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科技潮》2004,(2):53
曾造成史前生物大灭绝据美国堪萨斯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阿德里安·梅洛特最新的研究称,尽管来自遥远星系的“伽马射线”对地球并无多大伤害,但是如果“伽马射线”爆发发生在银河系内,并且方向正好对准地球的话,那么它将会对地球生物造成毁灭性的灾难。古生物学证据显示,在4.43亿  相似文献   

2.
据美国堪萨斯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阿德里安·梅洛特最新的研究称,尽管来自遥远星系的“伽马射线“对地球并无多大伤害,但是如果“伽马射线“爆发发生在银河系内,并且方向正好对准地球的话,那么它将会对地球生物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  相似文献   

3.
“伽马射线暴”是指在遥远的宇宙深处产生能量强烈释放,导致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有大量的伽马射线降临地球的现象。这种宇宙伽马射线暴究竟来自何处?很长时间以来都是一个谜,甚至被称为“天文学界的最大谜团”。近年来,随着人造观测卫星技术和数量的不断进步,人类正在逐步揭开宇宙伽马射线暴的起源之谜。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利用美国的“雨燕”号探测器和日本Here-2号观测卫星的观测结果,更让人们在研究宇宙伽马射线暴的追本溯源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另外,在追踪宇宙伽马射线暴的研究过程中,使得人们对宇宙的诞生和演化等其他谜团,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本文所述正是有关宇宙伽马射线暴的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据俄罗斯新闻网5月10日报道。天文学家们成功地观测到了两个密度极大的质子星相撞的事件,而相撞的结果就是在宇宙中诞生一个密度相对较小的黑洞。两星相撞的全过程中释放出了大量的伽马射线。美国航空航天局发言人称。发生星体相撞的地点距离地球220万光年,所以实际上相撞事件发生在22亿年前,而撞击产生的伽马射线直到5月9日才到达地球。  相似文献   

5.
辛普森公式的推广形式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当前常用数值积分方法的不足,以及直角坐标系下辛普森公式的局限性,研究并提出了辛普森公式在三维柱坐标系和球坐标系下的推广形式,并将其应用于地球物理测井中自然伽马射线强度函数数值积分运算。  相似文献   

6.
Blazar高能伽马射线在宇宙传播过程中,将会和宇宙背景光子发生相互作用,从而能量会有一个降低的过程。文章将在理论上计算和分析宇宙微波背景(CMB)和河外背景光(EBL)对高能伽马射线的吸收过程,并讨论二者对不同红移情况下的高能伽马射线的吸收过程。  相似文献   

7.
宇宙最大的爆炸?是行星撞地球吗?老土了不是,行星撞地球和它相比,就好像萤火虫和太阳比亮度!这种神秘大爆炸每天在宇宙里要发生上百次,随便一次爆发,在20秒内发射出的能量就比太阳从诞生到现在整整100亿年里发射的能量还要多几百倍! 哦,究竟是什么样的爆炸这么牛气冲天?这就是天文学家说的“伽马射线暴”。可它到底是何方神圣?它为什么能产生这么巨大的能量?  相似文献   

8.
每当我们仰望璀璨星空的时候,也许很少会想到,我们眼中看到的星空,并不是它们"全部"的模样。事实上,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不断发出各种波段的电磁波,而我们只能看到其中位于可见光波段的部分,对于那些位于比红光波长更长的波段(如红外线等)和比紫光波长更短的波段(如X射线和伽马射线)的电磁波,就只有望洋兴叹了。因此,适合各波段观测的新型望远镜应运而生,人类认识宇宙的步伐又向前大大跨出了一步。但是,地球有厚厚的大气层,对宇宙各波段电磁波的遮挡、散射和吸收都非常厉害,这就让地面的观测者非常无奈了。那么,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前传美国的理论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莱  相似文献   

9.
伽马射线天文学是高能天体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天空中高能伽马射线光子,因此在探索宇宙的最极端与最激烈形式的非热现象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门学科提供了现代天体物理学与宇宙学中的许多热门课题,例如:  相似文献   

10.
基于Fermi卫星对伽马射线暴峰值能量探测灵敏度的提高,本文收集了Fermi卫星近8年的已知红移和E_(peak)的84个数据样本,再次分析Amati和Yonetoku关系。研究结果表明:Amati和Yonetoku关系可以分别用两条很好的直线拟合,对能量和光度关系进行了更新。大多数伽马射线暴的均质能量满足2.02×10~(54)erg量级,均质光度满足2.32×10~(52)erg量级。  相似文献   

11.
刘茜 《科学世界》2023,(8):6-11
<正>通过“拉索”探测到的大量高能光子,人类第一次完整记录下一颗大质量恒星死亡瞬间发出伽马射线暴的全过程。2023年6月9日,“拉索”对命名为GRB221009A的伽马射线暴的最新观测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科学》(Science)杂志。经过几个月的分析,科学家揭开了这场爆炸事件的面纱。  相似文献   

12.
这一时期有两篇理论高能天体物理学的论文表现出了突出的影响力:一篇是排在第5的关于伽马射线暴的论文,另一篇是关于活动星系核(AGN)的论文#6。这两篇文章都与爆发现象有关,但研究的时间尺度大不相同。伽马射线暴(GRBs)是自大爆炸以来宇宙中最充满活力的现象,它们在宇宙中有可能随时随地发生。典型的爆发一般持续1秒至数百秒的时间。大多数伽马射线暴是在巨大的恒星燃尽了核燃料时发生的。恒星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应用蒙特卡罗方法,成功地模拟了中子伽马测井的物理过程和中子的输运过程、热中子的俘获以及中子伽马射线的产生和输运过程.用指向概率方法计算了中子伽马射线对探洲器的通量贡献,用群截面数据库模拟中子,用点截面数据模拟伽马光子,计算绘出的中子伽马能谱峰值与所选择的特征能量非常吻合,从而证明了蒙特卡罗方法在核测井领域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所收集耀变体样本的红移、多普勒因子、内秉伽马光度、黑洞质量、内秉吸积率的分布得到:与蝎虎天体相比,平谱射电类星体有更大的平均红移、多普勒因子、内秉伽马射线光度、黑洞质量、内秉吸积率.利用线性回归和Pearson偏相关分析的方法,得到内秉伽马射线光度和黑洞质量以及内秉吸积率之间都有很好的相关性,这表明伽马射线的产生和黑洞质量及吸积都有关系,同时也表明喷流的产生和黑洞自旋及吸积有关系.  相似文献   

15.
国际     
《科技潮》2012,(6):10
NASA预言行星撞地球中国将是"重灾区"美国太空总署(NASA)日前据天文卫星"广域红外探测器"发回的数据称,在太空中,有约4700颗小行星可能对地球造成威胁,而英国南汉普顿大学也据此发表研究指出,一旦有小行星撞击地球,亚洲将是"重灾区"。NASA指出,这些对地球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的运行轨道都与地球非常  相似文献   

16.
前沿     
《杭州科技》2013,(2):3-4
科学家们找到了黑色闪电的证据在雷云里,黑色闪电好像是普通的闪电的孪生子,人会被黑色闪电击中,但是可能根本觉察不到。《华盛顿邮报》报道,佛罗里达科技大学的研究者们最近收集了一些证据,证实黑色闪电确实存在。科学家通过太空望远镜观察费米伽马射线射向太空时发现了黑色闪电(月亮在粉红色伽马射线的后面,正电子显示的是黄色)。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东部时间6月11日,美国将“伽马射线大区域太空望远镜(GLAST)”送入太空。美国的“大型观测台”计划包括“四大天王”.即“哈勃”太空望远镜、“钱德拉”X射线太空望远镜、“康普顿”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和“斯必泽”红外太空望远镜。其中.“康普顿”因为出现陀螺仪故障,被迫在地面控制下于2000年脱离轨道坠入大海。  相似文献   

18.
在大约45亿年漫长的地球历史演化中,地球经历了25个伟大的里程碑式事件,这些事件成为塑造地球的重要转折点。在地质学和地史学发展历程中,针对地质现象及生物进化产生了许多假说和观点,极大地促进了地球科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站在当代地球科学家的高度,需要具备辩证唯物主义地球历史观,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科学观来认识人类探索自然的曲折历程。人类活动已成为影响地球系统的重要营力,它迅速改变地球面貌,由此造成的环境问题严重困扰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尽管围绕"人类世"这一术语仍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地球历史已经迎来了新阶段,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面对地球历史新阶段,需要当代地球科学人高屋建瓴,引导世界人民形成"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人类共识。  相似文献   

19.
宇宙线的能谱延展到超过1015电子伏特(PeV)的能段,这表明银河系中存在超高能的宇宙线加速源.而近期的甚高能伽马射线观测表明,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主要宇宙线加速源的超新星遗迹很难把宇宙线加速到超高能.因此,寻找超高能(PeV)宇宙线加速源是宇宙线起源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其中一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寻找加速源附近宇宙线与星际气体相互作用产生的超高能伽马射线辐射.我国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由于其在超高能伽马射线能段世界领先的灵敏度,成为这一研究的理想工具.LHAASO半阵列建成后一年之内,已经在银盘上观测到了十二个超高能伽马射线源,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将介绍这些已得到的观测结果,并对LHAASO全阵列建成后可能的新进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正高能宇宙射线源自"宇宙射线加速器"。科学家们一直认为,如果银河系中有这样的加速器,很可能是超新星遗迹、恒星形成区或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等天体。近期,位于中国西藏的羊八井中日合作实验宣布发现了迄今为止最高能量的伽马射线,能量高达千万亿电子伏特(PeV),且产生该射线的加速器就在银河系之内。该论文已于2021年4月5日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