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产业国际竞争力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全球价值链理论,从“企业”微观层面分析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并以苗族银饰产业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论证中国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传统产业目前还处于全球价值链附加值最低端,国际竞争力非常脆弱。虽然,目前并无参与国际竞争的强大实力,但是,随着少数民族传统产品生产企业工业化发展步伐的加快,显现出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巨大潜力。在代工生产的基础上,发扬民族文化,强化民族品牌,从而创建具有民族特色优势的民族特色传统产业。  相似文献   

2.
美国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提出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各种政策措施,引导和促进制造业回归美国。制造业回归美国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并将在今后5~10年加速发展,由此动摇中国“世界工厂”地位,压缩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空间,并增加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性。中国必须高度重视制造业全球布局的变化;依靠创新,使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突破关键技术,内需导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围绕节能减耗,开展先进制造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3.
全球价值链的视角下,对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推动国际商务谈判顺利进行,加强制造集群的国际竞争力。根据我国制造业目前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将现有制造集群分为劳动密集型、信息与管理密集型和技术与资本密集型3类。探讨我国制造集群在价值链不同环节具备的谈判优势,并针对性地提出谈判策略。经研究发现:在国际商务谈判中,3种类型的制造集群分别具备外部经济优势、集群网络优势和创新优势。基于此提出双赢、信息优势和未来激励等策略,为制造集群的谈判活动提供建议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制造":一个基于价值链增值视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现有理论的阐述和分析,提出制造业价值链增值的“哑铃”型结构特征,并在深入分析“中国制造”中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的基础上,提出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加快禀赋结构的升级,用“以竞争求技术”替代“以市场换技术”,采用信息化延伸制造业价值链,从面实现在全球制造业价值链中的增值效应。  相似文献   

5.
正继德国工业4.0之后,2015年我国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进一步明确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为主要目标,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和智能化发展,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使我国在未来工业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最终实现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与此同时,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实现制造业回流,纷纷做出"重振制造业"的战略部署,竞相在高端装备领域发力,以保持其  相似文献   

6.
目前全球价值链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明显,它可以"为本地区发展水平不同的经济体开辟增长、竞争力和就业的新前景"。潍坊市传统产业在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仍存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技术层次不高、龙头企业实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因此,从全球价值链角度重构生产能力,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以产业价值链为主线,结合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及其变化趋势思考,探讨了全球生产体系下的国际分工格局及其变化趋势,认为产业竞争力并不必然决定于产业层次,而更主要决定于创造附加价值的能力.最后,提出提升传统产业竞争优势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算中国16大制造业在2000—2014年的全球价值链地位和产业集聚度,构建多元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模型,并划分不同行业类型进行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看,中国主要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与全球价值链地位呈现"U型"关系;制造业产业集聚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存在行业异质性,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产业集聚对全球价值链地位呈现出"倒U型"特征,而资本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集聚对GVC的影响则表现为和总样本相同的"U型"曲线;规模经济效应、政府对制造业的补贴扶持及RD人员投入等变量都会对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带来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产业价值链的调整升级,一个国家如何在固有状态下有效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制造业作为能源经济发展的基础化产业,提升其产业基础能力和风险管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从多价值链协同角度对制造生产风险进行研究,建立了模拟空间数字高程统计模型,对影响制造生产风险的多维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设定多价值链协同的制造生产风险决策目标及约束条件,建立了制造生产风险决策模型,提出对制造业生产经营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只有保障生产规模在合理范围内,才能使得多价值链各环节风险协同降低,从而有效控制整体制造生产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建设》2004,(8):34-35
中国制造:中国命脉的世界扩张 制造业为我国GDP的贡献超过40%,国家财政收入的50%来自制造业,800多万个制造企业安置了1.4亿人就业,中国六大活跃经济区域均以制造业为主。中国的制造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相当大的规模,许多“中国制造”的产品产量已经列全球第  相似文献   

11.
<正>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中卿7月15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创造与全球制造业复苏高端研讨会"上指出,我国制造业长期以来存在三大弊端,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尽快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已经成为最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正>先进制造业的一般内涵1.先进制造业的核心在于"先进性"先进制造业的"先进"二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技术的先进性。不仅包括高新技术产业,也应包括通过运用高新技术或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在制造技术和研发方面保持先进水平的传统产业。二  相似文献   

13.
马双  郭京京 《创新科技》2021,21(5):40-47
先进制造业的培育和发展得到了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并被上升到关乎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高度.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是我国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关键内容.先进制造业成为我国迈向全球价值链和创新链中高端的先导力量.相对于传统制造业,先进制造业更依赖于创新提供驱动力,而知识和技术等创新要素远比资金等传统生产要素难以积累,需要长期的研发投入.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制造业的经验,将为我国完善落实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供有益指导.本文结合我国先进制造业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梳理美国先进制造业的创新政策和关键举措,在此基础上,提出"十四五"时期促进我国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启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制造网络的逐渐兴起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打开了难得的机会窗口。在全球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及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中,发达国家的制造企业为谋求成本及市场优势,纷纷向工业基础较好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作为迅速崛起的世界制造中心,中国在参与全球化制造的进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也遇到了许多新的形势和问题。如何在新的全球化竞争环境中赢得、巩固与发展我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是我国经济在新世纪中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首先总结了当前世界制造业全球化的新趋势,在此背景下,分析了中国制造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自有品牌和核心技术,从而导致中国制造业虽然被纳入全球价值链,却位于价值链中附加值最低的环节。最后,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杭州科技》2004,(5):39-39
自2004年6月余杭区引进香港科技大学建立先进制造业研究所,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最近又与浙江理工大学达成合作共识,在余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立数码彩色纺织技术产业化基地,推进数码纺织产业化。余杭区家纺布艺产业近年来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有家纺企业2700余家,成为国内最具实力和竞争力的家纺布艺生产地区之一,2002年度被中国纺织品协会和中国家纺协会命名为“中国布艺名城”。该项目的引进将为提升余杭家纺传统产业,打造“国际先进家纺制造业基地”的目标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余杭区大力引进创新载体提升传统产业…  相似文献   

17.
统计资料显示,我国3.6万家装备制造企业,尚无一家跻身世界500强,而且世界知名的品牌寥寥无几.尽管建国已经56年,我国制造业总规模至今也仅相当于美国的1/5、日本的1/4.2002年中国制造业产值为1.27万亿美元,居世界第六位,仅占全球GDP的3.7%,是美国的11.5%,日本的20%.也就是说,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相似文献   

18.
基于UIBE-GVC-Indicators数据库,采用区分简单和复杂全球价值链的增加值贸易核算法,改进出口相似度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探究中国与RCEP伙伴国参与跨境共享生产活动的竞争性。研究发现,RCEP国家参与简单价值链的增加值占比更大,更多地参与仅涉及一次跨境生产的简单全球价值链生产活动;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竞争性主要体现在中高端产业,与东盟国家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初级产业和中低端产业。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竞争力经济危机时期下降幅度最大;中国各产业在复杂价值链的竞争力水平于2007-2017年间较为平稳。中国应充分利用与RCEP伙伴国的合作空间,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提升参与复杂价值链生产活动的竞争力水平,实现产业升级和价值链攀升目标。  相似文献   

19.
罗珊 《科技与经济》2010,23(4):77-8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造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制造"已成为最重要的世界经济现象之一。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先进制造业相比,我国企业的制造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较弱,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如何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中国制造业的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是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性举措.也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从国际发展趋势看,制造业信息化和全球化制造已成为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主流,中国正在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面对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我国新一届政府围绕制造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及时提出了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工程(简称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这是促进地方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进程,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