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IPv6的局域网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v6是未来Internet的基础。设计的局域网通信系统是建立在IPv6的基础之上的,系统中包括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客户之间能够自由地交换信息。软件代码全部使用VC 开发,系统执行效率高,稳定性好。本系统具有可扩展性,能比较容易地扩展到广域网的应用中。给出了系统的实现情况。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IPv6与IPv4的不同点和IPv6网络监控的难点,提出了基于nagios的IPv6网络监控告警方案,并给出了nagios监控告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nagios监控告警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IPv6网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发送异常告警信息,从而实现对IPv6网络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3.
设计实现了基于隧道技术、前缀管理、地址池管理协作及FMIPv6的云计算IPv4/IPv6虚拟机迁移系统。系统将传统IPv4/IPv6过渡技术与FMIPv6技术应用于云计算平台的虚拟机迁移,利用文中设计的云计算控制引擎作为核心与开发的特权虚拟机交互完成虚拟机迁移。经实验验证系统可实现IPv4/IPv6初期中期后期的虚拟机无缝迁移。该系统可应用于IPv4/IPv6过渡期间云计算基础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4.
网络拓扑发现是网络体系结构、路由协议设计和各种网络应用的基础.与一般IPv4拓扑发现技术相比,IPv6的网络层拓扑发现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针对CERNET2 IPv6网络层拓扑发现的需求,提出了改进的基于IPv6源路由Source Routing的IPv6网络层拓扑发现技术,在6PlanetLab实验平台部署了CERNET2网络层拓扑分布式发现系统Detector.Detector主动发出带有源路由Source Routing选项的TCP、UDP和ICMPv6探测包,并建立模型分析得到的ICMPv6响应数据包,研究CERNET2主干网及各下级AS的网络层拓扑结构.实验结果表明,Detector能更迅速地得到更加完整的IPv6网络层拓扑,更好地完成CERNET2网络层拓扑发现.  相似文献   

5.
网络拓扑发现是网络体系结构、路由协议设计和各种网络应用的基础.与一般IPv4拓扑发现技术相比,IPv6的网络层拓扑发现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针对CERNET2 IPv6网络层拓扑发现的需求,提出了改进的基于IPv6源路由SourceRouting的IPv6网络层拓扑发现技术,在6P lanetLab实验平台部署了CERNET2网络层拓扑分布式发现系统Detector.De-tector主动发出带有源路由Source Routing选项的TCP、UDP和ICMPv6探测包,并建立模型分析得到的ICMPv6响应数据包,研究CERNET2主干网及各下级AS的网络层拓扑结构.实验结果表明,Detector能更迅速地得到更加完整的IPv6网络层拓扑,更好地完成CERNET2网络层拓扑发现.  相似文献   

6.
基于LINUX系统的IPv6网络安装与调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下一代互联网(即IPv6网络)的通信协议,重点说明IPv6的地址结构特点及其管理机制,分析在现有硬件技术和网络环境条件下IPv6网络的组网技术及实现方案,特别是如何由现行的IPv4平稳地演进到IPv6;最后,详尽介绍如何在Linux系统平台下实现IPv6网络的安装与调试。  相似文献   

7.
对IPv6过渡期路由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从IPv4延伸到IPv6的过渡时期,基于IPv6的系统必须与基于IPv4的系统共存。探讨了从IPv4向IPv6过渡过程中若干路由问题,提出了双IP层路下双协议栈、点到点的隧道技术以及基于应用层网关的NAT-PT技术。  相似文献   

8.
基于IPv6的下一代网络在校园网中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介绍了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研究了从IPv4到IPv6的过渡方式,包括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以及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技术;重点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①通过在校园网出口增加双栈交换路由设备并使用双栈技术,实现了一条线路同时连接CERNET-9CERNET2网络;②在校内核心交换机上建立ISATAP隧道入口,使校内用户可以通过隧道方式访问CERNET2资源;③在UNIX系统上使用Bind9搭建了基于IPv6协议的域名系统,能同时为IPv4和IPv6网络解析校内IPv6域名。目前,重庆师范大学IPv6网络的基础结构和基础应用服务已经构建完毕,为以后从IPv4网络向IPv6网络过渡做准备,也为没有构建IPv6校园网的学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开发基于Libpcap的IPv6协议分析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阐述了具体的实现方法,详细分析了各函数模块的实现。针对IPv4协议分析作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很好地实现IPv6下的协议分析。  相似文献   

10.
IPv4 over IPv6(简称4over6)机制是由清华大学提出来的一种用于解决IPv4网络通过IPv6 主干网而互通的机制.通过详细分析其在Solaris系统的实现,结合网络处理器的高速可编程特性,在IXP2400中实现了4over6机制,并且为了用户可以直接访问IPv6网络,添加了NAT-PT机制,实现了一整套的基于网络处理器的IPv4向IPv6的过渡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