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技纵横捭阖”栏目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关增建教授主持,为评论体文章。欢迎读者就国内外重大科技事件、科技人物、科技话题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和观点。每篇文章约2200字,要求行文深入浅出、言简意赅、逻辑清晰、有理有据、观点鲜明、切中要害,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2.
"科技纵横捭阖"栏目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关增建教授主持,为评论体文章。欢迎读者就国内外重大科技事件、科技人物、科技话题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和观点。每篇文章约2200字,要求行文深入浅出、言简意赅、逻辑清晰、有理有据、观点鲜明、切中要害,  相似文献   

3.
《科技导报(北京)》2010,(5):100-100
“科技纵横捭闺”栏目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关增建教授主持,为评论体文章。欢迎读者就国内外重大科技事件、科技人物、科技话题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和观点。每篇文章约2200字,要求行文深入浅出、言简意赅、逻辑清晰、有理有据、观点鲜明、  相似文献   

4.
科技翻译评论礼貌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评论是导向性文章,研究翻译评论中的礼貌因素对于评论水平的提高和对以后的翻译评论的撰写有较大帮助.根据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结合<中国科技翻译>2000年至2004年的50篇科技翻译评论,从语用角度对科技翻译评论中礼貌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可以探寻出诸如缩短社会距离、减弱不利信息、模糊表意及突出读者利益等礼貌策略的使用规律.  相似文献   

5.
“书评”栏目由《中华读书报》“书评周刊”主编王洪波先生主持,发表图书评论文章,被评论的图书以高级科普、学术专著及科学文化图书为主,兼顾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技哲学、科学人文、科学家传记、经典科学著作、科学通俗读物、科学道德等内容的图书。欢迎投稿,择优刊登。  相似文献   

6.
《科技导报(北京)》2009,(23):110-110
“书评”栏目由《中华读书报》“书评周刊”主编王洪波先生主持。发表图书评论文章,被评论的图书以高级科普、学术专著及科学文化图书为主,兼顾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技哲学、科学人文、科学家传记、经典科学著作、科学通俗读物、科学道德等内容的图书。欢迎投稿,择优刊登。  相似文献   

7.
“书评”栏目由《中华读书报》“书评周刊”主编王洪波先生主持,发表图书评论文章。被评论的图书以高级科普、学术专著及科学文化图书为主,兼顾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技哲学、科学人文、科学家传记、经典科学著作、科学通俗读物、科学道德等内容的图书。  相似文献   

8.
<正>卷首语自2004年第8期起,《科技导报》每期邀请1位院士撰写1篇寄语性文章。"卷首语"栏目诚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就重大科技现象或事件、学科发展趋势、科学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等,撰文发表评论、见解或意见。全文约2200字,同时提供作者学术简历、工作照、签名电子文档、电子信箱。封面文章《科技导报》每期遴选1篇优秀研究论文作为封面文章,期  相似文献   

9.
<正>卷首语自2004年第8期起,《科技导报》每期邀请1位院士撰写1篇寄语性文章。"卷首语"栏目诚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就重大科技现象或事件、学科发展趋势、科学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等,撰文发表评论、见解或意见全文约2200字,同时提供作者学术简历、工作照、签名电子文档、电子信箱封面文章《科技导报》每期遴选1篇优秀研究论文作为封面文章,期  相似文献   

10.
张小鸋 《甘肃科技》2011,27(20):1-4
外媒对中国相关政策的评论,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以中国科技发展为目标,通过新闻媒体、期刊的官方网站上检索、编译2008-2010年国外媒体的评论,归纳分析中国科技在创新水平、人才引进、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的进步以及原因,并总结提出,中国科技发展存在的6个问题,以期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翟颖 《太原科技》2006,(5):83-84,86
从科技文章的三个独特之处出发,就科技文章的词语和句子结构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用大量的句子加以实证.力图更加详尽地了解科技文章,更好地对科技文章进行翻译,以准确传播科技的最新发展和动向。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国外农村科技服务的4类典型模式的主要形式和特点,并进行了简要评论,通过对发达国家农村科技服务模式的分析,归纳出若干可供借鉴的先进经验和工作启示。  相似文献   

13.
科学素养培养是大学生培养的重要方面,大学生应该具备运用科学的思维来阅读、思考、谈论或者描述科学的能力。本研采用在课程中布置科技新闻读后感作业的形式,然后对读后感进行定性分析,发现学生倾向与将文章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大学生阅读科技文章并且发表评论可以较好的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4.
正卷首语自2004年第8期起,《科技导报》每期邀请1位院士撰写1篇寄语性文章。"卷首语"栏目诚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就重大科技现象或事件、学科发展趋势、科学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等,撰文发表评论、见解或意见。全文约2200字,同时提供作者学术简历、工作照、签名电子文档、电子信箱。封面文章《科技导报》每期遴选1篇优秀研究论文作为封面文章,期刊封面将采用与该论文报道的研究结果相关的图片,并在"封  相似文献   

15.
“书评”栏目由《中华读书报圹书评周刊”主编王洪波先生主持.发表图书评论文章.被评论的图书以高级科普、学术专著及科学文化图书为主,兼顾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技哲学、科学人文、科学家传记、经典科学著作、科学通俗读物、科学道德等内容的图书。欢迎投稿,择优刊登。每篇书评以2100字左右为宜,需配书影,并含书名、作者、出版单位、出版年份、定价等信息。栏目责任编辑:陈广仁;  相似文献   

16.
书评栏目发表图书评论文章,被评论的图书以高级科普、学术专著及科学文化图书为主,兼顾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技哲学、科学人文、科学家传记、经典科学著作、科学通俗读物、科学道德等内容。欢迎投稿,择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自2004年第8期起,《科技导报》每期邀请1位院士撰写1篇寄语性文章。"卷首语"栏目诚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就重大科技现象或事件、学科发展趋势、科学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等,撰文发表评论、见解或意见。全文约2200字,同时提供作者学术简历、工作照、签名电子文档、电子信箱。封面文章《科技导报》每期遴选1篇优秀研究论文作为封面文章,期刊封面将采用与该论文报道的研究结果相关的图片,并在"封  相似文献   

18.
正卷首语自2004年第8期起,《科技导报》每期邀请1位院士撰写1篇寄语性文章。"卷首语"栏目诚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就重大科技现象或事件、学科发展趋势、科学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等,撰文发表评论、见解或意见。全文约2200字,同时提供作者学术简历、工作照、签名电子文档、电子信箱。封面文章《科技导报》每期遴选1篇优秀研究论文作为封面文章,期刊封面将采用与该论文报道的研究结果相关的图片,并在"封  相似文献   

19.
正卷首语自2004年第8期起,《科技导报》每期邀请1位院士撰写1篇寄语性文章。"卷首语"栏目诚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就重大科技现象或事件、学科发展趋势、科学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等,撰文发表评论、见解或意见。全文约2200字,同时提供作者学术简历、工作照、签名电子文档、电子信箱。封面文章《科技导报》每期遴选1篇优秀研究论文作为封面文章,期刊封面将采用与该论文报道的研究结果相关的图片,  相似文献   

20.
正卷首语自2004年第8期起,《科技导报》每期邀请1位院士撰写1篇寄语性文章。"卷首语"栏目诚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就重大科技现象或事件、学科发展趋势、科学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等,撰文发表评论、见解或意见。全文约2200字,同时提供作者学术简历、工作照、签名电子文档、电子信箱。封面文章《科技导报》每期遴选1篇优秀研究论文作为封面文章,期刊封面将采用与该论文报道的研究结果相关的图片,并在"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