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将Brans-Dicke(BD)引力理论扩展到五维Kaluza-Klein时空,在物质场和BD标量场是空间均匀分布的假设条件下,提出五维时空的Robertson-Walker度规,由五维BD标-张量引力场方程出发,导出宇宙动力学方程,建立以五维BD引力理论为基础的宇宙模型,求得标度因子为时间t的幂函数形式的宇宙膨胀解,对辐射为主和物质为主时期的[宇宙膨胀作出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具有奇异物质与暗能量作用的二维Brans-Dicke宇宙模型,并获得了一些新的宇宙学解,这些解可用于解释宇宙加速膨胀;此外,对二维Brans-Dicke弦引力模型中的宇宙学解进行了探讨,发现弦气体具有负能密度这一奇特性质,这一结果可导致早期宇宙的暴涨.  相似文献   

3.
利用复数标量场理论对爱因斯坦自协场方程和存在“尘埃”物质的开型Friedmann宇宙模型的复数标量场方程进行研究,得到了宇宙学解,发现在基态(真空)发生了C不变性自发破缺,出现了非零的真空电荷密度宏观值,引起了真空涨落.  相似文献   

4.
证明了在非均匀球对称的Tolman-Bondi时空中,应用Brans-Dicke理论,当作为外场的B-D标量场是非均匀的,且将其视为时空挠率的挠率势时,选取合适的拉氏作用量,则极早期宇宙将以指数幂律倍增的形式发生暴涨。  相似文献   

5.
宇宙是怎样起源的?实物是怎样产生的?宇宙、时空的本质是什么?本文认为:一切空间都可以归结为"宇宙场",一切时间都可以归结为"宇宙场过程"--宇宙就是宇宙场加宇宙场过程--宇宙场既是场物质又是场过程--因此,宇宙物质统一于宇宙场.并且据此认为:自今为至的一切宇宙观、时空观所称的宇宙、时空本身都不是绝对独立存在的物质,都不能绝对独立地产生物质作用;唯有宇宙场是绝对独立存在的物质,唯有宇宙场能够绝对独立地产生物质作用,因此说宇宙起源于宇宙场.进而据此又认为:宇宙场产生实物,实物产生实物场;实物和实物场最终又都转化为宇宙场--并且宇宙场与实物和实物场是如此循环拄复,以至无限地先后存在、产生和相互转化的.这就是本文时宇宙起源的思考和解答.  相似文献   

6.
宇宙子概论     
阐述了新的宇宙图景,提出了广义场的物质结构模型,对质量,质量亏损,力和引力场等物理参量重新进行审定,给出了宇宙常数q,描述场的大统一图景。  相似文献   

7.
采用正则量子化及WKB近似方法,讨论了在宇宙的极早期,一个封闭的FRW宇宙通过量子隧道效应过程如何从无产生,并且计算出了这各量子创生的几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评述了Coleman-De Luccia半经典真空衰变理论。我们推广Coleman-De Luccia理论至有限温度并计算了真空衰变率。我们发现:宇宙项对真空衰变的影响很小,在高温下可以略去。  相似文献   

9.
文章论述了A项的合理性,它的意义为真空存在负密度和下压经。现在的宇宙是爱因斯坦-爱丁顿宇宙-膨胀宇宙的特定阶段。  相似文献   

10.
1923年哈勃通过对星云距离的测量最终确认了河外星系的存在,后来又发现了普遍的星系红移,推测宇宙在膨胀,自然宇宙的过去比现在小,最小为零,这样宇宙大爆炸理论就渐渐地形成了.可是有一个问题一直存在:宇宙大爆炸产生的物质是宇宙的全部还是部分?可以发现当年宇宙学家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但现有的证据无法证明:宇宙大爆炸一定产生了宇宙的全部物质,这仅仅是个假设,标准宇宙模型是以这个假设为前提的,本文尝试从另一个思路,重新对宇宙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1.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定义了真空背景周期,计算表明真空背景周期在数值上近似等于真空介电常数.基于点电荷的电场、电阻定律和位移电流假说,探讨了真空介电常数与宇宙背景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该文提出对中性流超导的宇宙弦,它可能影响到弱电真空,产生W玻色子凝结现象.  相似文献   

13.
文章详细论述了RCN-1反射宇宙中子仪及测量装置的研制和宇宙中子、反射宇宙中子的形成过程。初步进行了宇宙中子流的测量,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宇宙中子流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该文还对宇宙中子在工程地质、大气环境、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应用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近期观测和理论表明,宇宙线可源于类太阳恒星,且在星际空间中有净能量增益,由此,本文提出了在太阳域内用厚板模型,在星际介质中用泄漏箱模型描述的传播模型,可以解释实验观测到的高能宇宙线C、N和O的同位素反常。  相似文献   

15.
利用羊八井ASγ阵列实验数据分析宇宙线的较长周期变化.收集整理Tibet ASγ阵列1994~2003年间记录的宇宙线触发率数据和气象数据,发现这段时间的宇宙线触发率存在明显的年周期变化,气压、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与宇宙线触发率有着相似的年变化,存在较强关联;对宇宙线触发率进行多元气象参量修正,修正后的宇宙线触发率不再有明显的年变化;利用小波分析和数学统计方法分析气象修正后的宇宙线触发率,没有发现确定的几日周期.统计结果显示:宇宙线周期变化中4日周期和6日周期较多,其次是5日7、日和8日周期.  相似文献   

16.
目前,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仍是局限的,甚至是割裂的,世界被分成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等不同的层面和领域.实际上,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宇宙空间和人类社会,并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化.如果我们认为大爆炸是宇宙的起点,那么在此之前,物质从何而来?大爆炸的原因是什么?将宇宙之内的思想理论统一起来的逻辑是什么?本文以不对称原理提供了宇宙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哲学解释.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宇宙弦中超导电流的磁效应以及度规函数和超导电流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超导宇宙弦外部时空相当于一种磁化率为μ(r)的磁介质;当光线经过超导宇宙弦时,产生偏折。同时,在弱场近似下,也讨论了超导宇宙弦的引力场度规和当光线经过宇宙弦时所产生的偏折角。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方法在分析宇宙线数据中的应用。用蒙特卡洛方法随机产生14个宇宙线事例,并输入到我们的程序中,其中12个做训练样品,两个做最终检验。结果显示,事例认证百分之百正确。虽然本文中用的机制很简单,但结果非常满意。  相似文献   

19.
到达地球的宇宙线强度可能存在着日周期变化,研究宇宙线恒星日和太阳日周期变化对解决宇宙线起源、传播以及调制等这些基本问题有重要意义.首先对仿真信号进行周期分析处理,给出利用周期折叠分析法要区分宇宙线中可能的太阳日和恒星日周期信号,需要至少7.6年的宇宙线数据.然后利用羊八井Tibet ASγ阵列1994—2003年间记录的宇宙线触发率数据,气象修正后,将小波变换与折叠周期分析方法相结合,对10TeV宇宙线太阳日和恒星日周期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了宇宙线中的1.0d(太阳日)周期,其信噪比为46.3,变化幅度约为0.48%,最大值处的相位约为0.82(19.7h),没有发现0.997d(恒星日)周期.  相似文献   

20.
根据同步曲率辐射理论,论文推导了真空中和等离子体中弯曲磁场下相对论性电子辐射的自吸收系数,发现真空中同步曲率辐射与同步辐射一样没有负吸收放大作用,而等离子体对辐射谱和自吸收性质有重大影响,存在脉泽放大效应。这些结果有可能对宇宙中多种射电源的射电高亮温度等问题提供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