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浅议影响中国传统园林创作的几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中国人古代的自然观、设计观、哲学观与中国传统园林创作手法的关系,指出我们应重新认识传统园林的重要性,继承并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新园林。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园林与西方传统园林的对比分析,探索中西方传统园林的异同之处,希望能对当代城市园林设计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研究中国与西方的造园艺术和造园风格基础上,归纳出东西方园林的差异性和共通性,从古典园林到现代园林的过度中,分析、比较中西方园林造园艺术的特点,为当今的园林造景艺术的发展和为人类创造更和谐的生活环境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传统园林进行了界定,进而对山、水、植物和建筑等造园要素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在对叠山、理水、植物配置及建筑经营的分析过程中,突出了中国传统园林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山水为主,建筑是从;诗画情趣和意境蕴涵等特征.归纳出自然美、艺术美和情景美交融等造园艺术境界.这对于现代城市规划具有较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自然式山水园林艺术,为我们民族所特有的优秀建筑文化传统,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造园理论和创作实践经验。现代园林与古典园林之间有着一脉相承的许多共性,也有着许多的不同。在寻求中国园林文化现代形态过程中,我们应很好地继承本土优秀文化传统,积极挖掘古典园林艺术中契合现代园林精神的“基因”,从中提炼精华,并引入到现代园林理论构建之中,为形成具有中国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新园林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国园林最根本、最核心的是意境美,造园格调是最终追求。从园林意境的概念、历史、创作手法及表达方式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园林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7.
分析内容丰富却较为零散的传统园林种植设计,从配置原则和种植设计2方面对“情景交融”的造景理法进行研究探讨.认为植物造景是营造园林自然空间的重要手段,反映了中国古人的自然观和社会文化观.为继承和发扬传统园林艺术精粹,探索当代园林发展方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沈萌  倪樊荣 《科技信息》2010,(17):J0194-J0195
面对中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状以及中国园林发展中用水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节水型园林发展现状的分析,探讨中国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从灌溉、城市园林用水体系、植物种类选择、配置方式、水资源利用率、化学调控、管理、中水利用及雨水收集等方面的改革,努力推进节水型园林的建设,使之成为新型园林的主要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张静 《科技资讯》2010,(12):109-110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推崇"天人合一"的思想。因此,秉承"师法自然"的基本原则,造就了"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造园特点。试图亲近自然,开发自然,再现自然山水之美,从而使中国园林饱含人文精神的意境。以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为研究背景,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价值和艺术特色。以利于后人更好的继承传统,汲取古典园林精髓,创造出新一代的园林。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了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发展过程和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论述了近二十年来,landscape architecture理论对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指出该理论使中国园林在观念、内涵和设计理念等方面发生重大转变,也引起人们对中国传统园林的深刻反思和对中国现代园林未来的展望,这将有助于中国园林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重新定位,有助于中国园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凝聚着深邃的文化基因,其源起、发展、成熟无不与中国文化密切联系,从传统山水文化、哲学思想、文学经典到人文精神都可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找到它们的烙印,这为中国古典园林赏析提供了独特的角度,同时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园林建筑的美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园林建筑的布局美、虚无之美、韵律美、造型美、意境美、文化美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园林建筑内在的文化底蕴及美学价值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出些想法,希望人们能充分认识到中国园林建筑艺术具有的不可估量的价值,使人们能更加重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并保护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3.
秦汉园林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园林在中国园林文化中具有开拓之功.其主要特征为:自然山水与人工山水结合,山、水、建筑三位一体景观要素的形成,园林情趣多元化.它奠定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格局与基调,催生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绪,山水怡情成为文人永远的向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园林匾额与楹联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我国古典园林中匾额与楹联的分类,并以苏州园林为例,详细论述了匾额与楹联在我国古典园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人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一支,从形成过程到园林自身,都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和艺术魅力。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其园林景观的营建,以诗情画意为审美原则,体现了中国文人园林对意境的强烈追求,以及园林对文人思想的反映。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几例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皇家园林、城市环境绿地、城市公园及风景区景点建筑的分析,论述了园林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朱青晓 《河南科学》2004,22(1):139-142
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古典园林中的一只奇葩,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所蕴藏的生态伦理理念,继而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生态伦理理念的哲学渊源,旨在为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景观建设提供文化及哲学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南浔近代私家园林空间特征的研究,挖掘其空间布局背后造园逻辑和营造手法,以利于造园艺术的传承和创新。方法 运用空间句法量化分析的手段,优化分析方法,对南浔近代私家园林展开空间特征方面的研究。结果 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和颖园具有以下空间特征:在平面布局上均采用了水面为中心的布局形式;在空间渗透性方面,小莲庄的空间渗透性最强,嘉业堂藏书楼居中,颖园最弱;在空间序列营造方面,3园均具有由“起景、发展、高潮、结尾”组成的完整空间序列;在可达性方面,颖园可达性最佳,嘉业堂藏书楼居中,小莲庄居后。结论 南浔近代私家园林在空间营造上,极大程度传承了中国传统园林的开合对比、步移景异、抑扬顿挫等造园风格特征,又恰到好处地吸纳了西方园林开放式、中轴对称式等特征,两者浑然一体。造园的3点启示:① 将空间限定要素巧妙合理地组合排列,再结合回环曲折的小径,可达到步移景异的空间效果;② 适当增加可行层中面积较大的转折过渡空间,可以增强通行空间之间的渗透关系;而连接各节点之间的园路空间尽可能曲折狭长,以达到增强景深、以小见大的空间效果;③ 通过空间句法验证设计作品中空间序列的丰富程度,可以起到指导设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理水是中西古典园林建造的重要因素之一。中西古典园林中对水体的运用由于文化传统、哲学美学上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在水体形态、水体性格、水的地位作用等方面都体现出巨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