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智斗食人虎     
祥子 《科学之友》2007,(9):60-61
食人虎识破假面具 松达班的食人虎不但凶残,而且非常狡猾,它们常常从背后偷袭人.它们有力的脚掌,一下子能拍碎人的后脑壳,它们的尖牙利齿也能咬穿人的脖子!  相似文献   

2.
智斗食人虎     
印度东部的松达班原始森林是野生虎自然保护区,当地居民经常在这个森林里采集蜂蜜或在森林里的河里捕鱼。但是现在,人们频频遭受老虎的袭击,已经有1000多人丧命虎口,伤残者不计其数,松达班的居民谈虎色变……  相似文献   

3.
在五角大楼日益壮大的非爆破武器库中,雷达正在成为一种主要武器。雷达能对电子系统造成明显的影响,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20多年前,轰炸机的雷达就能够产生足够的噪音干扰,烧毁截击战斗机的部分电子设备。近几年新出现的一种有源相控阵(以下简称AESA)雷达,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提供很高的平均功率。这类电子破坏装置的战斗力更强,也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AESA雷达的武器效应将为在欧美开展的其他“非动能”武器(不依赖爆炸物或弹着的武器)研究中提供帮助。该研究旨在开发一批能够限制甚至消除间接损失和非故意导致人员伤亡的武器。在盟…  相似文献   

4.
雷达今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微型雷达     
作为雷达家族的新成员,微型雷达将步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目前美国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一种安装在芯片上、成本不到10美元的微型雷达。与传统的雷达连续发送波不同,这种微型雷达使用的是能发现近处物体的短电磁脉冲,每个脉冲都不超过十亿分之一秒,每秒大约发射一百万个这样的超短脉冲。因为脉冲极短,所以它能在比常规雷达更宽的无线电频带工作,而且不易受其它雷达系统的干扰。并且,由于它是在低频带工作,所以具有很好的穿透能力,不仅能  相似文献   

6.
探地雷达     
最近浙江沿海的嵊泗岛,投资了几千万元建造了一个渔港防波堤。堤是建起来了,但海底淤泥有多深?堤坝究竟可靠不可靠?按传统的钻探办法检测,在堤坝上不同距离钻上几十个孔,这样不仅对整体结构有损害,而且也难以了解全貌,还得要花1个月时间。后来浙江省地球物理技术应用研究所的专家为他们解决了难题,只花了3天时间,不用钻一个孔,就清楚探明了海底状况。更叫人惊叹的是,电脑上清晰地显示出地下的污水管、电缆、岩洞等各种构造,让人一目了然,真像给整条防波堤做了一次"B 超"。测试结果既快又好,省钱省力,这便是"探地雷  相似文献   

7.
雷达新猷     
气象雷达可以解决有关雷暴雨自然现象的许多问题:可以识别来自碧天晴空水滴冰块的回波和已经电离成离子的闪电通路;高频循环脉冲雷达可以遥测龙卷风的最大风速;多普勒雷达能够监测一阵阵突发性的雷暴雨,甚至在远隔数十里之遥的晴空中也可以监测远  相似文献   

8.
弯鸿 《现代化》1994,(4):38-39
  相似文献   

9.
救命的雷达     
1994年4月25日晚9点38分,一阵强烈的龙卷风掠过了美国德克萨斯州兰开斯特镇的中心地区,摧毁了至少175座房屋,把这一带历史悠久的商业区的一半建筑物夷为平地,使整个街区成了瓦砾堆。 令人吃惊的是,在这么大的风灾中只有4人丧生,这主要归功于设在离此地约100公里远的沃斯堡的“国家气象服务台”的一种新型气象雷达。这种雷达名叫Nexrad,意思是“下一代的气象雷达”。  相似文献   

10.
雷达的历史     
用无线电传输中的反射或再辐射的能量探测飞机和其它物体的设想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几十年在几个国家已经出现。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日本和俄国都能谈一些在这期间他们国家的各自发展。但一般公认:从1935年起英国的工作是最朝气蓬勃的、富有创造性的和最有成效的。其原因可在约翰逊(Johnson)博士的名言中找到答案:“先生,当一个人知道他处于两周内被绞死的时侯,就会惊人地集中他的精力!”五十年后,让我们回忆当时在英国集中精力的原因以及产生的一些效果。原因来自纳粹德国的威胁日益增加,而且特别是在1934年的夏季空军演习中暴露了我们防御的缺陷,英国容易受到德国空军的空袭,这些都说明为了探测飞机,特别在夜间探测飞机,需要比光和声音更好的手段。当然这并没有直接导致雷达的发明。纳粹的威胁刺激了航空部科学研究的领导人威姆佩里斯(Wimpe-ris),他请斯劳(Slough)无线电研究站的主管人瓦特逊-瓦特(Watson-Watt)探讨向飞机发射更大能量的无线电波,通过加热机组人员使他们不能忍受的可能性的研究。瓦特逊-瓦特将计算任务交给他的助手。威尔金斯(Wilkins)立即表示:从数量级上说,这个方案是不能实行的。当他把这个意见向瓦特逊-瓦特报告时,瓦特逊-瓦特说:“好吧!那末如果致死的电波不可能实现,我们能如何帮助他们?”后来威尔金斯写道:“我回答的大意是:据我了解,邮电工程师已经注意到,当飞机飞近他们的通讯接收机所在地时,甚高频接收受到干扰。这种现象可以用来探测敌机。”在这次谈话里,在英国军用雷达即使不是产生,但可以说它已在酝酿。实际上,这方面早就有一些设想。著名的有:在1931年的布特门德(Betement)和波拉德(Pollard),甚至在1925年乔治五世在皇家协会的会议上就有些设想。但大多数由于缺乏政府支持,这些都得不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吕乃平 《科学通报》1981,26(14):871-871
边界层大气中风速的测量对于大气湍流、大气扩散和污染等问题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低空的风速切变对于飞机的安全飞行有着直接影响。七十年代以来,多普勒测风声雷达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的应用。我们在对声雷达测温系研制成功的基础上,对多普勒测风声雷达进行了研制,取得了初步结果。对垂直风速的探测高度可达500—600米。此外,还用双点多普勒测风声雷达进行了水平风速、风向的测量。  相似文献   

12.
挽救生命的雷达雪冬编译1994年4月25日晚上9点38分,一个强大的龙卷风呼啸地席卷得克萨斯州兰开斯特的中心地区。它摧毁了175幢以上的房屋,夷平了历史悠久的商业区一半的建筑,把整片的街区变成了瓦砾堆。但令人惊奇的是,只有4个人死于这场浩劫──这在很...  相似文献   

13.
《科学通报》1973,18(1):47-47
中央气象局于1972年2月15—28日在北京召开了雷达气象科研工作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有关气象部门、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民航和部队等代表共90人,会议共收到科研报告38篇,会议以批修整风为纲,开展了革命大批判,这次会议着重交流了文化大革命以来的科研成果,讨论了1973—1975年全国雷达气象科研计划。  相似文献   

14.
雷达帮助警察寻找尸体徐善明编译当克伦威尔街25号的那个令人毛骨悚然的事件被揭露出来时,人们必然会对终于发现了那些长期埋藏着的多具腐烂尸体而感到有所宽慰。在飞机失事或地震后,人们能用热显像系统探寻到被大量瓦砾和飞机残骸掩盖下的尚存活的人,但在格罗斯塔夏...  相似文献   

15.
雷达诞生后,素有空中“千里眼”之称。它能清晰地观察到空中的各种目标,但是,对地下的种种秘密,却是“视而不见”。今天,随着地下雷达的问世,地下世界的万物也被一览无余了。人们风趣地称誉它为地下“千里眼”。 地下雷达是美国科学家发明的,其早期产品的雏型出现在70年代末,近年才逐步臻于完善,进入实用阶段。 按原理分类,地下雷达有好几  相似文献   

16.
雷达素有“天空卫士”的誉称。探地雷达的问世,使它又赢得了“测地慧眼”的桂冠。它的天线不像一般的常见雷达那样昂首指向蓝天,而是始终低着头亲吻大地。探地雷达是电磁波探地脉冲雷达的简称,它是新颖的地球物理勘探工具,也是对地下物体定位和识别的必备装置。  相似文献   

17.
S模式询问的特点是对目标进行选择性询问,被询问的目标应答,没有被询问的目标不应答,采用了多种协议,文中分析了各种协议的意义及S模式的优点及优势。  相似文献   

18.
撇开智慧这个人类最大的强项,单从生理技能上说.人远远逊于其他生物。 很多不起眼的昆虫都有个超级发达的雷达——触角,相当于我们人类的鼻子,但是其灵敏程度远远超过人类。  相似文献   

19.
~~由空想而发明的雷达~~  相似文献   

20.
S模式询问的特点是对目标进行选择性询问,被询问的目标应答,没有被询问的目标不应答,采用了多种协议,文中分析了各种协议的意义及S模式的优点及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