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法学中的因果关系是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辨明有无因果关系,必须进行具体的分析。因果关系应有偶然和必然之分。偶然因果关系和必然因果关系一样,都是通过主观要件来确定负责或免责。未遂犯和形式犯罪,不存在因果性。在不作为中,可能有因果性或无因果性,要具体分析才能确定。  相似文献   

2.
赵娜  佴澎 《科技信息》2008,(12):197-198
我国目前对于民事责任中因果关系的研究仍非常滞后,尚未形成任何定型的因果关系认定理论,不能适应现实司法审判实践的需要,秉承现代民法精神的各国侵权行为法无不承认因果关系是使人对某种损害结果或不法事态承担民事责任的必备条件,因而如何正确确定因果关系也因此而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首先阐明了因果关系的概念,进而论述如何对因果关系进行认定,最后,对于因果关系的证明要求,作出了相关介绍。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侵权案件大量增多、侵权行为日益复杂,侵权因果关系理论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英美法系采取"两分法"的方法将因果关系分成"事实上的因果关系"和"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两个步骤:首先,确定事实上的因果关系是否存在,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是造成受害人损害的事实上的原因;其次,在确定了行为人的行为确实造成了受害人损害的前提下,进而判断该损害是否属于法律上应当承担责任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休谟认为因果关系的观念必然是从对象间的某种关系得来的,这些对象总是在空间上接近的,时间上原因先于结果,而且这两种关系总是恒常存在的。这3个条件是原因和结果的必然条件。通过分析空间、时间观念的性质,可以看出时空关系在休谟整个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时空关系只具有相对的性质,不具有必然的性质;以空间和时间观念为前提的因果关系也只具有相对的有效性,不具有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刑法中因果关系理论的功能,学界看法并不统一,因果关系错误是指经过与行为人认识的因果进程不同的因果经过而发生了预期的犯罪性结果的情形。本文拟结合刑法中因果关系错误的学说纷争、类型进行探讨,以使对因果关系错误处理方式和结果与我国的刑法理论和实践相一致。即在构成要件的基础上相当因果关系的范围内处理因果关系错误的构成要件性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6.
转炉炼钢静态控制是动态控制的基础,准确的静态控制对于改善动态控制质量、提高终点命中率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案例推理方法建立了转炉炼钢静态控制模型,计算了吹氧量和冷却剂加入量;并将因果关系分析用于案例属性的确定,增强了属性选择的有效性,降低了模型计算的复杂度.对一座150t转炉的实际生产数据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因果关系分析能够有效地确定案例属性,基于案例推理的转炉炼钢静态控制模型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因果关系"即"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因果复句"是"用来表达因果关系的复句,是客观因果关系在语言中的一种主观表现形式"。汉语因果复句的研究成果可以概括为"三点、两面、一线"六个字,其不足主要体现为"四重四轻"。  相似文献   

8.
于斌 《潍坊学院学报》2005,5(3):42-43,104
由于医疗过程的复杂性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在认定医疗损害的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时更会遇到很多的困难.笔者认为,在探究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因果关系的过程中,应按照二分法的一般规则,在步骤上,分二步走.首先,考察事实因果关系,其次,考察法律因果关系.特殊情况下运用相当因果关系及盖然性加以认定.其中,占据最重要地位的是盖然性因果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9.
在刑法上因果关系的客观性问题上长期以来存在着不同观点的争鸣,但是,应该肯定的是哲学因果关系的研究乃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刑法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多因一果情况下行为的定性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如果被害人为特殊体质,经行为人对其实施轻微暴力,甚至是语言上的刺激,即诱发原有病症导致死亡后果的发生,那么应该定性为故意伤害(致死)、过失致人死亡,还是认定为意外事件,在司法实践中,甚至同一法院不同办案人员对案情基本相同的此类案件也存在不同的处理.在被害人特殊体质情况下,行为人的行为作为诱因之一与被害人的死亡后果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但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并不必然引发刑事责任的承担,还必须结合行为人的主观方面、主体等要素,依据相关罪名的犯罪构成对案件定性.  相似文献   

11.
由于传统的组分分离-测试方法效率低并难以发现组分间的协同关系,逐步回归等传统统计分析方法又不可靠.用因果关系发现算法发现了关键化学组分,针对组效关系数据多为高维小样本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关系发现算法,并用此算法成功辨识出一种中药材川芎的关键组分,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从政企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项目的角度出发,首先运用文献分析和组内访谈设计了契约治理、关系治理和再谈判测量量表,其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揭示了政府和私营企业之间的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之间的作用路径以及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对PPP项目再谈判的影响,最终形成了由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共同构成的再谈判治理机制。根据讨论结果,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对PPP项目再谈判有正向作用,并且关系治理对再谈判的作用更为显著;契约治理对关系治理中的合作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关系治理对契约治理的影响呈现出多元化的作用关系,信任与合作对契约治理为正向作用,而关系维护对合同完备性和适应性为抑制作用。契约的天然不完备性,政府和私营企业对合作关系管理不科学是造成大量PPP项目再谈判失败的主要潜在因素,明晰潜在因素间的作用关系是实现PPP项目再谈判有效治理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把握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内在规律是制定合理经济发展政策的基础和依据.笔者以山东省为例,运用 ADF 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借助 Eviews5.0软件,分析了山东省1978-2010年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间的耦合关系.研究发现:1)山东省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结构演化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2)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结构演化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三次产业变动是经济增长的 Granger 原因.  相似文献   

14.
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与互谱分析方法研究了自1860年至1988年全球CO2排放量与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变化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证实了在这段人类用仪器记录最长的历史阶段中,CO2排放量与平均地表气温均有显著增加;且有证据表明CO2排放量的增加导致地表气温增加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我国列车运行晚点较严重的问题,提出一种扩展的模糊Petri网(extended fuuzy Petri net,EFPN),并以对列车正点运行有重大影响的主要因素为基础,模拟给出其因果关系,建立了基于EFPN的列车运行致因的分析模型,利用EFPN推理算法分析计算模型中某个致因因素导致列车运行晚点的真实度,真实度最高的致因因素则是导致列车运行晚点的最主要因素.实例分析表明,EFPN模型能够体现各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定量分析可得到导致列车运行晚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为数据资料来源,借助计量经济学中相关系数、标准差等分析方法,以格兰杰因果检测为主要分析手段,对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问存在显著因果关系,高经济增长必然会引起通货膨胀,且两者之间的时滞大约为一年。但是,通货膨胀与失业、经济增长与失业之间则不具有类似关系。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一类分类方法的多类分类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一种非线性数据处理新方法的核心概念基础上,研究了基于一类分类方法的多类分类基本原理,提出了应用于多类分类的可信度函数,使聚类与分类的结果更具有可信度.最后,以某企业对供应商关系的调查数据为例,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企业商业关系网络分析中.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本阐述了物理学中因果性和因果反常的涵数,指出在闭合系里快子的存在可以和相对论因果性要求一致,但是适合作信号的快子实验的可能性必须被排除。  相似文献   

19.
使用并行工程技术可以收缩项目的开发周期,但同时也往往使项目管理变得更困难.然而,并行技术的应用与项目可管性之间的关系目前还没有被很清楚地认识.用并行程度和并行关系屈曲度作为动态并行工程技术应用程度的二个测量,使用流程工作序列加速标准差来度量项目的可管性.用单阶段项目开发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别对线性和非线性并行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当并行关系为线性时,开发项目会比非线性关系更容易管理;与此同时,当并行关系由线性变为非线性时,动态并行技术与可管性的关系将会变得难以预期.这个结果提高了对动态并行技术与开发项目可管性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