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辨析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系统研究的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在农业系统研究中应用农业信息化技术的意义,并以马坪镇农业系统研究为例说明农业信息化在区域农业系统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天津农业信息化现状、问题及重点研究领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天津市农业信息化现状、问题,提出了未来5-10年内天津市农业信息重点工作领域:建立基层农业信息服务站,完善信息搜集与发布渠道;采取多种信息传播形式,实现信息入村、入户;建议以下五个方面为重点研究领域:农业基础数据库系统;农业数字化图书馆系统;农业专家决策系统;多媒体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系统;农业自然资源监测与速报系统。  相似文献   

3.
立体农业的结构分析:以豫东诸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系统理论为指导,采用系统分析与系统结构比等方法,对豫东部分地区的立体农业的空间结构、时序结构、食物链结构等进行了研究,认为完整的农业结构有助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增强农业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农业系统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农业自然灾害系统灾情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区域农业灾情形成机制为突破口,以山西省农业自然灾害数据库为依托,逐一分析山西省农业自然灾害系统诸子系统──孕灾环境、承灾体、致灾因子与灾情系统的特征值,并研究了各相关要素对区域农业灾情的贡献率。以此为根据,构造了描述自然灾害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定量指标。从而系统分析了山西省农业自然灾害系统灾情形成机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自然灾害信息管理;区域农业相对灾情与绝对灾情意义不同,必须将两指标同时作为系统特征指标;单一的自然灾害要素难以解释灾害形成机制,自然灾害子系统的综合指标可以更好地刻画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5.
农业科技革命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第一、二、三次农业科技革命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相互促进关系,及面临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第四次农业科技革命)建设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的必要性。并指出目前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存在的弊端。提出了构建地方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暨构建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目标,坚持的原则和新体系的构成,建设山东省农业科技知识及技术创新中心、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基层农业科技教育推广机构、技术中介机构、农民农户及其他农业生产单位功能的确定。并对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系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体系系统的多元化、体系系统的竞争性、体系系统的主导性、体系系统的层次性、体系系统的开放性、体系系统的动态性。  相似文献   

6.
 农业监测预警是现代农业管理的高端工具,农业的高风险性决定了农业监测预警与现代农业发展相伴相行。综述了农业监测预警中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分析了农业监测预警过程中数据获取、数据分析与处理以及数据应用与服务等主要内容及其难点,提出了农业监测预警中不确定状态下的数据感知、微数据与大数据条件下的参数规律以及复杂系统中的影响力纠缠等主要科学问题,围绕农业监测预警中的标准化技术、先进数据采集技术以及智能分析系统开发等重要技术,提出了未来农业监测预警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做出了系统部署,农业信息化成为推动数字农业发展的引擎,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本文从农业信息化与数字农业的相互关系、八师石河子市数字农业发展现状与面临问题、依托农业信息化,加快八师石河子市数字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等方面,理论联系实际,对加快八师农业现代化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福州市琅歧岛为对象,以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为手段,研究小空间尺度空间范围、封闭型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系统能值特征。由此比较分析与大空间尺度开放型农业生态系统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河西荒漠绿洲地区农业经济系统的耦合将导致其巨大潜在效益的发挥,同时也伴随着生态风险的生产,研究了生态风险的内涵,探讨了系统耦合过程生产生态风险的主要动因,建立了生态除评价与风险决策的数学模型系列,并用之于农业经济系统的风险管理与防范。  相似文献   

10.
一、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发挥着支撑作用 农业科技创新是指农业技术与农业经济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的过程,本质是以新的农业技术为手段,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促进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它既包含着农业新技术的研究、获取与掌握,又包含着农业新技术的扩散、转移和渗透,还包含着农产品市场的开拓、售后服务以及改进创新。同时,农业科技创新也是由一系列公共机构和涉农企业组成的系统或网络。  相似文献   

11.
农业气象学是一门物理学和生物学跨学科的科学,在农业资源的利用与管理中有许多的应用。农业气象学被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食品及农业组织宣布为一个成长或发展的领域,已成为大学教育中的一个学科。近年来,农业气象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缺少以系统的方式介绍农业气象学原理、技术与应用的书籍可以利用。  相似文献   

12.
1.农业集约化的概念、本质和核心1.1农业集约化的概念农业生产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各生产要素构成农业生产系统的组成要素,各种生产要素有机地组成一个系统整体,通过系统的自组织能力,生产出产品。农业生产是各生产要素和自组成能力的函数,即:F=f(x1,x2,x3…,xn,y),这里,x1,x2,x3…,xn分别是农业生产要素,y是农业生产系统外部环境因素。农业产出的总量增长,受以下几方面的影响:⑴各生产要素x1,x2,x3…,xn,投入量。⑵各生产要素之间的优化组合程度,即生产系统的自组织能力,表现为生产函数f(…  相似文献   

13.
《合肥科技》2004,(6):11-11
农业部6月1日宣布,今后要逐步解决农业信息的“信息孤岛”与“网站雷同”问题,重点建设农业监测预警等五大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将产销、供求等信息及时传递给亿万农民,调动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4.
张掖黑河流域农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优势分析冯谦,赵建才(张掖地区林果业研究所734000)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因子、多序列的综合体,其结构、功能及内部联系错纵复杂,因此,分析该系统影响因素的主次与特征,掌握和认识其本质规律;寻找农业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15.
《上海信息化》2006,(10):89-89
2006年9月中旬,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息产业厅和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的支持下,上海信息化杂志社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软件行业协会共同主办了“新疆上海农业信息化合作交流会”。活动期间,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杰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戴尔(中国)有限公司的代表介绍了公司在农业征信系统、畜牧业管理GIS应用系统、畜牧生产管理系统等农业信息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检索系统是开发利用农业科技情报信息资源的有力工具。尽管我国省级农业科技情报机检系统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还没有形成有力的农业科技情报开发体系。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有关方面缺乏对省级农业情报检索系统的宏观控制,对现有数据库及其产品的开发利用不够重视。本文详细回顾了我国省级农业科技情报机检系统的进展情况,就如何发展省级农业科技情报机检系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俊 《科技潮》2010,(2):38-38
记者:请介绍一下您的研究方向。 罗长寿:我的研究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农业信息智能处理技术研究,主要为提高农业信息资源的应用与服务效果进行研究,包括新星项目“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系统研究应用”,以及“遗传算法在网页信息搜索技术中的应用研究”、“农业信息专业搜索系统平台建设”等;二是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研究,有“北京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北京市新型农民培养信息平台建设”、“移动农网农业科技信息发布”、“农村科技支撑体系研究”、“北京市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等。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调研法、历史脉络梳理法及网络访谈等方式,系统梳理巴西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研究发现,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规划与整体设计、强调农业科技创新要服务于产业发展需求、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是巴西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基本特征。目前在精准农业、生物经济、生物控制、生物固氮、转基因技术等领域取得了大量成果,推动巴西农业转型发展。借鉴巴西经验,中国可进一步加快区域研究中心与农产品研究所布局与建设、制定“卡脖子”关键技术创新计划、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推广、加快制定全球性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计划等,逐步健全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助力203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城郊农业是指位于城市强辐射地带的区域性农业,其结构合理与否决定着城郊农业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文中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银川市的城郊农业结构.指出其蕴涵的多级倾斜性、阶段性和方向性.  相似文献   

20.
在阐述娄底市农业复合系统特征的基础上,应用模糊集理论中的相对隶属度等概念,运用广义熵值和多因子模糊评判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娄底市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分析娄底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下的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制约因子,探索适应环境变化的农业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