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定制因子的产品族规划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定制因子概念来表达产品族模型中与客户的定制需求紧密相关的可变产品属性.基于定制因子的产品族规划过程如下1以客户需求的工程指标分析为基础,划分客户群;2根据产品(或单元)属性与客户定制需求相关程度(即定制指标)的高低识别候选定制因子;3改变候选定制因子的值,使产品的性能分别满足不同客户群的工程需求向量,同时通过对候选定制因子变化的控制考虑整个产品族的模块化和标准化;4根据候选定制因子在约束和目标满足过程中的表现,确定产品族的定制因子及其变化范围,确定产品族的核心公共参数及其最优值.对二甲醚发动机的实例研究表明,所提出的产品族规划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产品族设计框架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分析了典型产品的开发过程,以及产品族设计与单一产品设计的主要区别,提出一种适合于大批量定制生产模式的产品族设计框架,并对其中的顾客需求空间、功能原理空间和结构空间进行了形式化描述.采用聚类分析、结构树、功能技术矩阵和产品功能矩阵等分析方法,对相应的关键技术,如顾客需求的表示与聚类、产品族功能空间的表示及其与顾客需求空间的映射、结构空间的表示及其与功能空间的映射等进行了深入研究.该框架为实现产品族设计中的产品族市场定位、提高零部件可重用性和产品族平台规划提供了系统的分析方法,为企业实施产品族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结合实例对提出的相关方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在可适应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面向族的机床结构可适应动态设计方法.以产品族中系列产品的拓展设计作为可适应动态设计的分析和研究对象,建立了机床结构可适应动态设计过程模型.基于广义模块化设计方法建立了产品平台规划与设计模型.以结构相似度和性能提高作为评价适应性指标,建立了机床结构可适应性定量评价模型.以YH60系列数控弧齿铣齿机族设计与开发应用实例,对上述方法及实施过程进行了具体说明.研究和应用结果表明,通过对YH603和YH605机床有限元分析和实物样机的试验测试,整机性能提高了126.8%.  相似文献   

4.
面向个性化定制的产品族开发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艳琼 《科技信息》2010,(13):157-158
本文针对个性化定制生产中的快速变型设计要求,阐述了产品族、产品平台的基本概念以及产品族开发的基本流程,并研究了产品族开发中的关键技术:客户需求聚类技术、质量功能配置(QFD)技术以及产品平台开发技术。  相似文献   

5.
对山地农业作业机进行了产品族规划,通过基于目的手段关系的功能分解划分了产品族的核心模块和外围模块,并确定了产品族的结构总体布置方案,为具体作业机的模块化设计奠定了基础.基于功能分解确定了联合收割机的模块划分,通过模块的组合实现了功能相同但性能不同的联合收割机设计.本研究为实现大规模定制下的多功能农业作业机的开发奠定了基...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汽车产品平台及产品族性能优化效果并提高开发效率,提出了一种融合共享变量决策和多学科设计优化的产品族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厘清了产品族设计优化的基本概念;然后,建立了产品族优化问题的数学描述和MDO模型;接下来,提出了改进的产品族设计流程;最后,针对某高性能纯电动乘用车产品平台的底盘产品族优化问题,示例了所提出优化方法和设计流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经过协同优化的产品族能有效处理多产品多目标间的协调问题,相较于非平台化开发,在保证关键性能的前提下能够最大程度提高车型零部件通用化率,充分发挥产品平台化开发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产品族设计是大批量定制设计的关键和核心。分析了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在产品族设计中的应用。按照公理设计理论将产品开发过程划分为需求、功能和结构三个状态空间,依次讨论了聚类分析方法在区分顾客共性需求与个性需求、识别平台元素与非平台元素、划分核心模块与个性模块方面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大规模定制下的汽车底盘产品族结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面向大规模定制的设计实施方法 ,阐述了产品族规划流程、产品族结构树中各级 PFSC之间及其与产品间的组合关系。针对客车底盘产品实例 ,进行了面向大规模定制的客户需求研究 ,构造了底盘产品的客户需求层次分析模型 ,并给出面向大规模定制的底盘产品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9.
基于进化的产品平台参数规划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基于可变参数的产品平台,用遗传算法对产品平台参数进行规划,满足各种客户需求.该规划方法无需事先人为指定,而是在满足多样化客户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产品族中设计变量的共性,从而确定最好的产品平台的公共参数及其最优值,以及个性参数及其变化范围.并以一个电动机例子验证了该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朱志华 《科技信息》2007,(21):85-86
在分析开发平台层次结构的基础上,针对开发平台应用层的无线通讯功能,选取了蓝牙基带IP(Intellectual Property)核作为开发平台的应用例;分析蓝牙基带功能,提出可裁减的蓝牙基带模块划分方法,保证了嵌入式系统研发的低复杂性和正确性。最后详细阐述了蓝牙基带的核心——数据处理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建立向大规模客户化定制的产品设计流程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与一种单独产品的策略相比,采用基于平台的产品开发战略达到大规模客户化定制生产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文章探讨了基于平台策略的产品开发流程模型,将基于平台策略的产品开发分为原形产品开发设计、产品平台开发设计和产品族开发设计3个阶段,基于平台策略的产品开发流程模型的建立旨在缩短系列产品的开发时间,同时完成一组产品的设计,而不是完成一个产品的设计,从而达到快速响应市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提出基于知识的复杂机械产品智能设计方法,采用产品族实例树实现了复杂机械产品的知识建模,利用实例推理的方法实现了以往成功设计实例的知识重用.运用数据库技术和ActiveX技术,建立机械产品智能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并采用Visual Basic.NET作为开发工具,实现起重机智能设计平台软件的开发.应用实例表明所述方法是合理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产品数据管理中的产品结构树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品数据管理 (PDM)技术由于具有帮助企业管理与控制企业数据并缩短产品上市时间的强大功能而受到国外大中型制造企业的广泛重视和应用。针对传统的线形模式组织数据 ,提出以产品结构为核心的产品结构树方法组织数据以及实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地实现快速、有效的产品配置,通过建立需求评价模型、关系映射和可拓关联规则来实现配置过程,提出了基于需求评价模型的产品族可拓配置方法。通过确定客户的需求指标建立基于需求指标的评价模型,并根据评价模型中各个指标与产品族实例的特征指标建立映射关系,由关联规则确定评价模型与实例之间的相似度,提取最具相似度的产品族实例。根据具体相似情况展开实例推理,将实例修改成为满足配置要求的产品。该方法通过减速机配置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5.
产品配置到产品结构的转化算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产品配置到产品结构的转化是为了实现以产品配置为管理手段的产品数据管理软件与以产品结构为核心的制造资源计划软件的集成。从产品配置、产品结构和版本等3个方面介绍了产品配置和产品结构的联系与区别 ,从产品结构中的具体对象出发详细分析了转化中存在的难点 ,利用两重递归实现了查询子对象状态、对产品配置对象进行转化两个子算法。结合使用这两个子算法能够有效地实现产品配置向产品结构的转化。该算法在某 CIMS项目的 PDM分系统与 MIS分系统的接口开发中得到了验证。由于配置、结构和版本的普遍性 ,该算法可以在工程数据库中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manage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current engineering (CE). The integration platform is a useful tool for effectively supporting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actical requirements for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management for CE, a CORBA-based integration platform of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management (IP-PDPM) is designed and developed. The design principles for IP-PDPM are described.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functions of the platform are given, the key technologi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P-PDPM are presented, th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mechanism and its implementation techniques are also detailed. Foundation item: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863 High-Tech Project (863-511-930-012) Biography: Zhao Jin-min (1963-), female, Ph.D. candidate, research direction: concurrent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17.
In order to intensify market competition,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must improve their product innovation capability.It is difficult to integrate the system modeling,simulation and collaborative process management in complex product development.A collaborative platform for complex product development based on multi-domain unifie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The architecture of the platform is firstly stated.The idea and realization of three key technologies,i.e.multi-domain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for complex product,knowledge management for product design and simulation,multi-domain collaborative mechanism,are emphasized.Finally,an industry case is given.The demonstration of the system shows that integration architecture is the effective infrastructure for multi-domain collaborative product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