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使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临床效果,提高其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14年1月至10月收治的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6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分别应用内固定和、外固定支架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总结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经验。结果外固定治疗组优良率达93.9%,并发症发生率为20.5%,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内固定治疗组的83.3%、2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在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中,可显著提高骨折愈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股骨髁Y形不稳定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进行定量生物力学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从理论和实验上对股骨髁Y形骨折,用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加以固定,进行实验应力分析。发现在受同等载荷条件下,L形钢板-螺栓固定方法内固定最佳;单独用L形钢板内固定次之;而只用加压钢板内固定的股骨的强刚度较差(P〈0.01)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腓骨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的特点。方法 32例胫腓骨中、下1/3不稳定性骨折,采用腓骨内固定、胫骨闭合性手法复位外固定方法治疗。32例中胫前皮肤条件较差的闭合性骨折26例,开放性骨折6例;其中粉碎性骨折15例,斜形、螺旋形骨折17例。腓骨采用钢板螺钉或髓内针固定。结果 32例均达临床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4个月,骨折位置良好,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无皮肤坏死及感染发生。结论 腓骨固定适合于胫前皮肤条件不好的闭合性或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和胫骨下1/3粉碎性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51例胫腓骨干骨折的临床分析,从胫腓骨干骨折的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及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讨论,重点强调在条件较差的农村医院,对诊治胫腓骨干骨折应注重对病员来诊时的详细检查,如对皮肤肌肉、肌腱、神经、血管等软组织的损伤要仔细检查,急诊摄X片检查骨折情况明确诊断后,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如采用石膏固定、小夹板固定、牵引切开复位内固定和"有限手术"及半环槽式支架外固定等方法,在治疗过程中还要注意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针在胫骨股骨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下肢长管状骨骨折采用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闭合性骨折39肢,开放性骨折17肢,均采用静力型锁定,静力型变为动力型固定9例.结果:56例平均随访17个月,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6周.结论:在下肢长管状骨折中应用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术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能早期活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分析评价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有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的适用性、可靠性。方法对48例GartlandⅡ型、Ⅲ型肱骨髁上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结果经6—12个月随访,骨折均获愈合,按Flynn功能评定标准优占73%;良占2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简单、可靠,能有效的防止骨筋膜室综合征,术后移位、及肘内翻发生率,值得广泛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股骨髁 Y形不稳定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进行定量生物力学评价 ,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从理论和实验上对股骨髁 Y形骨折 ,用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加以固定 ,进行实验应力分析 .发现在受同等载荷条件下 ,L形钢板 -螺栓固定方法内固定最佳 ;单独用 L形钢板内固定次之 ;而只用加压钢板内固定的股骨的强刚度较差 ( P<0 .0 1)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切口切开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各类胫腓骨折42例患者,其中闭合性骨折11例,开放性骨折31例。全身情况平稳后行小切口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结果42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18月,平均14.7月。42例中有6例发生切口感染,经过换药处理及应用抗生素治疗后愈合。有3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均为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其余39例均一期达到骨性愈合。结论小切口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是治疗胫腓骨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综合比较本课题组既往研究中建立大鼠骨折模型的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性及模型的稳定性,并评价改良后大鼠截骨模型建立方法的科学性及可靠性,为骨折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建立方法。方法 根据不同造模方式将大鼠分为闭合性骨折模型组以及开放性骨折模型组,闭合性骨折模型组通过自制闭合性骨折造模仪建立股骨中段骨折,砝码500 g,下落高度分别为22、26、30 cm。开放性骨折模型组通过手术制造大鼠股骨中段横形或短斜形骨折,其中单纯克氏针固定组采用不同型号克氏针进行髓内固定,克氏针加线固定组在克氏针进行髓内固定的基础上,使用可吸收线将两骨折断端进行牵拉固定。结果 闭合性骨折模型组中砝码下落高度为22、26、30 cm,造模成功率依次为33%、50%、17%。开放性骨折模型组中使用1.2 mm克氏针内固定其骨折断端的稳定性明显优于0.8和1.0 mm克氏针内固定。克氏针加线固定组相比于单纯克氏针固定组骨折断端更稳定。HE染色结果显示克氏针加线固定组其固定稳定,骨折愈合良好且未见可吸收线对其产生不良影响。结论 开放性骨折模型较闭合性骨折模型更容易控制骨折类型,保证实验对象的同质性。克氏针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小腿GustiloIU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7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共收治40例严重开放性小腿中下段骨折患者。病例诊断全部病例均经X线摄片或CT扫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胫腓骨骨折。骨折根据Gusitilo分类,Ⅰ度11例,Ⅱ度43例,Ⅲ度5例。全部患者均在8h内实施清创、骨折复位和外固定支架固定以恢复小腿的力线。局部条件件改善后Ⅱ期采用游离皮瓣或邻近肌皮瓣闭合创面。外固定架视骨折愈合情况于术后3—8月拆除,钢板和螺钉于1年后取出。结果:术后1年根据小腿功能综合评定标准评定:优37例,良17例,尚可4例。所有病例均未发生骨不连。结论:利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和治疗小腿开放性型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避免单纯应用内固定或外固定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对于四肢长管骨骨折,通常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或手法复位,石膏、夹板外固定等一些方法治疗。我院骨科引进上海医大等单位研制的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改良Bastisni固定器),于1996年1月1日开始在临床中应用,用以治疗四肢长管骨骨折。至1996年12月对日共治疗56例患者。经术后随访,骨折均已愈合。作者认为,应用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长管骨骨折,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固定方法,经掌握使用技巧及控制适应症,可达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我科自 1996年 3月 2 0 0 1年 3月应用单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不稳定骨折 4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40例 ,男性 3 2例 ,女性 8例 ,年龄 12岁 65岁 ,平均年龄 3 2岁。致伤原因以车祸为主 ,2 8例 ,另 12例因摔伤、砸伤、跌伤所致。其中开放性骨折 2 4例 ,闭合性骨折 16例 ,均为胫腓骨不稳定骨折。1.2 治疗方法 :采用小切口直视下骨折复位。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用螺钉、克氏针或可吸收线做简单内固定 ,然后用单臂外固定架固定。切口一般在 4-8cm左右 ,开放性骨折利用原伤口…  相似文献   

13.
胫腓骨由于其在小腿所处的位置、功能及血循环的特殊性,导致了该部位骨折难以愈合。为探讨胫腓骨骨折在临床的有效治疗方法,经过48例胫腓骨中下1/3骨折病人采取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牵引、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分析表明:该方法治疗胫腓骨中下1/3骨折,只要熟悉解剖,手法适中,对闭合性及开放性骨折都能起到愈合快疗程短、功能恢复好、合并症少的作用。保守治疗平均治愈时间比手术治疗缩短11周,达到了经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实用、有效的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的方法.方法:"Z"形跟键切断,经皮纵向钻入Φ(3.5~4)mm骨圆针至跟骨后关节面下方撬拨,跟骨钳钳夹跟骨内外侧壁,进行挤压,经X线透视及卡尺测定证实复位满意后,该针继续钻入,穿过跟骰关节直至骰骨,石膏外固定6周.比较双侧跟骨Boehler角及跟骨宽度,评估骨折复位情况,并测定踝关节功能,随访多项临床指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4例关节跟骨骨折行本法治疗,随访8~68个月(平均27个月),临床疗效优15例、良6例、一般2例、差1例.本组疗效优良率为87.5%.结论:跟腱切断有利于关节内跟骨骨折的复位.跟腱"Z"形切断石膏固定6周后,跟腱功能可逐步恢复,踝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颌面部骨折多由于工伤、交通事故及暴力打击等意外情况引起,为临床较多见的损伤。萧山区中医院应用自身增强型可吸收性颌面部骨折内固定材料,为37例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内固定术,取得较好的疗效。临床资料⒈一般资料37例患者,男35例,女2例,年龄16-58岁,平均年龄27.7岁,23例为下颌骨骨折,6例为单纯性颧弓骨折,8例为上颌骨骨折,其中6例伴有颧骨复合体骨折。⒉治疗方法根据患者颌面部骨折部位不同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均在全麻下手术。对于因颌面部骨折造成骨折端移位,咬颌关系错乱明显者应强调在术中行颌间结扎恢复咬颌关系,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3种方法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5年~2004年共收治高能量Pilon骨折患者95例,均属Ruedi和AllgouerⅡ,Ⅲ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即采用AO苜蓿叶形钢板内固定32例为A组;有限内固定结合“T”形超关节外固定架治疗30例为B组;短期外固定架固定后改用钢板内固定33例(即两阶段法)为C组。结果 经10个月-8年的随访(平均2.4年),按Teeny和Wiss评分系统,A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65.63%,并发症发生率为26.5%;B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60.00%,并发症发生率为30.5%;C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4.85%,并发症发生率为22.5%.结论三种方法可用于高能量Pilon骨折的治疗,其中两阶段治疗法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陈旧性C型踝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38例采用切开复位内踝双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 ,后踝骨皮质加压螺钉内固定 ,外踝接骨钢板内固定 ,并分析其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陈旧性C型踝部骨折在C1、C2 、C3 型的优良率分别为 88 2 %、83 3%、77 8%。结论 :联合切口、直视下、疤痕组织及畸形愈合骨痂彻底清除、复位恢复解剖结构、坚强内固定是手术治疗陈旧性C型踝部骨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在彻底地清创后采用多种方法固定。常见的固定法最大的缺点就是增加了内固定物破坏局部血运,从而增加了感染极会。同时因固定简单,不够稳定,易造成骨折复住不佳或关节粘连、挛缩、僵直。采用孟氏复位固定器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可解决上述缺点。  相似文献   

19.
张谦  耿喜林  史继德 《甘肃科技》2003,19(9):132-133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在下肢开放骨折急诊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0年1月~2002年4月42例下肢开放骨折(其中胫腓骨骨折38例,股骨干骨折4例)采用带锁髓内钉急诊手术治疗,经过半年~3年的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根据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采用joher-wruh评定标准进行评定,其中优37例,良3例,中2例,优良率达95.2%。结论:对于下肢开放性骨折,急诊行带锁髓内钉固定手术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固定确切、骨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91年以来,对18例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采用三棵针经皮双夹板外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显著。临床资料一股资料:本组18例中,男12例;女6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14岁,平均年龄35岁。闭合性骨折10例;开放性骨折8例;多数为螺旋型,斜行型骨折。器材及固定方法固定器材:三合或五合胶合板2块,规格40X80。mZ。斯氏外2根,石膏绷带2卷。固定方法:在局部麻醉下,于胜骨结节及跟骨牵引点,各打入一根直径《毫米粗的斯氏针。在X光下复位后,术者把持患肢,保持骨折对位,助手迅速在木夹板两端相应部位,钻直径4毫米的孔。针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