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CoMgAlO催化剂对烟道气中SO2和NO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共沉淀法和浸溃法制备CoMgAlO催化剂,并于常压下氧化吸附烟道气中的SO2和NO.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对烟道气中的SO2和NO均具有良好的氧化吸附效果,且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优于浸渍法.文中同时探讨了焙烧温度、活性组分添加量和吸附温度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当焙烧温度为550℃、Co含量为10%(质量分数)、吸附温度为120℃时,由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对SO2和NO的吸附量最大,1g催化剂能同时吸附1.36mmolSO2和0.223mmolNO.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尖晶石型Cu0.7Ni0.3Fe2O4催化剂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稳定性和适应性,通过在自制的固定床反应器上模拟柴油车尾气,研究在不同反应气氛下催化剂的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性能,并利用XRD、SEM、N2吸附、FT-IR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Cu0.7Ni0.3Fe2O4催化剂在不同反应气氛下的催化性能和抗硫性能各异。300~400℃为高效温度区间,其中350℃为最佳活性温度点,而自280℃起,随着温度的提高,催化剂抗硫性能也随之提高。在10000~30000h-1空速范围内,催化剂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催化性能和抗硫性能随着空速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当氧含量≥5%时,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抗硫性能。一定的氨氮比(≥1.2)可使NO去除率达到最大。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失活程度与SO2浓度呈正相关,催化剂在低硫浓度(≤0.035%)下具有良好的抗硫性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负载型铜催化剂中加入少量Pd后对其化学吸附性质和对顺丁烯二酸酐加氢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d的引入使催化剂对一氧化碳的化学吸附量显著增加,催化剂的加氢活性和相对稳定性也显著提高,并使催化剂的还原温度范围降低。催化剂的组成、制备方法不同,其化学吸附性质和加氢活性也有较大的差异。催化剂的还原温度、对一氧化碳的化学吸附容量和其催化加氢活性之间显示出良好的顺变关系,催化剂在230—290℃温度范围内还原,对一氧化碳的化学吸附量最大,加氢活性也最高。  相似文献   

4.
渣油馏分在加氢催化剂上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胜利油田孤岛减压渣油(GDVR)及其经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技术(SFEF)得到的若干窄馏分为原料,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渣油馏分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吸附时间和温度以及加入稀释剂可显著影响渣油馏分的吸附特性,渣油馏分存在饱和吸附状态;渣油馏分中的大分子可强烈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并构成吸附炭;根据燃烧难易程度可将吸附炭分为低温型和高温型两种,前者燃烧放热集中在350℃左右,后者在480℃左右。本文还提出了吸附炭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利用黄磷尾气生产甲酸、乙酸以及甲醇等高附加值产品,净化预处理成为制药其应用的瓶颈问题。研究了用普通活性炭和自制催化剂KU2催化氧化净化黄磷尾气的方法;讨论了固定床系统中常压下、温度20~140℃,催化剂上磷和硫化氢的吸附特征。KU2和活性炭都能通过催化氧化过程有效脱除黄磷尾气中的P4,PH3和H2S杂质,随着反应温度和氧含量增加可显著提高净化效果,在最优条件下,经催化氧化净化后的总磷含量<5mg/m3,硫化氢<5mg/m3,失效后的催化剂易于再生,催化剂经多次再生后催化性能恢复良好;提出了活性炭固定床稳定  相似文献   

6.
在光解过程中,直接枣红染料的去除在未添加催化剂时是以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式进行,添加不同的TiO2催化剂不会改变染料降解动力学。在不同焙烧温度下形成的TiO2,性能有差异,具有不同的晶型和吸附性能.除在800℃下焙烧的TiO2以外,其余催化剂的添加都可不同程度地增加染料的去除速率.染料的催化光降解效率与催化剂的吸附能力、晶型结构等有关,其中,催化剂晶型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要大于催化剂吸附性能带来的影响.锐钛矿型的TiO2催化活性较高,高的吸附性能也有利于催化效率的提高,表现为在400℃焙烧下获得的TiO2具有最高活性,而具有金红石型的TiO2,催化活性差,甚至于降低了染料的光解效率  相似文献   

7.
以水合肼和硼氢化钾为共还原剂制备了多元合金催化剂,将其用于乙腈催化加氢反应制乙胺。研究了催化剂活性组分和乙腈催化加氢工艺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该催化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含有稀土元素、Fe、Cu和Ni等组分的多金属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在优化工艺条件(氢压1.5MPa,温度120℃,反应时间1h)下,乙腈转化率可达100%,乙胺收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8.
以水合肼和硼氢化钾为共还原剂制备了多元合金催化剂,将其用于乙腈催化加氢反应制乙胺。研究了催化剂活性组分和乙腈催化加氢工艺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该催化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含有稀土元素、Fe、Cu和Ni等组分的多金属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在优化工艺条件(氢压1.5MPa,温度120℃,反应时间1h)下,乙腈转化率可达100%,乙胺收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9.
FCC废催化剂吸附溶液中微量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催化裂化废催化剂经活化处理后,对水溶液中微量镍离子有良好的吸附作用。研究了初始镍离子浓度,溶液pH值 ,吸附剂用量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在温度25℃,pH=7.0条件下,FCC废催化剂对镍离子的饱和吸附容量为3.20mg·g-1,镍离子除去率可达95%以上,吸附达到平衡的时间为1~1.5h。镍离子在FCC废催化剂上的吸附等温方程可用Langmuir关系式 c/q =0.55 +0.31c描述,吸附动力学曲线服从一级速率方程log(1-qt/q)=0.021t。  相似文献   

10.
以硝酸锆、PVP和聚乙二醇为原料,通过加入乙二胺及HAC作为表面修饰荆,利用沉淀法合成了纳米二氧化锆催化剂。研究了在不同的煅烧温度、不同光源条件下以及作为载体担载Ag’的纳米二氧化锆催化剂对吸附和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纳米二氧锆催化剂时,加入不同表面修饰剂制备的催化剂,对甲基橙的吸附和光催化降解效果影响很大。加入乙二胺作为表面修饰剂,能明显提高催化剂对甲基橙的吸附和光催化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1.
液相催化氧化净化烟气中SO2和NOx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Fe2+,Mn2+,Zn2+,Al3+4种金属离子进行了催化氧化SO2和NO废气的实验.对循环吸收液的酸度、催化剂浓度最佳配比及操作条件的改变等对SO2和NO催化氧化效率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Fe2+,Mn2+,Zn2+,Al3+质量分数分别为0.5%,0.2%,0.5%,1.0%,气体流量为0.1 m3/h;循环液流量为6~8 L/h时,SO2和NO催化氧化效率分别为95%和50%以上.  相似文献   

12.
 利用高酸值麻疯树油中游离脂肪酸与甲醇酯化反应作为目标反应,通过直接煅烧工业原料偏钛酸,制得高酯化活性的ST固体酸.系统地研究了制备条件、反应条件对其酯化活性的影响.ST固体酸制备过程中,煅烧温度是一个敏感的因素,而煅烧时间影响较小.最佳的制备条件为:500℃,2h.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90℃,醇酸摩尔比为20:1,催化剂用量为油重的4%,反应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游离脂肪酸的转化率可达97%以上.FTIR研究、S质量分数测定表明:活性组分溶剂化流失、表面积炭为其失活的主要原因.再硫化或在氧气中煅烧是较为有效的再生方法.  相似文献   

13.
使用SiO2-Al2O3催化剂,以呋喃和氨水为反应物,通过芳香环上杂原子取代的气固相催化反应制备吡咯.确定了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灼烧温度600℃,Al质量分数10%~25%,反应的pH值2.5~3.2.在催化反应温度(420±1)℃范围内,反应物的摩尔比呋喃∶氨∶水为1∶8∶37,液时空速0.27h-1,该催化剂表现出改善的稳定性和良好的催化活性及反应选择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生物膜填料塔实验装置,从添加pH缓冲剂、CO2气体、有机酸、金属离子催化剂以及好氧/厌氧、中性/酸性操作条件等方面,对提高生物法净化低浓度NOx废气(以NO为主要成分)性能进行了实验探索.结果表明,以NaHCO3作为缓冲剂、添加少量冰醋酸以及在好氧及中性条件下操作,能够显著提高生物膜填料塔对废气中NO的净化性能.对于在好氧及酸性条件下,添加少量金属离子催化剂同样可以明显提高生物膜填料塔对废气中NO的净化性能.  相似文献   

15.
固体酸Zr(SO4)2·4H2O催化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采用新型固体酸Zr(SO4)2·4H2O替代传统的液体酸、碱催化剂,催化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跟踪反应进程中各组分含量分布。优化出该反应最适宜的操作条件为:醇-油摩尔比6∶1,催化剂用量占原料油质量的3%,反应时间6h,反应温度65℃.在此条件下生物柴油的收率可达96.6%。制得的生物柴油与中国0#柴油(GB 252—1994优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接近。  相似文献   

16.
采用Fenton高级氧化技术对模拟含油废水进行了氧化处理,探讨了反应时间、pH值、温度、H2O2和Fe2+投加量等因素对油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处理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样中油浓度为120mg/L时,Fenton高级氧化反应最佳工艺条件为:c(H2O2)=40mmol/L,c(Fe2+)=4mmol/L,pH=3.0,温度为30℃;反应2h后,油的去除率达到最高值48.4%。这将为该工艺处理实际含油废水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生物膜填料塔净化SO2废气,研究结果表明:其最佳操作条件为入口气体质量浓度500~1 000mg/m3、气体流量100 L/h、循环液流量15 L/h,pH 1.0;当气体流量从100 L/h增加到300 L/h时,SO2净化效率由86.4%下降到73.2%;最佳操作条件下SO2净化效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8.
用沉淀—浸渍法制备固体超强酸S2O2-8/Fe2O3-ZrO2-La2O3催化剂,通过XRD和FT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将该催化剂用于催化制备生物柴油并考察了反应条件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Fe、Zr和La的摩尔比为1∶0.42∶0.075时,催化剂活性最高。其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菜籽油质量的2%,醇和油的摩尔比为12∶1,反应温度为220℃,反应时间为10h,产率可达90.3%。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反应时间达50h,产率仍达83%。GC-MS表征表明制得的生物柴油的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Ru,CeO2,MnO2/TiO2新型CWO催化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制备了载体为TiO2,活性组分为Ru(w=0.5%)和Ce,Mn的氧化物的催化湿式氧化法催化剂.制备中运用了Ce,Mn硝酸盐对载体的浸渍法预处理和表面纳米化技术的组合.研究了对模拟废水的催化湿式氧化分解的催化活性,COD去除率近70%,NH3-N去除率87.9%.  相似文献   

20.
微波辐射磷钼酸镧盐催化柴油氧化脱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微波辐射下磷钼酸镧盐催化模型油和直馏柴油的氧化脱硫反应,并比较了不同萃取条件下柴油的脱硫率和回收率.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微波辐射加热时DBT,BT的脱除率比普通加热分别提高了7.5倍和3.9倍.二苯并噻吩和苯并噻吩的氧化反应都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在70℃和400W微波功率下,DBT,BT的脱除率可分别达到94.0%和91.2%.直馏柴油氧化脱硫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剂油质量比为7.1mg/g,H2O2初始浓度为0.44mol/L,微波功率为400W,反应温度为70℃和反应时间为120min.当V(DMF)/V(柴油)为1/4和萃取1次时,柴油脱硫率为64.5%,回收率为97.6%,当提高V(DMF)/V(柴油)或萃取次数,柴油的脱硫率提高了,但回收率却明显下降.在氧化脱硫过程中,首先过氧化氢亲核进攻催化剂的活性中心Mo(Ⅵ),然后氧化噻吩类形成亚砜,最后亚砜进一步被氧化生成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