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我国产业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供给基础,产业结构的转变取决于劳动力、资本、技术进步等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与调整。知识经济的到来,促使技术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且随着技术对于产业结构提升作用的不断增大,对先进技术的新投入和存量技术的再配置逐渐成为最重要因素。发达国家为实现产业结构的进一步高级化而不断加快自身技术、设备和资本向外转移的进程。世界性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力地推动了国际技术转移向世界范围渗透,相应地,发展中国家加快吸收技术、设备和资本的步伐,以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分析了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我国产业升级机理,同时也指出了存在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产业结构软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当前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方法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产业结构软化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 阐述了产业结构软化的内涵,分析了三大产业软化的现象,提出了软化度的计算公式,得出了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及知识经济时代的结构特征。结论产业结构软化是当前产业结构汪变的重要特征,软化的主要原因是需求结构及生产要素的软化,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是一种软结构。  相似文献   

3.
根据产业结构的理论,以逐步提高产业结构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合理化(包括产业结构对市场需求的适应度、产业结构间的协调度、产业结构的生产要素利用效率、产业结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标准)和高度化水平为条件,以实现经济增长为目标,研究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问题,建立了一个具有实践意义和可算性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4.
产业结构调整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日本北九州1990年到2000年的产业关联系数变化趋势,反映了其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产业素质高级化。如何认识和借鉴北九州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对加快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产业结构调整是每一个力图使经济增长的国家和地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西部开发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而以前的探索和实践大多是适应性的调整为主,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有一定的局限性。西部地区要解决好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从产业结构变动的规律、国际和全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动态、体制的改革和市场需求的角度来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6.
在山东"生态省"建设中,对目前的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则是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步骤。因此,要在全国率先建成小康社会和率先实现现代化,实现经济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以建设"生态省"及资源节约型社会为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以节能、节水为重点的资源节约战略是当前山东应该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产业结构理论主要体现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中。用数学方式表达和论证社会产业结构及规律,是马克思经济思想的一大特色。马克思的产业结构理论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8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为了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和GDP的稳步攀升,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财政、货币政策用以扩大内需,但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却远不如我们所预期的那样显著。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低层次化。我们应该通过产业总体结构的调整,战略产业的确立和发展,围绕消费热点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等途径来实现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以提高扩大内需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经济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有重要影响,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共赢。研究产业结构演进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关系可以推动生态文明理念下产业结构演进,使产业结构调整助力于生态文明建设。文章结合西南地区的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和贵州省的实例,从产业结构水平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评价着手,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产业结构演进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耦合关系,并对二者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差异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2005—2019年西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了重大突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稳中有升,产业结构演进和生态文明建设二者之间耦合协调度呈逐年递增趋势,实现了从拮抗阶段逐步进入到磨合阶段,并朝高水平耦合阶段逐步迈进。  相似文献   

10.
辽宁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市场机制的配置下,产业结构的调整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课题。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信息化正导致生产要素、各种资源和产业分工在不同层次上迅速地排列组合,并日益集群于跨国界的有个性的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水平为主要目的。从产业结构的多元化目标、支柱产业的打造与发展以及如何创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环境等角度出发,研究辽宁产业结构调整的未来发展趋势。希望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有更多的企业赢得更多的生存和发展壮大的机会与空间。  相似文献   

11.
沈娇 《科技信息》2010,(36):I0048-I0048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结构的优化升级,逐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有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从高等教育的服务职能来看,在区域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必然要求高等学校在专业的设置上也随之调整,适应产业调整的需要,为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服务,加快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本文通过对高校专业调整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关系的研究,探讨应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高校专业调整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阐述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是要确立一个具有可观发展前景的主导产业群,同时要注意资源、劳动力、知识技术及法律的影响,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90年代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使用适当的投资,通过宏观经济模型的计算,逐步实现调整产业结构,且使国民收人生产额和使用额保持基本平衡,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高新技术为特征的新经济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如何抓住这一机遇迎接新经济的挑战 ,是我国中小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选择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常州市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新经济的基本特征与要求 ,提出了调整常州市产业结构的原则 ,初步探讨了常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重点  相似文献   

15.
吴学军 《科技信息》2006,(4):216-217
我国的产业结构在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技术水平落后。发展高新技术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发展高新技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及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  相似文献   

16.
以中西部地区为主的资源省区,受原有的物质技术基础、传统的地区分工关系,以及我国地区布局政策和价格机制的制约,经济发展一直滞后于以东部地区为主的加工省区。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在投资和政策上向东部地区双重倾斜,资源省区与加工省区发展水平的差距加速扩大。今后十年,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资源省区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发挥资源和产业优势、加快经济发展,对改善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增强国民经济发展后劲,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7.
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着重要影响:三大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第三产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分离、融合的现象将会越来越普遍;高信息化和高科技化主导着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促使产业结构软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调整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制定和实施科学的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18.
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面对区域间的产业结构扭曲,产业组织的低水平生产过剩,只有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增强中小企业活力,大力加快城市化进程,我国国民经济才能克服区域产业结构失调的现象,使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尽快起飞,缩小与东部地区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19.
产业结构反映各产业部门中各生产要素的比例和彼此依存关系,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增长方式.文章通过区位商、产值就业比重、净资产收益率、产业动态集聚指数、产业结构高度化等相关指标,考察开封市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分析发现,开封市各产业中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可视为开封市的三高产业,即专业化水平、产业效益、产值比重都较高,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和经济拉动能力;开封市第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对经济发展带动能力有限;开封市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比,有待进一步改善.应该在构建中原经济区和实现"郑汴一体化"的契机下,加快开封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20.
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化进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联系,城市化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同时城市化又必须与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相一致。城市化的发展带动了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升级,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升级又进一步推动城市化发展进程,城市化与产业发展之间是一种螺旋上升互相推动的关系。所谓城市化进程,就是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这其中包括了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两个概念。其所带来的结果就是,城市最终成为了人类社会的生活、生产、消费和污染集聚之地。因此,人口和经济的集聚状态成为衡量现代城市化的两项基本指标。本文通过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化进程的协整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化进程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具体表述为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了城市化进程,而城市化进程发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