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密度泛函理论的DFF/ROB3LYP方法计算了几种一碳掺杂(碳取代一个硼原子或氮原子)的硼氮纳米管的电子结构,研究了其导电性,得到了这种碳掺杂硼氮纳米管的能带结构和态密度曲线,并与纯硼氮纳米管作了比较,讨论了碳掺杂对硼氮纳米管导电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Mn—Mo—B—RE系铸态钢中的硼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Mn-Mo-B-RE系低合金铸钢中硼的偏析和均匀化,正火,调质热处理过程中分布的变化,以及稀土元素加入和钢中Mo等元素对硼分布的影响,硼在铸钢中有明显的偏析现象,经正常的均匀化处理后,铸钢中硼分布的均匀性受Mo的偏析强烈影响,在特定的条件下,会产生一定结晶学平面的硼相析出,会沿晶界形成粗大连续网状的硼相,导致脆断,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可以抑制硼的偏析,从而起到保护硼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稀土硼钒共渗对45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 45钢稀土硼钒共渗工艺及渗层的组织与性能 .试验结果表明 ,稀土能抑制FeB相的生长 ,使共渗层中的Fe2 B相增厚且变得连续均匀 ,碳化物更加细小弥散 .稀土在共渗中具有明显的催渗作用和改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解变温扩散方程,导出了硼在非平衡晶界偏聚的理论公式,建立了晶界贫硼区宽度与淬火加热温度、冷却速度以及非平衡晶界偏聚扩散激活能与扩散常数之间的关系,理论预言与实验结果能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5.
利用机械球磨,常压和高压热处理技术对Fe与六方氮化硼(h—BN)(Fe与h—BN的体积比为l:12.5)的固态反应过程和产物进行了研究.在常压,770和1170K条件下对球磨30h的Fe/13N样品热处理1h,结果表明在770K处理的样品中观察到少量γ′-Fe4N相,在1170K得到少量7-Fe(N)相.利用机械球磨和高压热处理(4GPa,690—800K)可使所有的Fe与BN中的N原子反应形成单一的ε—FexN相.然而,在整个实验中没有观察到任何Fe-B合金相形成.本文对Fe—N合金形成和相转变的过程以及压力对固态反应和反应产物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并利用Miedema模型与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对在Fe与BN固态反应过程中只形成Fe-N不形成Fe-B合金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用溶液培养法对硼和温度与小麦生长发育及结实率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缺硼处理B0.4的株高和干物重低于正常供硼处理B10但差异不显著,在正常供硼条件下,随温度降低,小麦结实率有所下降,缺硼导致小麦不结实、正常供硼条件下,对照处理单株粒重和植株硼含量最高,低温处理次之,高温处理最低,正常供硼处理B10硼含量普遍高于缺硼处理B0.4,二者差异前期较小,抽穗、开花以后差异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Fe81Zr7Nb2B10非晶合金薄带,研究退火温度(Ta)对Fe81Zr7Nb2B10合金结构及巨磁阻抗(GMI)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Fe81Zr7Nb2B10非晶合金530 ℃退火,α-Fe晶体相从非晶基体中析出;750 ℃退火,有Fe2Zr化合物析出.670 ℃退火后样品的GMI最高,随外加纵向磁场的增加,低频下该样品的GMI效应不断减小,高频下GMI效应先升高达到一个峰值然后减小.  相似文献   

8.
对堆焊焊条中加硼、钛所引起堆焊金属各性能指标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表明: (1)用正交、回归程序配方,找到最佳合金系统为C-Cr-Mo-W-Ti-B。(2)硬度分析:含Ti、B比例适当,堆焊层硬度可达HRC62~65。(3)胶轮磨粒磨损:ε-24.8,相对于45~#钢,硼对耐磨性影响最大,一般取0.8%B,综合性能较好。(4)超高温金相显微硬度及金相分析:堆焊金属中碳、硼有晶累偏聚趋势,二次TiC和硼化物共晶的产生,首先出现于晶界,随合金含量提高、高温红硬性提高。(5)扫描电镜配合能谱分析:堆焊层组织为细针马氏体+碳、硼化物+微量残余奥氏体组织。耐磨性高,且抗裂性能好。  相似文献   

9.
以蔗糖为碳源,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Fe位掺杂不同阳离子(Al 3+,Ni 2+和Mn2+)的LiFe0.97M0.03PO4/C(M=Al,Ni,Mn)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恒流充放电测试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研究了不同阳离子Fe位掺杂(Al 3+,Ni 2+和Mn2+)对LiFePO4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阳离子Fe位掺杂没有改变LiFePO4的晶体结构,但是减小了LiFePO4材料的粒径,最终改善了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特别是LiFe0.97Mn0.03PO4/C材料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1C和1C下放电,LiFe0.97Mn0.03PO4/C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62mAhg-1和140mAhg-1,且1C充放电倍率下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率仍然为98%.  相似文献   

10.
非电解盐浴硼铝共渗层组织及其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探讨了45、T8、5CrMnMo、3Cr2W8V钢,在添加还原剂的硼砂、氧化铝浴中的渗层组织及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当盐浴中B/A|值在一定范围时,硼、铝原子可以共同扩散.获得铁硼相和铁铝相组成的渗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GAUSSIAN 03程序包中的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d)水平下,对聚21硅烷、电荷掺杂的聚21硅烷以及杂原子(硼和磷)掺杂的聚21硅烷进行几何全优化,并对它们的几何结构和自旋密度进行了比较性理论研究.结果表明,电荷掺杂能使聚硅烷的Si—Si键长增长,其极子分布几乎遍及了聚21硅烷的整个链;而杂原子(B、P)的掺杂对聚硅烷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与B、P原子相邻的Si原子上,极子分布仅局域在B、P原子附近的3~5个原子上.  相似文献   

12.
采用药芯焊丝埋弧堆焊方法制备了亚共晶高硼铁基耐磨合金.借助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电子能谱仪等手段,研究其显微组织及形貌,试验结果表明,基体组织由大量胞状铁素体+少量马氏体组成,硬质相由M2B, M3C, M8(B,C)构成,存在于共晶组织,其中M代表Fe, Cr,V和Mn四种元素.此外,加入一定含量的钛,改变了共晶组织形态并使显微组织显著细化.磨损试验结果表明,当载荷低于34.3 N,高硼铁基合金的磨损失重与载荷成正比,但大于34.3 N时,由于磨粒微切削阻力大于其驱动力,磨损失重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3.
徐世艳 《松辽学刊》2009,30(3):145-147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NdxFe84-xB16(x=4,6,8,10)合金,选取磁性能最好的Nd10Fe74B16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特殊的退火工艺对其进行热处理.探索Nd10Fe74B16合金最佳热处理温度及最佳热处理温度时合金的结构与磁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表征合金的结构,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合金的磁性能.结果表明Nd10Fe74B16合金在快淬速率为40 m/s时形成非晶合金,且淬态时矫顽力高于NdxFe84-xB16(x=4,6,8)合金:Hci=309.94 kA/m.Nd10Fe74B16合金最佳热处理温度为700℃.700℃退火后,Nd2Fe14B和α-Fe相析出且晶粒尺寸均小于40 nm,具有优异的磁性能:Hci=604.6 kA/m,Mr/ Mr=53.6%.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了纳米复相Nd—Fe—B永磁材料的有关理论:提出了纳米复相Nd—Fe—B永磁材料的理论依据,介绍了Nd—Fe—B永磁材料的特点、分类,讨论了交换耦合作用,展望了纳米复相Nd—Fe—B永磁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硼原子-空位复合体的结构和扩散方式,激活能和扩散系数以及产生非平衡偏聚的条件,推测硼原子-空位复合体的结构是由一个置换硼原子和一个空位所组成,空位仅绕着硼原子运动,并且只与近邻原子发生交换,硼原子-空位复位导致硼的非平衡偏聚的模型较好地解释了硼在钢中的扩散机制和偏聚机理。  相似文献   

16.
李明岩  王潇  孙亚明  魏茂彬  于万秋  华中 《松辽学刊》2010,31(2):118-119,122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Fe75Nb8B15Zr2非晶合金,对该非晶合金进行不同温度的等温退火,研究其晶化过程及结构变化.利用示差热分析仪(DTA)确定样品的退火温度,利用X射线衍射(XRD)测试其相结构.结果表明:Fe75Nb8B15Zr2合金在快淬速率为38 m/s时呈完全非晶状态,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α-Fe相逐渐析出,并伴随有硼化物(Fe3B和Fe2B)析出.Fe75Nb8B15Zr2非晶合金的晶化过程:非晶→非晶+α-Fe→α-Fe+Fe3B→α-Fe+Fe3B+Fe2B.  相似文献   

17.
在Na_2O-CaO-B_2O_3-Al_2O_3-H_2O-R体系中(R代表有机胺),应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新型的微孔硼铝酸盐。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其具有新的骨架结构,在结构中硼与氧的配位情况有平面三角形和四面体两种。虽然合成体系中有有机胺参加,但在结构中都不含有机胺,在一定温度下脱除结构中的游离水分子和其它分子后,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质。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Fe81Zr9B10非晶合金,研究该合金在非晶淬态及退火后的结构和磁性能.结果表明,快淬速率为30m/s时,Fe81Zr9B10合金已完全形成非晶.非晶合金经530℃退火,α-Fe晶相从非晶基体中析出;经750℃退火,除α-Fe晶相继续析出外,还有ZrFe2、Fe3Zr化合物析出.随着退火温度(Tα)的升高,α-Fe晶粒尺寸(D)逐渐增大;Fe81Zr9B10合金的比饱和磁化强度(Ms)和矫顽力(Hc)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利用真空感应炉冶炼了不含硼和硼质量分数为16×10-6、26×10-6的3组1Cr17铁素体不锈钢,经锻造退火后,采用化学浸泡法及电化学试验方法(塔菲尔极化曲线法、阳极循环极化曲线法)研究了3种不锈钢在H2SO4介质中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硼含量的增加,1Cr17不锈钢在5%微沸腾硫酸介质中的腐蚀速率显著降低,耐点蚀性能增加,耐晶间腐蚀性能降低;加入微量硼提高了1Cr17铁素体不锈钢在活性溶解区的耐均匀腐蚀能力,使得不锈钢更容易进入钝态,并且提高了不锈钢在钝态时的稳定性.腐蚀的电化学特征与其浸泡腐蚀的结果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HCl介质和90℃加热10min的条件下,罗丹明B(Rhod.B)与四苯硼化钠(NaB(C6H6)4)作用生成的[Rhod.B]^+.[B(C6H6)4]^-离子缔合物能发射强而稳定的荧光,[Rhod.B]+.[B(C6H6)4]被H2O2氧化而发生荧光猝灭,Mo(VI)能催化H2O2氧化[Rhod.B]+.[B(C6H6)4]的反应,导致其荧光剧烈猝灭,且△F与Mo(VI)含量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催化H2O2氧化[Rhod.B]+.[B(C6H6)4]离子缔合物荧光法测定痕量钼的新方法.本法的线性范围为4.00~400(pg/L),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为△F=67.27.+0.3243 CMo(VI)(pg/L),n=6,相关系数r=0.9981,检出限(LD)为0.92pg/L.用于实际样品中痕量Mo(VI)的测定,结果满意.同时探讨了离子缔合物荧光法定痕量钼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