·mol-1左右.  相似文献   

18.
油气藏流体-CO_2体系粘度的实验测定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USKA落球式高压粘度测试装置 ,测定了某油藏原油在油藏温度下粘度随压力的变化 ,着重研究了CO2 注入量对该油样的减粘效果。实验结果表明 ,注CO2 对该油样的减粘效果明显 ,当注入的CO2 与原始油样的摩尔比为 0 33时 ,粘度为原始油样的 6 0 9%。但CO2 注入量继续增加油样粘度下降的幅度变缓 ,当CO2 注入量与原始油样的摩尔比为 2 0 0时 ,油样粘度为原始油样的 40 9%。用PR粘度模型对含CO2 明确组分体系和注CO2 油气藏流体体系的粘度进行了预测计算 ,对CO2 nC10 H2 2 二元体系 ,PR粘度模型的总均误差为 7 2 % ,对注CO2 油气藏体系 ,PR粘度模型的总均误差为 12 5 9%。结果表明 ,PR粘度模型可用于预测注CO2 油藏体系的粘度 ,计算精度显著优于石油工程中常用的其他粘度模型  相似文献   

19.
随着苏丹1/2/4油田作业面积的增加,GNPOC生产油井数也从最初的几十口增加到二百多口,而且油井距处理站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很多时候油田经常发生停电等事故导致油井发生故障,由于油田巡井操作人员不足,导致油井故障不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从而影响了油田产量。针对上述情况,由CPECC承建了油田在大部分油井和处理站安装了由深圳Vicom公司生产的井口无线SCADA系统,操作人员在控制室就可以看到每一口井的运行状况和各种参数,出现问题时得到了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生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油田自动化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油田自动化中,油井的监控是其重要的一环。根据油田的开发方案,油井各个时期的开采方式各不相同,因此,对油井的监控要求也不一样。正确的设计和应用油井监控系统,可以给油田的自动化生产和管理带来许多益处。本文介绍了油井监控系统的组成、发展和特点,以及各种油井的监控、油井的远程开关和油井的安全保护。此外,还就油井监控系统应用的其它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