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酰亚胺的相转移催化N-烷基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utenandt 等发现,邻苯二甲酰亚胺的钾盐与三甲基苄基的季铵盐反应时,季铵盐发生分解而得到 N-苄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同时生成挥发性的三甲铵.U.Landini 和 F.Ralla 利用季磷盐为催化剂,用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盐为被作用物,进行了固一液相转移提取烷基化反应.考虑到这些情况,我们选用对称性高并且不形成挥发性胺的四丁基溴化铵(TBAB)作为催化剂,在二氯甲烷和40~50%氢氧化钾溶液中,用卤代烃与酰亚胺在35℃进行 N-烷基化反应.用溴丁烷为烃基化试剂,对催化剂用量及反  相似文献   

2.
在固-液两相体系中,以季铵盐为相转移催化剂,樟脑酰亚胺与酰氯反应,合成了6个N酰基樟脑酰亚胺衍生物,产率65~91%。  相似文献   

3.
以苯酐和正丁胺为原料,以水为溶剂,以三乙胺为催化剂,合成了N-丁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探索了催化剂的用量、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产品收率的影响,从而找出了制备N-丁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最佳工艺条件:苯酐与正丁胺的摩尔比1:1.3,催化剂三乙胺的为苯酐质量的百分数为16%,反应时间2h,收率达到97%。  相似文献   

4.
饱和碳上的C—H直接胺化是一类较难实现的反应,有相关研究证明N-氟代双苯磺酰亚胺(NFSI)在相关金属催化剂或者无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实现对饱和碳的胺化,而且利用N-氟代双苯磺酰亚胺(NFSI)与甲基芳基硫醚反应,能够得到甲基胺化产物,但产率较低(20%~56%).为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胺化的效率,我们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后发现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有机硅试剂,协助中间体中氟离子离去,从而有利于反应更容易进行.研究表明,当加入三甲基氰基硅烷作为添加剂时,反应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30℃)进行,并使大多数反应的产率大幅度提高(36%~69%).  相似文献   

5.
制备甲烷磺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并将其应用于寡肽的液相合成.以N-羟基琥珀酰亚胺与甲烷磺酰氯反应制备甲烷磺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并使其与Boc保护的酪氨酸、丙氨酸或Boc保护的酪氨酰脯氨酸发生SN2取代反应,生成相应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泼酯而活化羧基,并成功用于内吗啡肽-2和力肽的液相合成;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泼酯的制备和应用反应条件温和、副产物少、收率较高.实验结果表明,甲烷磺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可用于寡肽的液相合成.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在相转移催化(PTC)条件下1,2,3-苯并三唑的N-烷基化反应.合成了七个1,2,3-苯并三唑衍生物,实验结果表明:在以PEG800为相转移催化剂,K_2CO_3为硷的固-液PTC条件下,用各种不同的卤代烃为烷基化剂都得到满意的结果.1,2,3-苯并三唑的N-烷基化生成1-位和2-位取代的两种产物.我们比较了固-液和液-液两种PTC方法对生成1-位或2-位取代产物的影响;分离并测定了这些取代产物的红外光谱(IR),~1H核磁共振谱(~1HNMR)和质谱(MM);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摘要:聚苯乙烯三乙醇胺树脂能够作为催化剂应用于酯的水解,C-取代反应(α-丁基苯乙腈的合成),O-取代反应(醚和酯的合成),N-取代反应(N-取代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合成),卤素取代反应(正丁基碘的合成)和缩合反应(苄叉丙酮的合成)中,催化效果良好,是一种新型高分子相转移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N-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新合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苯酐与甲胺水溶液为原料合成N-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MP),提出了一种合成NMP的新方法,并对产物进行了红外表征,结果表明产物是N-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反应条件:苯酐与甲胺的摩尔比为1∶2,反应温度为150 ℃,反应时间为4 h,收率达到85.5%.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在相转移催化和一定的溶剂作用下1,2,3-三氯丙烷与二甲胺的反应,发现N-取代的产率有明显的提高。该反应采用聚乙二醇400作相转移催化剂(PTC),加入了一定的溶剂和氢氧化钠,在50℃下反应5h,N,N-二甲氨基-1,3-二氯丙烷的产率可达到40~50%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介绍了目前普遍使用的手性季胺盐、手性冠醚等手性相转移催化剂及聚合物支载的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手性相转移催化不对称烃基化反应的最新进展,并介绍了催化剂、温度、溶剂、浓度和磁场等因素对该类烃基化反应的化学产率、光学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聚氨酯酰亚胺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4-丁二醇(BD)、2,4-甲苯二异氰酸酯(2,4-TDI)、均苯甲四酸二酐(PMDA)为单体聚氨酯预柔体法溶液聚合合成了聚氨酯酰亚胺(PUI),探讨了反应时间、催化剂、温度、溶液对PUI合成反应的影响,产物由IR进行了表征,产物的特性粘数范围在0.002-0.006mL.g^-1,通过DSC、TG分析了配比不同的聚合物的相转变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酰亚胺含量的增大,热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12.
微波辐射下酚的O—烃基化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微波辐射下,以无水碳酸钾作为碱性试剂和载体,酚和卤代烃在固相能迅速地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O-烃基化产物.本文对微波辐射下酚的O-烃基化反应的效果与微波辐射时间、功率、相转移催化剂等因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较好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作溶剂,在微波辐射和相转移催化协同作用下,苯并三氮唑与氯化苄发生了N-烃化反应,探讨了微波辐射时间、反应物料比、碱、相转移催化剂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收率高、环境友好等特点,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室温下用一锅反应法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2 equiv.)为偶合试剂,使用过量(4equiv.)的胺,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Hosu)(2 equiv.)活化酯法合成了吡咯-2,5-二酰胺,且产率(70%)比在低温时(63%)有所提高.探讨了选用不同的合成方法及偶合试剂以及反应条件和试剂的用量对合成目标产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偏苯三酸酐酰氧(TMAc)和二氨基二苯醚(DDE)或二氨基二苯砜(DDS)合成不同分子量及不同分子结构的聚酰胺酸(PAA),再用化学酰亚胺化方法进行酰亚胺化制备线形可溶可熔的聚酰胺酰亚胺(PAI),详细研究了合成条件对产物性能的影响,并用FTIR、元素分析、热分析等方法对TMAc、PAA及PAI进行了分析表征,证明只要反应条件控制恰当,可以制得所需的PAI。  相似文献   

16.
溶剂法合成聚琥珀酰亚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L-天冬氨酸为原料,采用溶剂法合成聚琥珀酰亚胺,并研究了催化剂、反应时间和混和溶剂配比对反应的影响.用凝胶渗透色谱测定了聚琥珀酰亚胺的相对分子质量,并用FTIR和^1H NMR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7.
将微波辐射和相转移催化技术相结合,用于7个溴代烷(溴乙烷→溴辛烷)与9,10-二氢蒽-9,10-桥-α,β-琥珀酰亚胺的烷基化反应.反应时间快(1 min~3 min),产率高(88%~98%)、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8.
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出发,实现水相中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希夫碱作为配位催化反应的重要配体,对其水溶性结构的设计合成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五步反应:首先利用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盐与长链二溴烷烃发生单取代反应,得到N-溴烷基取代邻苯二甲酰亚胺产品,然后与三乙胺的乙醇溶液作用生成N-烷基季铵盐取代邻苯二甲酰亚胺化合物,进一步水解得到季铵盐取代的长链氨基溴化氢产物,最后与水杨醛缩合脱水得到两种新型水溶性希夫碱化合物,总收率分别为40%和33%。通过核磁氢谱对产品进行表征,确定其结构。该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较高,操作简单等优点;该配体在过渡金属催化的C-C、C-N偶联反应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Nefkens曾用酞酰亚胺甲酯作α-氨基酸的羧基保护基团。琥珀酰亚胺基结构与酞酰亚胺基类似,为了寻找新的羧基保护基团,我们考虑了用琥珀酰亚胺甲基和琥珀酰亚胺乙基作α-氨基酸的羧基保护基团的可能性。为简便计,文中把琥珀酰亚胺基记作Su。 在DCC存在下,N-羟甲基琥珀酰亚胺、N-(β-羟乙基)琥珀酰亚胺与N-保护的α-氨基酸缩合成酯。我们测定了各酯基在(1)4.2 mol/L HCl/二氧六环;(2)55%三氟乙酸(TFA)/二氯甲  相似文献   

20.
将微波辐射和相转移催化技术相结合 ,用于 7个溴代烷 (溴乙烷→溴辛烷 )与 9,10 -二氢蒽 - 9,10 -桥 - α,β-琥珀酰亚胺的烷基化反应。反应时间快 (1min~ 3 min) ,产率高 (88%~ 98% )、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