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1 毫秒
1.
为了解石河子地区人群健康水平,利用人口普查资料和收集相关基础数据,进行了石河子地区人口寿命的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平均预期寿命、65岁平均预期寿命及65岁生存概率均高于同期新疆和全国的水平,这表明平均预期寿命较高与该地区卫生人力和物力资源较丰富,人口死亡率持续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2.
煤中砷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燃煤是大气中As的主要来源之一,不同地区、不同成煤期、不同成煤环境煤中As的含量差异较大.中国煤中As的平均含量高于世界煤中As的平均值,而低于美国煤.中国燃煤As污染比较严重.本文系统分析了煤中As的含量、分布特征、赋存形态、迁移转化规律、燃煤As排放的控制技术及其有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省级人口增长率和GDP增长率及其相关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1990-1992、1992-1994、1994-1996和1996-1998年中国省级人口增长率和GDP增长率,1990-1998年总的趋势是人口增长率有所下降,GDP增长率也有所下降,人口增长率高的地区大多数是比较发达地区.同时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时期中国人口增长率和GDP增长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对于大多数比较发达和部分比较落后的地区,人口增长率和GDP增长率负相关;对于大多数中等发达地区和另一部分比较落后地区,人口增长率和GDP增长率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用统计学原理研究分析了性别对人口寿命的影响,建立了数学模型,并且用模型测得人口在现代生活环境下,男性人口寿命一般情况下最高达105岁,女性人口寿命最高达109岁偶而可高于这个数值.这与某些研究人口寿命的学者的观点相一致,与细胞老年学研究的结果相吻合[1].男女性别对人口寿命的影响结果可用“男女人口基期死亡率的对数之差与男女年龄组间死亡的递增对数的平均值的比值的5倍”的数学模型来表示.  相似文献   

5.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以常住人口为研究对象,以区县为基本单元,刻画中国人口的分布特征,分析中国人口集聚程度和流动特点,探索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人口空间格局呈现出南方、东部地区及长三角城市群高集聚度的基本特征;流动人口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东南侧,向核心城市和城市群集中,呈片状分布格局;经济规模、平均收入水平、第三产业占比和交通联通度对于区域人口的流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第4~6次3期人口普查数据,在对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老年人口性别比聚类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老年人口性别比的时空演化特征,并分析其成因.结果表明,1990—2010年,中国老年人口性别比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2015年有所回落.在空间上,中国老年人口性别比呈现"一字型"向"工字型"演化的特征,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有所缓和;省际老年人口性别比差异不断缩小,但差异仍显著存在,极高值、极低值出现在新疆和西藏.全球绝大多数国家老年人口性别比在100以下,中国表现出一致性,但中国老年人口性别比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和较发达地区水平.老年人口性别比空间格局受自然环境(海拔、温度)、人口迁移、平均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地方性疾病等多要素共同作用,自然环境是老年人口性别比空间格局形成的基础,人口迁移及地方性疾病等对老年人口性别比空间格局起扰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人口资料的分析,得出一个结论:男女人口之间存在着寿命的差异,即男性人口的寿命比女性人口的短,其根本原因在于男;女之间存在着性染色体的不同,性染色体对人口寿命具有一定的遗传效应,在政党情况下X染色体对人口寿命有延长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正电子寿命方法研究3Cr2W8V模具钢的热疲劳。通过对不同循环次数的热疲劳样品的正电子寿命谱和表面显微硬度的测量,发现表面显微硬度HV和平均正电子寿命τ随疲劳循环次数N的变化呈现出类周期振荡特征。讨论了正电子寿命变化所反映出的材料中的缺陷变化,进而初步分析了热疲劳的微观机制。  相似文献   

9.
《华东科技》2009,(8):75-76
本世纪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于2009年7月22日上演;全食带穿过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印度和中国,同时覆盖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全食持续时间长达6分38.9秒,因此这次直接观看日全食的人数可能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而下一次的日全食将在300年以后的2309年6月9日。  相似文献   

10.
中国煤中汞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测试分析中国7个省62个煤样品中汞的含量基础上,结合已有1 637个中国煤样品中汞的数据,全面探讨了中国煤中汞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并采用逐级化学提取实验和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和研究了中国煤中汞的化学赋存状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煤中汞的含量一般为0.1~0.3mg/kg,平均0.19 mg/kg,接近于美国的平均值(0.17 mg/kg),高于世界的平均值(0.10 mg/kg);汞在不同地区、不同成煤时代以及不同煤类中分布极不均匀;其赋存状态也多种多样,高硫煤中汞与硫化物关系密切,主要赋存在黄铁矿中;低硫煤中,硫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汞常共同占支配地位;影响汞分布和赋存状态的主要原因是地质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岩浆侵入的煤层中,汞大多以硅酸盐结合态存在.煤中汞的赋存状态与煤中汞的释放、毒性有着重要的关系.同时燃煤释放的汞已对中国部分地区的环境造成了污染,控制燃煤过程中汞的排放是今后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面临人口老化危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口老化是个世界性问题。1950年,全世界只有15个国家属于老年型人口,到1982年,老年型人口国家已超过50个。全世界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1950年为2.1亿,1975年为3.5亿,2000年将达5.9亿,2025年将达11亿。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比总人口增长速度高出两倍。相比之下,中国所面临的人口老化危机更为严重。一、中国人口老化的原因、现状与趋势一般说来,人口老化无非是三种原因造成的,而这三种原因目前在我国均表现得比较突出。首先是平均寿命的延长,即所谓因人口金字塔顶端扩大而造成的老化。据调查,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自本世纪中叶以来有了较大提高。根据现有材料,1935年南京市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34岁,此后因战乱,确切数字已很难查找了。1957年据全国11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1991-2012年中国地氟病病情动态变化,对公开发表的文献中1991-2000年全国地氟病病情数据和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2002-2012年全国各省份地氟病病情数据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为:1)1991-2012年中国饮水型氟中毒患病率有所下降(氟斑牙患病率下降11.9%,氟骨症患病率下降0.26%);燃煤型氟斑牙患病率亦有下降(下降16.5%),但燃煤型氟骨症患病率却有明显增加(增加9.49%)。2)饮水型氟中毒控制最好地区是西北地区(氟斑牙患病率下降8.49%,氟骨症患病率下降0.1%),东北地区饮水型氟中毒患病率改善不显著。3)西部地区燃煤型氟中毒患病人数占全国80%以上,但西部地区的贵州和云南燃煤型氟中毒患病率有增加趋势(氟斑牙患病率分别增加5.71%和8.56%,氟骨症患病率分别增加3.54%和5.67%)。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地氟病病情得到一定控制,但东北的饮水型地氟病和贵州、云南的燃煤型地氟病病情依然严重。
  相似文献   

13.
《创新科技》2005,(9):54
人的染色体末端部分的长度是一个人寿命长短的标志,瑞典乌梅奥大学的研究小组近日宣布,他们发现该末端部分的长短只是由父亲遗传而不是由母亲遗传给孩子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西安市为例,运用GIS等空间分析方法来研究西安市人口时空演化特征及其空间结构,以期探索西安市人口的空间重组规律。研究发现:1西安市人口总量增长快,空间分布上圈层分化明显,市区内大部分地区为城市化发育程度成熟的区域,人口郊区化现象显著且程度高,郊区内部差异大;2人口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空间集聚特征,人口空间集聚总体趋势在不断增强,中心城区及相邻的部分近郊区街道共同构成了人口高密度集聚中心,远郊区则出现了集中连片的低密度人口洼地,且两类地区均呈现扩大趋势;3西安市人口分布呈现出"多中心"特征,小寨路街道为发育成熟的人口次中心。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主题公园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东、中、西部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这样的空间布局正好反映了我国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基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交通条件等基本经济数据,分析比较了不同经济区域主题公园的分布特点,研究发现:(1)长三角地区主题公园还有增加的空间,而西部地区主题公园虽有增加的需求,但建设数目应有所控制;(2)人口密度、人口结构以及人口自然增长制约西部地区主题公园的建设数目;(3)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每个主题公园所覆盖的区域、平均客运量及平均旅客周转量均明显高于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口转变业已进入“现代阶段”,即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三低”为特征的人口转变完成阶段。从生育率转变上看,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已低至更替水平之下,进入了低生育率阶段。在低生育率阶段,中国人口转变的趋势和新人口问题正日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并引发了生育率下降后果的研究。本文从中日两国人口转变的相似性和时差出发,探讨中国人口转变的变化趋势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模型生命表为基础,对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到的各省份人口死亡数据进行修正,并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技术,对修正后的人口死亡水平(用出生时预期寿命表示)的空间变异进行研究,从而得到中国人口死亡水平的近期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中国各省份的死亡水平存在正向的空间自相关现象,且预期寿命相似的省份趋于空间集聚.研究结果为引导有限的社会卫生资源流问题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8.
明清贵州人口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就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人口资源充足的地区,往往是封建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因此在封建社会,一个地区人口的多少,对该地区的社会经济产生直接的影响.贵州地区在元代以前,人口稀少,经济发展缓慢,至元代人口不过数十万人.《元史·地理志})在“八番顺元蛮夷官”条下载:“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西南八番罗氏等国已归附者,t具以来上,洞寨几千六百二十有六、户口十万一千一百六十有八.”据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甲表47,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每户平均4…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新疆石河子地区人群健康水平,进行人口死亡的统计分析,利用我国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和收集相关基础数据进行描述研究,结果表明:各时期的标化死亡率及婴儿死亡率均低于全国水平;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死因前二位是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石河子人群的平均预期寿命稳定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20.
智囊语录     
周敏 《科技智囊》2008,(11):84-85
中国企业短命的主要原因 有资料显示,在我国,企业的平均寿命7~8年,小企业的平均寿命2.9年,每年有近100万家企业倒闭。为何这些企业会如此短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