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4.
5.
6.
7.
8.
9.
10.
《纽约时报》对华报道分析:1993-1998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潘志高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52-55
媒体如何报道一个国家从本质上反映了美国主流社会当时对这个国家的看法。冷战后的国际形势以及美国人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中国的看法,决定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不会太好,这在媒体上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12.
在当今跨历史跨文化普遍存在的社会结构当中,女性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女性渴望身份上的认同和尊重,于是女性主义即被催生。针对目前女性主义主要根据地所在为西方社会这一现状,考虑到媒体具有引导舆论走向和传播新兴理念的功效,本文选取了作为西方社会代表的美国所具有的深远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媒体《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莫琳·多德的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探讨专栏文章中所透露的女性主义观点以及《纽约时报》对这种观点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15.
16.
17.
《纽约时报》发表的有关”苹果”iPhone引发电子经济(iEconomy)的九篇系列报道.一举拿下了2013年的普利策解释性报道奖。”苹果”为什么选择中国作为其全球产业链的核心7这是偶然还是必然?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进行国事访问的前一天,在有着世界十字路口之称的纽约时报广场,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在六块电子显示屏开始同时滚动播出。中国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包括钢琴家朗朗、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太空人杨利伟、篮球明星姚明,以至普通百姓都在宣传片中逐一登场,吸引不少美国人驻足观看。这是国务院新闻办主持的第一次主动地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