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析和探究院前急救在急性高危胸痛患者救治中的价值。选取甘肃省人民医院在2010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急性高危胸痛患者,根据是否进行院前急救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急救组,其中对照组53例,急救组33例,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急救组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都要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平均住院时间、发病至明确诊断时间以及发病至开始治疗时间都要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急性高危胸痛患者救治中采取院前急救措施,能够有效的处理和及时明确诊断患者的临床症状,各种危害患者生命的并发症得到了及时的处理,有效的防止出现病死现象,为患者入院后抢救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对急性高危胸痛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交通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1月—2003年12月的64例重型颅脑交通伤病例的临床特点、CT资料及救治后的结果。分析原发昏迷时间、入院时GCS评分、救治措施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64例伤员中 ,单纯颅脑损伤24例 ,多发伤40例。原发性昏迷51例 ,继发性昏迷8例。GCS评分3~5分20例 ,5~8分44例。开颅手术23例 ,其它手术15例 ,气管切开35例。死亡22例 ,植物生存4例 ,重残2例 ,中残6例 ,恢复良好30例。结论 :重型颅脑交通伤伤情重、复合伤多、伤情复杂。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及入院后处理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余儒一  林梅 《科技资讯》2014,(12):215-215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急诊医学中最为薄弱部分。院前急救的成功率不仅取决于院前的医疗救护水平,还与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自救与互救能力密切相关,本文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对社区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急性中毒常见疾病提出相应的急救措施。  相似文献   

4.
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应用的效果。选取2014年8月-2016年6月甘肃省甘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2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院前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救治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院前急救护理可显著提高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升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论院前急救     
1 院前病人特点 院前急救有别于门诊与病房,它接待急发或慢性病急性发作的病人,其特点有: 1.1 急发症状顾名思义,院前救治就是对急发症状的诊断与处理,关键是要知道这些急发症状可对应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从症状到诊断的困难在于症状包含范围大,特异性差.例如胸痛可以是急性心肌梗死、心包积液、肺栓塞、夹层动脉瘤等.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现场心电图变化有助诊断,而后几种疾病心电图检查没有特异性,只有作CT或MRI方能确诊.院前病人处于急发、进展阶段,发病时间短,主要疾病征象尚未完全表露,病情处于初发阶段,发病时间愈短、病情进展的可能性愈大,所以愈要严密观察.  相似文献   

6.
探讨即时体位催吐法在经口急性中毒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治疗效果。选取甘肃省华亭县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急诊科收治的130例经口急性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前65例未实施即时体位催吐直接进行洗胃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入院的65例在医护人员指导家属协助实施即时体位催吐(左侧头低足高卧位)的患者设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观察组的洗胃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时体位催吐法在经口急性中毒患者院前急救中临床疗效显著,缩短了洗胃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肾综合征的发病原因、诊断要点及预防和治疗的方法,以提高该病的整体处理水平.方法:总结我院自1999年治疗的肝肾综合征的临床资料,总结对其发病原因、诊断要点及预防和治疗的体会.结果:本组患者住院期间14例死亡(42.4%),7例病危自动出院,12例好转出院.住院期间生存率36.4%.出院患者4例生存超过1年,2例生存时间超过2年.结论:提高对肝肾综合征预防及早期诊断有很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对肝肾综合征的治疗主要针对肝功能的损害、有效血容量的减少、肾内血循环的改变及内毒素血症的控制等多个环节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2批29例烧伤病人救治成功的经验以提高治愈率.方法 对2批29例烧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实施"四早"(即早期"个体化液体复苏"、早期气管切开、早期创面处理、早期心理干预)方案.结果 29例无1例死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 成批烧伤救治中,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实施"四早"方案、加强综合治疗是救治成批烧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结合基层医院实际情况和现有条件,提高重症支气管哮喘的诊治水平.方法:对32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临床综合分析.结果:32例患者经过及时给予糖皮质激素、β2受体兴奋剂、氨茶碱,以及有效氧疗,补充足量液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机械通气等处理后,全部缓解出院.结论:诊断为重症支气管哮喘后,治疗重在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李栋  陈世荣 《甘肃科技》2011,27(11):162-163,161
报告牧区摩托车致颅脑损伤的受伤特点和救治体会。回顾性分析总结,甘南州人民医院2005~2010年216例摩托车事故致颅脑损伤的救治资料。存活199例,根据GOS分级,恢复良好148例,中残29例,重残18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17例。开放性损伤45%,闭合性损伤55%。63%合并全身多部位损伤。在重视院前急救的同时应根据摩托车致伤特点,充分分析和正确判断损伤程度,在CT动态观察下决定治疗方法,并正确合理处理合并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需求与护理对策.方法:对158例院前急救患者进行心理需求分析,并在早期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结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对院前急救患者应尽早进行心理护理,以减少心理障碍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观察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在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本院急诊科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时收治的危重症患者96例作为对照组,选取本院急诊科实施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后收治的危重症患者98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救治相关时间、救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院前急救时间、急诊科救治时间均较对照组少(P0.05),救治有效率92.86%较对照组的76.04%高(P0.05),护理满意度94.90%较对照组的78.13%高(P0.05)。在急诊救治中应用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可有效缩短急救时间,明显提高急救有效率,并能够大大提升患者或家属对急救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中毒性脑病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急性中毒性脑病18例,回顾性分析其脑部CT表现特点.结果CT表现:脑水肿18例,脑实质密度减低,脑室及脑池受压变小,严重者全脑密度呈均一性减低;蛛网膜下隙出血14例,表现为后纵裂池及天幕等处条片状高密度影;脑内出血2例,呈斑片状高密度影.结论CT能够反映中毒性脑病的病变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对临床及时正确诊治,减少后遗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转运策略,运送过程中的具体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120转运前在医院的诊治情况、120的转运措施.结果:38例患者均安全从社区转运到医院或下级医院转运到上级医院治疗,途中无病情恶化病例及死亡病例.结论:强调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转运要以综合治疗为主,120的医生应加强与转出医院及接收医院的交接,以保证患者诊断及治疗的连续性,对于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要高度重视,提高救治水平,努力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2批29例烧伤病人救治成功的经验以提高治愈率。方法对2批29例烧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实施"四早"(即早期"个体化液体复苏"、早期气管切开、早期创面处理、早期心理干预)方案。结果29例无1例死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成批烧伤救治中,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实施"四早"方案、加强综合治疗是救治成批烧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院前急救的特点,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6年12月3125例"120"出诊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院前急救状况.结果 院前急救的特点为:外伤以车祸致各类创伤为主,内科以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占多数.结论 快速高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是院前急救的重要保证.必须强化急救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严格掌握急救护理原则,熟练运用各种急救护理技能,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护患沟通.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了储层损害多源信息的特征后,构造了基于决策层融合与证据理论、针对储层损害诊断识别的信息融合数学模型,给出了决策层融合的实现算法.通过对储层水敏损害程度的诊断识别,融合模型从多方面将反映储层损害类型的多源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决策融合处理,系统地对储层损害类型进行了识别和特征判断,有效地提高了储层损害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发现院前的急救护理十分重要.通过对50例急性出血性中风病人的院前急救护理的总结,发现正确的现场和转运护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密切观察、及时的与救治医院的沟通可以为院后的进一步抢救、治疗提供条件,并且对患者的预后和康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我院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急性中毒流行规律等,为今后有效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标准化的急性中毒登记表,对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急性中毒的急诊病人进行登记,利用Excel2003进行统计。结果急性中毒患者1421例中,男738例(51.94%),女683例(48.06%),男女之比为1.08:1。中毒发生高峰年龄段为20~50岁(69.81%)。最常见是以酒精中毒593例(41.7%);农药中毒208例(14.7%),其中有机磷农药中毒153例(10.8%);蛇虫中毒201例(14.1%);有毒气体中毒160例(11.3%)。结论强化安全生产,广泛普及防治中毒的卫生常识,提高对急性中毒患者的诊治水平,争取成立中毒控制中心或中毒咨询中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09年5月~2010年5月783例长途出诊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状况,783例患者均安全到达医院。出诊前的急救物品准备、掌握长途出诊的适应症、履行告知制度,加强救护车的调控并对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及护理,是长途出诊中提高院前急救护理水平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