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不但要依托科技创新、更须借助思想文化的前瞻性引领,还得需要一个健康清洁和谐的生态环境资作人类的"家园"。在此,生态哲学作为一种共轭性坐标,将人类的伦理文化、科技文化乃至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加以贯通协调。2006年召开的"国际东亚哲学学术讨论会",即是有关上述前瞻性探索的智思交锋与爱心闪辉。本部特选四则论文,以飨广大读者和知识界、教育界同仁。  相似文献   

2.
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不但要依托科技创新、更须借助思想文化的前瞻性引领,还得需要一个健康清洁和谐的生态环境资作人类的"家园"。在此,生态哲学作为一种共轭性坐标,将人类的伦理文化、科技文化乃至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加以贯通协调。2006年召开的"国际东亚哲学学术讨论会",即是有关上述前瞻性探索的智思交锋与爱心闪辉。本部特选四则论文,以飨广大读者和知识界、教育界同仁。  相似文献   

3.
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不但要依托科技创新、更须借助思想文化的前瞻性引领,还得需要一个健康清洁和谐的生态环境资作人类的“家园”。在此,生态哲学作为一种共轭性坐标,将人类的伦理文化、科技文化乃至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加以贯通协调。2006年召开的“国际东亚哲学学术讨论会”,即是有关上述前瞻性探索的智思交锋与爱心闪辉。本部特选四则论文,以飨广大读者和知识界、教育界同仁。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门"爱智慧"之学,哲学追求的究竟是何种智慧,答案并不是唯一的。然而可以归结为一点,那就是哲学的思考始终不能脱离人类社会,脱离了生活的哲学终成空谈,也不成其为哲学。而人类社会的终极问题总是脱离不了政治,因为思考人类社会秩序的应然问题最终属于一种政治哲学。因此可以说以政治为中心的人类社会是哲学的基石。  相似文献   

5.
余英时的文化史观大体可以分为儒家文化史观、政治文化史观以及人类文化史观三个方面。就儒家文化史观来说,"哲学的突破"、"士"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心"乃价值之源等构成了余英时先秦儒家文化史观的主要内容,明清儒学思想基调的转换与晚清儒学的内在批判构成了余英时明清儒家文化史观的主要内容,儒学非正统、反传统成分以及"整理国故"运动则构成了余英时五四文化史观的主要内容;就政治文化史观来说,通过"士志于道"、"人皆可以为尧舜"等名言警句,余英时论述了中国古代民主政治思想的支撑点。就人类文化史观来说,余英时对人文与科学的新研究与新思考充分展现了其博大人类情怀。纵观余英时文化史观,我们不难发现其儒家文化史观具有理性、政治文化史观具有理想性、人类文化史观具有独特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具有经典性与标志性的非物质文化瑰宝,是河洛文化的徽识。"河图洛书"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中国传统哲学、军事、政治、医学、美学、伦理学、天文学都围绕并寄生在其土壤中。其突出价值完全具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质和条件,应在坚持"联合申报、分层级申报、特色优先"原则的基础上,注意项目搜集、科学整理材料、不拘形式地长期申报,并设立专门申遗机构,营造申遗氛围,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7.
《世界博览》2010,(17):63
"近世的文化是科学的,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样子和态度,文明是人类生活的成绩。标示人类进步有三个‘尺度’,一为智识,二为权力,三是组织,三者互为有机。"民国先哲任鸿隽曾在中国科学社的讲坛上这样论述过科学和平民的干系。互联网时代无疑是科技发展的巨大进步,这一进步剧烈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组织系统的进步和权力模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何秋华 《广东科技》2008,(11):47-50
前言在最近300多年的人类历史中,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8世纪以来,人类历史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三次科技革命,它们对于整个人类的巨大影响是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变化都无法比拟的。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现象的竞技运动与人类社会的科技革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科技革命使得现代各项竞技运动得以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中国的新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本身是建立在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这种环境价值观的基础上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然而,由于受人类中心主义历史演进的影响,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这种哲学基础地位受到了种种质疑。对这些质疑的有力驳斥,成为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作为科学发展观哲学基础的最好辨析。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期刊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机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进入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新时期,中国科技期刊既面临严峻的挑战,也迎来了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 1 明晰科技期刊功能作用,承担科技强国历史责任 期刊自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传承优秀文化、推动人类进步的重任.经过400多年的发展,期刊的功能不断丰富和拓展.已全面服务于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