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07,(11):22
人生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吃饭,第一次说话,第一次走路……,当青年男女情投意合走在一起,性生活也自然发生。虽然性和吃饭一样是人类的天性,但第一次总是充满了慌乱和紧  相似文献   

2.
, 《科学大观园》2013,(15):50-51
近年来,单身人群在中国日益壮大。单身现象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更为突出,其中单身女性远远超过男性。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男女不愿意步入婚姻殿堂呢?我们一起来揭开女人不结婚的私心:一、以事业为重其实,每个人都愿意重视这一点,都希望自己的对象能成为栋梁之材,在工作、事业上出人头地,但由于各种  相似文献   

3.
“婚姻不是儿戏”,“婚姻将伴随你的一生”,“至死忠贞不渝”,“你对婚姻有把握吗”……你听到过多少这样的话?肯定很多,特别是在即将结婚或不想结婚时。许多人会毫不犹豫地说,将会同自己中意的男人或女人结婚,焦急地等待说“是的,我愿意”那一刻。  相似文献   

4.
<正>当穿着沙滩裤比基尼的爱侣们在椰林下的躺椅上浓情蜜意时,我已搭上一辆吉普车飞驰在当地窄小的马路上,路过大片彩色房子的村庄,路过有着混血轮廓的美丽姑娘,路过喧嚣的集市,路过一场大宴宾客300人的当地婚礼,路过有着彩窗的天主教堂,也路过带着咖喱味的印度神庙……路边刮起了一阵亚热带风暴的余风,甘蔗叶把车窗刮得"哗哗"  相似文献   

5.
环球 《科学大观园》2014,(20):21-22
<正>占星术在印度民间占有重要位置。大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小到个人生活的细节,印度人都会找占星师来看看星象。找对象时,父母一定要请占星师看看男女两人的星象合不合,如果不合,趁早换人。开公司、建房子、做买卖……几乎事事要占星。除了专门宣传占星术的报刊、广告之外,印度比较大一点的报纸、杂志、网站等媒体上都有占星术专栏。不过,也有印度科学家认为占星术在印度大行其道破坏了印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05,(20):32
现年35岁的尼朗贾恩·巴斯卡 是印度比哈尔邦兰契市人,他从小就 养成了吃蛇的怪癖,到现在为止近 30年时间中,他已吃下了超过4000 条毒蛇,其中包括不同类型的剧毒眼 镜蛇和金环蛇。巴斯卡回忆说,他第 一次吃蛇是在1977年,那时他还是 个7岁的小孩。巴斯卡说:“那是 1977年的一个雨季,我只有7岁大, 当时一条蛇紧紧咬住我不放,在我无 计可施的时候,开始反咬起这条蛇,  相似文献   

7.
猴年岁末,一股结婚潮席卷南京,各大宾馆酒店的婚宴吃紧,一些酒店年终前的喜宴已被抢订一空;婚纱摄影的生意格外"跑火";到婚姻登记处登记结婚的新人人数飙升。据某地婚姻登记处提供的数据,2003年该区约有4000对新人登记结婚;而截止到2004年年底,已登记超过5000对,比2003年同期增加了1000余对。 究竟是什么使南京青年扎堆结婚呢?一位民俗学家告诉记者:按老黄历计算,2005年鸡年"无春",而旧社会迷信有"无春"便是"寡妇年"之说。这种旧俗至今仍未绝迹,且在有些地方还很流行。然而,对这一现象,几乎所有的专家、学者、专业人士都给予了无情的批驳。他们呼吁,应警惕非理性盲从。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12,(19):49-49
很多时候,婚姻是靠双方共同维系的,如果你的婚姻里出现了这些情况你就要当心了,因为这些正是男女无法白头偕老的最直接表现。不少男女以为领了结婚证,就进了"白头偕老"的婚姻保险箱。一旦有了孩子,更认为得到了婚姻的双保险,有一种盲目的爱情安全感。于是,由着性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全然不顾对方的需要和愿望。久而久之,夫妻的关系逐渐由沉默、不满,到埋怨、争吵、反抗、离家出走,以至法庭相见,婚姻的悲剧产生了。有的夫妻考虑到子女,考虑到社会舆论,或者考虑到双方家庭  相似文献   

9.
<正>"我不是说1998年的核试完全失败,而是说它没有如政府宣称的那般成功。"印度著名核科学家桑瑟兰姆此言一出,无疑引爆了一枚"政治原子弹"。12年前,印度拉贾斯坦邦沙漠上响起的"轰天雷声"也因此被再次记起。如果桑瑟兰姆所言属实,这将证实当年西方对印度核试的怀疑——核试  相似文献   

10.
正如果你是一个生活在1000年前的金国公民,你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羊肥了,该卖了,收购羊的商人是宋朝来的大客户,他给你的钱是大观通宝,而你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问题。你去集市买几尺布料给孩子做衣服,你买的布料是临安产的,对了,事实上,整个集市上没有什么像样的东西不是进口的。你付给老板一把大观通宝,老板收下,找给你一把崇宁通宝,你们俩都没有觉得这  相似文献   

11.
在春节前举办的一次奥运安保产品展览会上,记者采访了北京行者集团总裁、国内安全技术领域的青年科学家马昕博士.  相似文献   

12.
<正>人民群众喜欢节庆的气氛,12年的等待太久,印度教徒于是设计了两次大壶节之间的半壶节,每6年在安拉阿巴德和赫尔德瓦尔举行。想象一下上千万人集中在同一个河口的壮观场面吧,这就是最近发生在印度的真实故事。神的城市——这场盛大集会的源头是印度神话。节日起源最早版本的记载,和一场神魔大战有关。印度神话里代表正义一方的提婆(也称为天人)  相似文献   

13.
人们习惯把“婚姻”唤为“城堡”,但很多时候它更似“人的个体”,有时候固若金汤,有时候却脆弱得一阵风也能使它崩塌。这是一个极具人性化的堡垒,如人体般常常要经受各种考验,要战胜大大小小的病毒。那么你知道婚姻中有哪些病毒吗?这些病毒究竟能给婚姻带来多大的伤害?会有致命的危机吗?  相似文献   

14.
1.想当然、给予过于简单的建议 中国有句古语“诲人不倦”,这在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工作中并非总是带来好的结果。一名中年妇女因婚姻的问题来咨询,头四次会谈中,她不断地指责丈夫的不是,给治疗师的印象是这桩婚姻很难维持下去,于是建议该妇女离婚。这位来访者马上实施了治疗师的建议,但过后发现,  相似文献   

15.
为爱而亡的纳西族 20世纪60年代,丽江一个村放映《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电影,就在放这部电影的当天晚上,有六对青年男女在看完电影后相约一起殉情了。虮隋死”是纳西族青年男女在爱情受到了干扰后,双双为了表达坚贞的爱情而约定的一种死亡方式(这种情死有时是一对男女,有时是多对)。他们认为,情死是美丽的并能使他们到达天国的一种方式。他们选择的情死地点,  相似文献   

16.
与动物一样,人类的祖先不会与异性伴侣厮守终生。在漫长的人类社会演化史中,一夫一妻制度也从来不是主流。男人们为了社会的稳定和团结做出了牺牲,彼此约定每人只能拥有一位妻子,但这也不能保证婚姻的纯洁。  相似文献   

17.
印度女性的首饰与吉祥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饰在印度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印度人不仅仅满足于身体的自然美。而且用各种饰物打扮自己,佩金戴银,珠光宝气,无论男女.古今皆然。  相似文献   

18.
据《印度日报》报道,印度科学家宣称已经发现UFO(不明飞行物)环绕在地球周围,但却不被人类肉眼和雷达发现的秘密。那是因为UFO可能采用了一种高级隐形技术。印度国防研究和发展机构的工程师们正在对一个神奇设备进行实验,一旦实验成功,该设备就像“天眼”一般,让UFO无处遁形。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07,(3):50-51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知识经济和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人们凭借自己前所未有的激情和幻想,聚集在水泥丛林中,围坐在爱情的餐桌上,用梦的勺子,品尝着21世纪最初和最后的婚姻晚餐——亚婚姻。空壳婚姻——“丁克、丁克我爱你”把“只做贤妻,不做母亲”,不生孩子的家庭,列入家庭的序列,恐怕许多人会不同意。因为生养孩子并传宗接代,自古以来就是家庭的功能和职责。笔者认识一对夫妇,两人都是高学历,结婚都近十年,可由于在婚前女方曾经有约在先,“不生孩子”,于是也就妇  相似文献   

20.
小生意,创大业日本京都青年长泽三次,高中毕业后在一家纸盒厂工作了一年,便辞职自谋出路。只会做纸盒的他,把眼光放在了极不起眼的小玩意——书套纸盒上。在此之前,他先做了一项有关书套纸盒的市场调查。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纸盒行的老板一致认为,书套纸盒是书籍装订商的业务范围;而书籍装订商却认为,书套纸盒是纸盒行做的。长泽三次认为,既然纸盒商、装订商都对书套纸盒没兴趣,这表明自己没有劲敌参与竞争,他果断地把生意押”在了书套纸盒上。他研究、设计了一套最有效的制作方法:把制作过程进行分解,其中只有1/10的部分需要熟练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