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GIS技术支持下的招远市农村居民点居住适宜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山东省招远市为例,选取678个行政村中的881个评价单元,采用专家集成法确定了lO个影响因子,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为农村居民点居住适宜性现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推求出各评价因子权重.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及相对值法对农村居民点的居住适宜性分别进行单指标分析和综合评价,将居住适宜性分为四个等级,其中有77个行政村的居住适宜性极差.最后,采用人均居民点用地标准测算法计算14乡镇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结果表明,整理潜力很大,总计1403.67公顷.本文探讨了农村居民点的居住适宜性,并进行了整理潜力分析,为招远市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土地生态敏感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基于土地生态环境“先保护后开发”的理念, 提出以生态敏感性、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作为建设用地适宜性的主要影响要素, 选取14 个指标构建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 其评价体系包括基本因素层、派生因素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 并引入模糊隶属度函数改进模型算法, 形成综合评价法、模糊评判法和RS/GIS 相结合的区域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结果分等级显示土地生态敏感程度和建设用地适宜性程度的空间分布, 根据土地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 划定区域建设用地的生态安全格局。在方法研究的基础上, 以长沙市湘江新区为例, 基于2010 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 定量评价该区域土地生态敏感性和建设用地适宜性, 根据评价结果得到保障土地生态安全的建设用地格局。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该区域土地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状况, 对于适用“两型”社会建设的土地利用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选取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中心城区为研究区,采用GIS空间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构建了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城镇低效用地多准则识别体系,探究了研究区低效用地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五大功能区城镇低效用地综合比例为15.83%,各功能区低效用地比例不同.商业功能区和工业功能区低效用地占比较少,行政办公功能区、教育功能区和居住功能区低效用地占比均在25%以上,集约化水平较低.(2)空间分布上各功能区低效用地均呈“西南—东北”走向,以及“大集聚,小分散”的集聚形态特征.其中,低效用地集聚在西南方向的玉泉区,主要为居住功能区低效用地;赛罕区形成居住功能区和教育功能区两个低效用地较为集中区;新城区低效用地等级较低且分散,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我国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城镇规划布局的基础,为城镇用地提供参考和依据.评价过程中,评价因子的选择、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权重的设定最为关键,是各类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根本差别.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对土地质量的要求主要是地形和地质条件.我国近年大量开展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呈现以下特点:评价尺度以县市为主,并呈变小趋势;研究重点由平原转向山地,更加注重生态;新的评价模型、分析方法、研究视角不断出现,多因素综合叠加模型得到最广泛应用;评价因子的选取和权重的确定多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GIS广泛用于评价中,提高了评价的效率和精度.总之,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研究越来越成熟,理论和方法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常州市绿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城市绿地适宜性评价是科学规划城市绿地系统的前提。以常州市绿地系统规划为对象,在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根据主导性、稳定性、独立性和代表性原则选择城市绿地适宜性评价的影响因子,采用特尔菲法给定影响因子的权重,建立GIS系统管理下的各图层(影响因子)空间属性信息数据库,利用ArcGIS9.2空间分析功能,对常州市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用地进行定性定量评价,揭示常州市绿地布局的适宜性与限制性,以此确定常州绿地系统的布局空间和发展方向。结果表明,利用GIS对城市绿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合理有效,实用性强,可丰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探讨工业园区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和要求,构建了一套工业园区用地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递阶模糊数学模型,以重庆市主城10个特色工业园区为例,对其用地的适宜性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7.
针对城乡一体化视角下县域全域范围内土地多用途的复杂性,构建了基于GIS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模型,并以嘉禾县城乡一体化规划为例,从城乡空间一体化和生态安全格局出发,评价出嘉禾县县域最适宜的城镇建设发展用地、生态林业用地、生态农业用地、农林复合用地和农城复合用地,评价结果为嘉禾县城乡一体化用地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城乡一体化视角下县域全域范围内土地多用途的复杂性,构建了基于GIS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模型,并以嘉禾县城乡一体化规划为例,从城乡空间一体化和生态安全格局出发,评价出嘉禾县县域最适宜的城镇建设发展用地、生态林业用地、生态农业用地、农林复合用地和农城复合用地,评价结果为嘉禾县城乡一体化用地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2014年为评价时点,南京市中心城区城镇用地规模边界内的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因素评价法对居住、商业等641个功能区进行集约利用状况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ESDA方法研究不同功能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的空间自相关性.结果表明:南京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表现出以集约利用类型为主,其次为中度利用的特点,居住功能区土地利用集约水平最高,工业功能区土地利用集约水平最低;中心城区主城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高于仙林、东山和江北副城,总体呈现出由核心区向城市外围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居住、商业、工业、教育功能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均具有空间正相关性与空间集聚性,居住功能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的空间相关性较商业、工业、教育功能区更加明显;城市中心多呈高值聚类,应采取结构调整型挖潜方式,通过旧城改造和立体化开发优化土地结构布局,城市边缘呈现低值聚类和少数异常值聚类,应采取内涵管理型挖潜方式,通过加大投入和规划管理提高土地利用强度,提高南京市城市建设用地节地效益.  相似文献   

10.
宋博文  张维 《科技信息》2013,(15):422-423
本文综合考虑地形、地质灾害和土地用地类型等影响建设用地适宜性的指标,构建了多因子加权评价模型,利用GIS技术集成DEM、遥感影像等多源数据实现了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为今后城市建设用地的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智慧交通系统感知体系是机场陆侧机电工程建设和运营的新兴领域,其感知水平对建设决策和设施规划具有基础意义?针对机场陆侧智慧交通系统感知水平的评价需求,选取机场陆侧感知设备?感知数据特性以及信息应用水平三个指标为二级评价指标,构建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机场陆侧智慧交通系统感知水平评价模型,并通过各指标的敏感性分析说明该方法的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12.
针对西部地区A1级通用机场扩展布局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现有运输机场布局的定量计算方法。该方法立足于西部地区A1级通用机场的功能定位,构建了机场扩展布局规划影响因素的层次分析模型,并据此对各需求点权重进行量化分析,结合P-中心模型,即使得选址点距离各航空需求点的总距离最小进行选址。最后以某西部地区A1级通用机场扩展布局规划选址为算例,对上述选址模型及方法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国内外典型机场集疏运道路的分析,从道路功能、通行能力、服务水平等角度出发,提出了国内大型机场集疏运道路等级划分方法,构建了三级道路体系;同时以不同等级道路承载能力最大程度满足机场吞吐量为目标,设计了机场集疏运道路等级配置方法,为新建机场集疏运道路规模及级配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青岛胶东新机场的实例应用显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对于青岛新机场集疏运道路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机场集团商务智能应用架构蓝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机场正加快信息系统的建设,商务智能是机场决策的核心系统。本文以上海机场集团为应用背景,分析了机场集团的商务智能关键需求,探讨了机场集团商务智能应用蓝图,阐述了机场集团商务智能系统功能架构及其模块关键功能。本文旨在为相关项目的研究与规划提供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15.
吴江东部地区城镇发展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GIS支持下,基于景观格局分析,采用多因子加权叠加法对吴江东部地区城镇发展用地的生态适宜性进行了评价.按生态适宜度的高低将研究区发展用地划分为5类:最适宜用地、适宜用地、基本适宜用地、不适宜用地和不可用地,分别占研究区的11.93%、16.27%、22.17%、31.52%和18.11%、结果表明,最适宜用地和适宜用地仅占研究区的28.20%,而不适宜用地和不可用地占研究区的49.63%,说明研究区城镇发展用地生态适宜性总体上较低.  相似文献   

16.
李龙海  杨力源  常鑫  潘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5):11014-11020
为科学客观评估机场运行韧性,寻找提升机场运行韧性的关键指标,降低异常状况对机场日常运行的影响,本文依据非常态机场运行性能的变化过程,构建了机场运行韧性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贝叶斯最佳-最差法(BWM)克服传统最佳-最差法受异常数据值影响较大的缺陷,确定了各韧性指标的权重;同时借助多源异构多准则折衷排序法(VIKOR)对国内某机场运行韧性进行评估算例分析;最后,基于MATLAB软件所获得的算例评估值及韧性排序结果,验证了评估模型准确性。研究结果可为机场管理部门寻找机场运行韧性提升关键节点、降低异常状况发生率及对其机场运行的扰动强度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融水苗族自治县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为例,在概述了土地评价的目的与原则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评价方法与过程,并简要介绍了面积量算、汇总和编制土地适宜性评价图的方法,最后说明评价结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可为广西县(市)级土地适宜性评价提供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8.
如何在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克服上一轮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目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笔者从生态环境角度出发,尝试通过景观格局变化分析及生态适宜性评价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技术性方法的探索。采用基于Arcgis10的图层加权叠加方法,对浦东新区工业用地生态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论文选取引导性和约束性两大类指标构建了浦东新区工业用地生态适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在Arcgis10软件中将各评价因子数字化,然后采用加权叠加法对工业用地的生态适宜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型繁忙机场交通冲突频发、起飞延误等问题,在战略和战术层面分别对机场场面滑行路径规划方法展开研究。简化了机场路网结构,将滑行路径规划与进离场序列结合,建立了航空器总体滑行耗时最短,延误最少的动态优化模型。在比较了流行的机场滑行路经规划算法基础上,从战术规划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A~*算法的场面滑行动态规划方法和冲突解脱策略。案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的减少航空器总体滑行时间和解决滑行冲突,实现机场场面运行效率提升和机场运营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20.
机场工程应用中,拦阻系统是飞机滑出跑道时的重要安全保障,评价拦阻系统功能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对保证飞机安全尤为必要。以舰载机拦阻索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拦阻系统在拦阻飞机过程中的具体功能分为阻碍功能、缓冲功能、导向功能等,分别对以上三项功能建立量化指标,采用函数分析方法确定不同指标量化数值,与权重组合得到相应指标评价值;最后结合三角图论构建模型对拦阻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拦阻系统功能变化趋势,确定具体评价结果。以某机场拦阻系统为例,收集拦阻过程各项数据进行实例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利用所建立的拦阻功能评价方法,可得到拦阻系统在具体拦阻过程中的各项功能评价数值,其中拦阻系统阻碍功能、非缓冲功能、非导向功能所得值依次为0.83、0.46、0.64,根据结果对拦阻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变化趋势做出判断。研究结果可为拦阻系统功能作用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