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并非科班出身的北京青年作家王朔,以其独具特色的作品,赢得了不同层次、各种年龄的众多读者的喜爱。然而,在文学评论界,王朔却是一个最引起争议的作家。赞赏者誉其小说是继老舍之后的并有所突破创新的“新京味小说”,毁之者则称其作品为“痞子文学”或  相似文献   

2.
王朔小说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放在社会关系变革、新阶层涌现以及思想文化变迁的“转型”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加以考察,才能清晰地展示作品的时代风貌和特殊意义。意识形态的松动、文化选择的多样为另类的王朔小说打造了生存的空间;而世俗力量的显现和膨胀则使迎合大众的王朔小说声名大震。  相似文献   

3.
王朔是中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他涉猎文学创作、影视创作与文艺批评,在 20 世纪末的文艺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也成为文艺界近年来关注的一个焦点,从而形成一种有趣的“王朔现象”。王朔现象是和一个时代联系在一起的,是我们进入八九十年代的文学叙述无法绕开的主要文学、文化现象。针对王朔及其创作评论界可谓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4.
王朔小说常被人以“痞子文学”一言蔽之。本文力图在深入王朔小说的基础上,通过对其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归类分析,探寻三种人物模式各自意义并整合出一条不同形象间相承和嬗变的轨迹,由此发掘出王朔小说荒诞表面下的严肃意义,即认为痞子形象是社会转型时期既有的人的构想破碎后对新生活模式的一种努力尝试,虽然这种偏激化的尝试注定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5.
王朔小说常被人以"痞子文学”一言蔽之.本文力图在深入王朔小说的基础上,通过对其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归类分析,探寻三种人物模式各自意义并整合出一条不同形象间相承和嬗变的轨迹,由此发掘出王朔小说荒诞表面下的严肃意义,即认为痞子形象是社会转型时期既有的人的构想破碎后对新生活模式的一种努力尝试,虽然这种偏激化的尝试注定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中国当代史诗小说作为20世纪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加以审视,通过具体作品阐述了这一文学现象的基本特征,并以“英雄史诗”“世俗史诗”“现代史诗”概述了它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7.
痞子文学代表人物王朔在世纪之交的再次走红常常被贬斥或轻描淡写为“自我炒作”或“哗众取宠”。但是,如何“争众赢宠”却不仅是西方修辞学关注的中心议题,也是包括王朔批评者在内的话语实践者孜孜以求的目标。王朔看似只有“骂”味的话语实践中其实蕴含了“以反权威之名行利用权威之实”这一修辞策略。王朔高调批判诸权威的同时,却通过投射适当的修辞人格消抹其自身同样具有的权威身份,并通过诉诸“事实”这一国人广泛认同的权威、主动承担“举证责任”、利用权威分裂又互相借重的状态而实际上利用了权威来使自己的话语获得“授权,”最终实现“自我确立”。  相似文献   

8.
《示众》写于1925年三月,收在鲁迅小说集《彷徨》中。它是鲁迅前期小说《呐喊》与《彷徨》中以写场面为主的仅见的一篇。作品通过“首善之区”一条马路上一个犯人示众的场景,刻划了一群小市民的无聊与麻木,以期“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是这样介绍他自己的创作的:“在这里发表了创作的短篇小说的,是鲁迅。从一九一八年五月起,《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陆续的出现了,算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又因那时的认为‘表现  相似文献   

9.
顽主──王朔文化叛逆的视角姚晓雷毫无援色地接受了“痞子文学”作家桂冠依然闲庭信步的王朔,不失时机地把“玩”的宫官僚得免祆卜了油的大鞋一得油平可鉴,并把它她向文坛、的确有个时期,出现在其笔下的主人公,几乎全是些大大小小的顽主们,一例天马行空一例妙语巧言...  相似文献   

10.
王朔作品的语言具有“痞子式”的特点,这可以从他的词语、句子、修辞等的运用中反映出来,其主要做法就是将高尚和庸俗并置,使积极与消极相融。王朔对于意义的解构是以一种俗的方式进行的,它以打破常规的语言运用为依托和表现特征,这使得人们能够很容易地接近他的小说,也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新鲜感和冲击感。  相似文献   

11.
小说《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系美国青年作家塔拉·韦斯特弗的自传体回忆录,一经出版便深受国内外文学学者和文学爱好者的喜爱。综合运用弗兰克的“空间形式”、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以及福柯的“权力空间”等空间叙事理论,从叙事空间构建以及空间叙事含义两个维度对该小说进行系统解读,进而探讨该小说“教育改变命运”的深刻社会主题,拓宽了对该小说的研究维度以及欣赏视角,为空间叙事理论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12.
自从公元一世纪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说了小说为“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那句话以后,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文人一见到小说这两个字,便会首先想到它,以及与它相关联的《论语》里的“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意为这是应该去掉的坏作风)这句话。中国古代视小说为“小道”的这个理论,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至今还没有看到有多少材料能证明,它曾经受过古代西方或印度的文学观念的影响。中国近代的小说理论却不然,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文坛,号称“痞子英雄”的小说作者王朔,曾经以《我是流氓我怕谁》与正统文化公然叫板。2002年7月,王朔又以25万字的妹妹篇《我不风流谁风流》在世人面前亮相。作者试图以“把责任扔到九霄云外”的写作态度,涂抹掉文学的神圣光彩,还作品以生活的本来面目;用“能摸到生活的质感”的语言风格让读者感受北京方言以及平民文化的特色;以“自然界的东西都是有缺陷的”艺术审美,表明白己的创作个性。王朔追求“有缺陷的”艺术来表达现实的生活,妄想获得学者专家们的正眼,也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你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经历过近二十年的文坛纷争和社会关注,王朔及其作品必将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无法抹去的一笔。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王朔的小说创作置于转型时期中国都市文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背景下进行考察。从人生困境与生命意识两方面分析顽主们的生活态度与行为方式,提示王朔小说在文学反映生活、探索生命本质两个层面上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文学/小说的音乐化?关于文学/小说音乐化或音乐性现象,能否在定义与类型学的阐释上进行理论规范,从而避免“印象主义”的随意研究,赋予这一现象以更深广的历史意义?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先给出小说音乐化的定义,继而为音乐文学媒介间性形式与音乐化文学/小说定位,最后做出类型学实践,区分出文学/小说中的显性音乐主题化形式与隐性效仿音乐形式,以及通过联想引用的声乐唤起形式。  相似文献   

16.
潘洁敏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1):135-138
从日本人的“ラち”、“そと”意识角度出发,通过对川端康成、志贺直哉的几部小说进行分析统计,探讨日语在描写过去的事件中,插入“内时态‘る’形”的条件和原因。分析发现当作者为了使作品更生动,或是作者与作品中人物产生“同感”时,或是表达作者的主观思想、评论时,往往发生时态的转换。  相似文献   

17.
十七年文学由于自身所处的历史时期的独特性,作家既要保证与政治上相协调的文学形式,又要坚持文学对世俗性、真实性的关注,基于此,其中很多的地方出现或显或暗的“冲突”。十七年的作品,以独特的地位,列下“社会主义文学体系”,以几部红色经典的成果,成为那一段历史走过的印迹。在独特的时期之下,如何将个人的激情融入历史的进程,如何在保证革命性叙述的同时,反映一些更真实的、甚至“落后”的现象,如何思考和表现种种不能化解、不能言说的“冲突”,既是对作家的考验,更是留给一个时代的问卷。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个优秀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个语言艺术家。鲁迅也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他的小说不仅因“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深深地激动了读者,而且由于小说语言的精采为人们所喜爱。大家知道,“五四”时期的所谓自话与文言之争,是文学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鲁迅特别厌恶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文言文的封建复古主义者,说他们“明明是现代人,吸着现在的空气,却偏要勒派朽腐的名教,僵死的语言,侮蔑尽现在,这都是‘现在的屠  相似文献   

19.
通过细读小说《动物凶猛》,呈现出隐藏在王朔童年记忆中的某种伤心和困惑:在一个由“文革”开创的孩子们的“自由世界”里,生命的河流会遵循怎样的行程。这既为我们如何阐释王朔的写作提供了某种启示,也使得我们采取更复杂的态度面对“自由”。  相似文献   

20.
路遥同志的中篇小说《人生》发表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对小说的主人公高加林,就持有截然不同的意见,有的说他是“一个孤独的奋斗者形象”;有的说他是“一个崭新的青年农民形象”;还有的说他是“农村中鲜有的另一种类型的形象”,“小说是力图把高加林这类人作为未来的新人去呼唤的”,等等。高加林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形象,便成了人们关注、探讨的议题。我认为,无论把高加林看作“农村新人”,还是看作“孤独的奋斗者”,都在一定程度上离开了作品的客观实际。小说一开篇,引用了柳青关于人生道路上的“要紧处”和“岔道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