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对常用的焓(火用)直观图示法和有关的某些说法提出商榷。探讨焓(火用)(开口系统)和内能(火用)(闭口系统)恰当的数学表达式和双图显示法。阐述实施多种途径可逆过渡的可能性,并提出反馈技术功的设想及论证。举例说明不可逆过程(火用)损失及其图示。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和评价原材料、能源、资金、劳动力等不同类别的要素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综合利用情况,提出泛(火用)概念和泛(火用)分析方法,建立系统的泛(火用)分析和评价模型,定义泛(火用)利用系数和可持续发展指数等量化指标.利用泛(火用)分析方法和模型对SKS炼铅系统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SKS炼铅系统等冶金生产系统的泛(火用)利用系数很低,可持续发展性较差,节能措施应以降低这类生产系统的不可再生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为主;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町持续发展性能优越,其节能工作应以降低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成本和设备安装成本为主.  相似文献   

3.
在简要地阐述了制冷系统(火用)析的基础上,对单级压缩氨制冷循环和双级压缩氨制冷循环进行了 详尽的(火用)损失及(火用)效率的计算,进而可以得知系统各个环节能源利用的情况.同时简单地介绍了减少(火用)损失、 提高(火用)效率的一般措施  相似文献   

4.
电站锅炉(火用)平衡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燃料(火用)和烟气(火用)的计算,阐明锅炉(火用)平衡计算的类型和原则,给出电站锅炉(E—670/140型)(火用)平衡的计算结果,并指出降低锅炉(火用)损、提高锅炉(火用)效率的途径和具体办法。本文还对影响燃烧(火用)损的一些因素予以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合理定义(火用)效率的原则,并给出(火用)效率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找到(火用)效率和热效率等之间的联系,导出12种最一般的(火用)效率计算公式及其与热效率等的关系式,从而为采用能量的质量分析,提高用能水平,降低能源消耗在分析计算上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6.
除湿转轮除湿性能及(火用)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除湿转轮(火用)效率模型,应用除湿转轮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和实验装置分析了通道中湿空气的(火用)及炯效率,研究了影响(火用)效率及除湿性能的因素.结果显示:吸附通道中作为收益的扩散戈用所占比例较小,表明除湿转轮的(火用)效率较低,回收再生过程排气中的热(火用)可以提高装置(火用)效率;当传递单元数NTU在0-2.5时.除湿转轮的(火用)效率及除湿性能随NTU的增加而迅速升高,当NTU2.5时,这一趋势变缓;除湿转轮在最佳转速下运行时其除湿性能及(火用)效率同时迭最大;提高再生温度可以提高除湿转轮的除湿性能,但其(火用)效率却随再生温度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烧结工序开展物质流和能量流的(火用)分析意义,应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建立了烧结工序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火用)分析模型.应用该模型,分析了烧结工序的(火用)效率、(火用)损失,指出了烧结工序的节能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对压气机压缩过程的(火用)损失和(火用)效率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火用)损失和(火用)效率均与进气流量、进口温度、进口压力及冷却水流量有关.不同压缩过程(火用)损失和(火用)效率也不同.为了取得较高的(火用)效率,应合理选择上述参量使实际过程尽量趋近于等温压缩过程.  相似文献   

9.
氧化铝生产蒸发工序的(火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降低氧化铝生产蒸发工序的能耗,根据工业铝酸钠溶液的密度、比热容、各组分的活度因子和标准化学炯等性质,推导出工业铝酸钠溶液的(火用)计算式;对四效蒸发器一三级闪蒸器系统炯进行分析,计算蒸发系统及其各单元的(火用)效率和炯损系数.研究结果表明:蒸发系统的(火用)效率为13%19%;三级闪蒸器的(火用)效率较高,均超过了90%;四效蒸发器的炯效率较低,几乎都低于80%,其中第4效蒸发器的(火用)效率最低,为9%~12%;冷凝水和乏汽形式的外部(火用)损失和蒸发器内传热过程引起的内部(火用)损失是蒸发系统的2类主要炯损失,其(火用)损系数分别为0.273-4).301和0.291~0.329;虽然预热器的混合炯损系数仅为0.016-0.030,但其用能过程不合理,因此,建议加强冷凝水和乏汽的余热回收利用,优化蒸发系统的传热温差分布和操作参数,改进预热器的使用方式.  相似文献   

10.
SKS炼铅氧气底吹炉的(火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揭示SKS氧气底吹炉内、外部不可逆损失的机理,采用(火用)平衡分析法建立SKS氧气底吹炉的(火用)分析模型,对SKS氧气底吹炉的能量、(火用)损失分布状况以及(火用)效率进行计算和分析,并对热、(火用)平衡2种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没有烟气回收装置和余热利用设备时,SKS底吹炉的(火用)效率仅为25.28%,排烟(火用)损失、输出产品的物理(火用)和内部化学反应等不可逆(火用)损失达74.72%,炉子的节能潜力很大;总(火用)流量为 1.527 275 2×1011 J/h,远远大于总热流量6.399 425 0×1010 J/h,说明(火用)平衡分析比热平衡分析更能反映SKS氧气底吹炉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的本质,应推广采用(火用)效率来评价类似有色冶金炉窑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11.
基于热传导的基础理论和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从基本定义式出发 ,对热传导过程中能量的传递系数进行了分析 ,得出了初步的理论计算公式 .以图表方式将总热量传递的热物性参数与相应的传递系数作了比较 ,为进一步进行能量传递和输运过程的系统理论分析和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论证了环境对能量的传递和转换具有双重约束:1.环境加于能量传递过程的数量约束,它将过程能量划分为“用户可得到的能”和“用户不可得到的能”。2.环境加于能量转换过程的约束,它将过程能量划分为“作功能”与“不可作功能”。由于两种约束的同时作用,故过程能量被划分为四种不同类型的子集合,即“”,“”,“无效功”及“无效热”。“寂态热”则属于“非过程能量”。论述了能量的可用性:的作用在于完成有效功,保证过程的方向及最终目标;的作用则是调整的浓度(即能级),从而控制过程的速率。寂态能转变为是需要经过设备加工的,故也是有经济价值的能量。节能的指导思想是在合理的能级匹配(减少变)基础上,提高能量利用率(减小变寂态能)。  相似文献   

13.
基于热力学和基本概念和传热学基础理论 ,从传递的场理论出发 ,对于对流换热过程中的传递特性和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 ,推导和建立了常物性不可压缩层流中对流换热过程的传递微分方程 ;分别选取一维流动和二维流动的 2个简单对流换热例子进行传递函数的求解 ,其结果与热力学求解的结果完全相同 .  相似文献   

14.
运用小偏差法分析了能量系统的两种基本组合模型中部件的效率、输入量以及各种部件或环节的损率等参数对系统总效率的影响,提议用相关的“影响因子”分析各种因素对系统总效率的影响程度。本文导得的公式与结论,不仅对于探求系统如何合理用能和参数的优化有一定作用,而且对于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也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首先给出了Quantale中模糊理想的概念.其次,研究了Quantale中模糊理想的性质,得出了Quantale中模糊理想与理想之间的关系.最后给出Quantale中模糊理想扩张的定义,并研究了其性质,得到了在Quantale中模糊理想的扩张还是模糊理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There have emerged ample literature about the Second Law analysis of extraterrestrial and terrestrial solar radiation consequent to the pioneer works by R. Petela and D. C. Spanner, of which most are irrelevant to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solar radiation. Since the Second Law analysis was introduced to the fields like photovoltaic and photosynthesis, rendering a need for a method closely related to solar radiation spectrum, some authors created wavelength dependent dilute factots to take the various influence of atmosphere on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to consideration.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influence on different frequency, it is not convenient and accurate enough to practically apply the present exergy theories of diluted solar radiation to real solar exergy systems at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This paper shows a numerical method of Second Law analysis in dealing with the cases of diluted solar irradiance on the earth, based on the observed spectra of global direct and diffuse radiat  相似文献   

17.
主要根据几种宽度定义提出对应的实例,讨论了周期函数Besov函数类的逼近问题,并简单介绍宽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中介绍了负压热水锅炉的性能特点,对其进行了火用分析.指出了火用效率与热效率的关系以及影响火用效率的因素以及提高火用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江小霞  王颂生  毛渝  许娣 《江西科学》2014,(1):11-13,42
采用文献[1]中半模的正合列、短正合列的定义,将环上模的正合列的一些性质推广到半模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