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立君 《科技智囊》2004,(10):96-99
1967年,一个18岁的日本青年辞别了贫穷的家乡小渔村,只身坐船花了13天到达西雅图。刚开始的3天因为晕船.什么也没吃,这是18岁那年第一次难忘的人生经历。到了美国之后,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跑,道路两旁都是Marlboro的巨型广告牌(后来这种烟在自己搞设计的时候每天抽3包)。  相似文献   

2.
总统和广告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曾经说过:“如果我能重新生活并任我挑选职业的话,我想我会进入广告界。”这句话后来被人们浓缩成“不当总统就做广告人”,成为广告界广为传诵的一句名言。其实,罗斯福也只是说说而已,他自己最终也没有干过一件与广告有关的事,倒是在他之后有几位总统涉足广告。  相似文献   

3.
《奇闻怪事》2013,(8):36-38
虽然只是个还在学校读书的美国小伙子,今年18岁的泰勒·威尔森可没少见大人物。去年2月份,美国总统奥巴马就特意把他请到白宫小聚,刚一见面他就赶紧凑过去跟这个平日爱把自己关进实验室的年轻人打招呼。"今天见到你真高兴!你很快就可以为我工作了吧?"奥巴马一边热情地招呼着威尔森,一边交代身边的工作人员,"务必让国土安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们     
一天,一个美国人来找我,是位历史学家。他立志研究中国史发生在3年前他第一次走上长安街的那一刻。那次,他在北京待了3个月,在他看来,北京3个月的变化要比美国30年的变化还要大。他觉得,历史根植于变化,中国史最有价值。 历史研究需要切入点,这个美国人选择了中关村,所以,他来找我,这个美国人3年前开始学习汉语,现在他的汉语已经好到了可以说俏皮话。他住北大,整天泡在中关村。 这个美国人的选择让我汗颜。从那天起,我开始考虑中关村之于中国的价值,后来我想清楚了:第一、中国现代意义上的企业诞生于此;第二、中国高新技术从这里走向市场。知识与经济两个轮子驱动中  相似文献   

5.
装嫩     
我自己的时光旅行。18年前,我24岁的时候,做了一件所有成年人都一直在幻想的事:我回到高中,重温了4个月学生生涯,假装自己只有17岁。出版社的责任编辑假装是我妈妈,在她的帮助下,我在北京城外的一个学校登记入学。我担心某位老师或同学会发现我是个冒牌货,但我的真面目一直没被识破。后来,我根据这段经历写了一本书,就叫《我的高  相似文献   

6.
<正>一位9岁的小男孩和他的父母一起,居住在美国东部的一个农场里。在这个农场的附近,有一座奶牛场,小男孩经常到奶牛场里去看那些奶牛,那些一块黑一块白的奶牛可爱极了,他非常希望自己也能拥有一头这样的奶牛。后来,奶牛场里产下了一头特别  相似文献   

7.
破译生命讲一段还没掉碴儿的老故事,品滋味从前有个生意人,财运亨通,买卖兴隆,家中应有尽有。后来,厄运降临到他的头上,买卖连续亏本,不仅把所有的钱都赔了进去,最后连吃饭都成了问题。他只好把宅院卖了,把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典当了,发展到后来就靠借债过日子。一天,儿子从市场回来,把空米袋  相似文献   

8.
怪味豆     
二锅头的威力这天,一个美国人、一个日本人和一个中国人,在争论哪国酒的威力大,他们都夸自己国家的酒好,威力大。争了三天三夜也没结果,最后决定用老鼠来做实验,好见高低。第一只老鼠喝了一杯美国的威士忌,摇摇晃晃走了10步跌倒了。美国人很得意。第二只老鼠喝了一杯日本的米酒,摇  相似文献   

9.
幼年的孙楠出生于一个艺术世家,父亲是音乐老师,母亲在歌舞团工作。他从3岁开始就跟随父亲学习钢琴和民族唱法,后来又到歌舞团学习吉他和美声,13岁那年,他组织了一支乐队,并且在当地的一次青少年乐队比赛中大放异彩,他也因此声名鹊起。  相似文献   

10.
牛人弗兰克     
我们公司雇了一个牛人,叫弗兰克·布朗,大约六十出头,住在外州,离这里大约有七八个小时的车程。他大约每隔半个月来一次,呆三四天,再开车回去。为什么是牛人呢,因为他爱吹牛,爱抬杠,逮住你就不放,非要把他辉煌的历史重温一遍不可。弄得大家后来都怕跟他照面。弗兰克确是有真才实学的,美国现在大小商场里面运作的控制系统很多都是他设计的(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他对此非常自豪,生怕有人不知道。有一次,新来的同事来我这里商讨问题,弗兰克就像蜜蜂看到花粉一样,几乎没有任何过渡就吹起自己的历史,说ECI系统是自己设计的熏CONTROL是自己…  相似文献   

11.
:日本是一个岛国 ,从 16 39年颁布最后一次锁国令到 185 3年美国的炮舰轰开大门的 2 0 0多年时间里 ,日本在国际环境与国际交流中可以说处于孤立状态。特别是其社会发展与各文明古国相比较 ,落后了数千年。但后来通过不断吸收摹仿中国文化、欧美文化等外来先进文化来发展本国。在此过程中 ,不仅具有自己民族的特点 ,而且随着“兰学”向“洋学”的转化日本逐渐寻求到了建国理论的强国模式  相似文献   

12.
逆中求顺     
一烟草公司,派员赴美国推销香烟。到美国后,正逢戒烟月又阴雨天气,广告也不让登。在这里等一个月,住旅馆的费用不讲,运来的香烟也要全部霉变受损。正当急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团团转的时候,忽然看到房间“禁止吸烟”的标语。于是他灵机一动,想出了“逆中求顺”的促销高招。他跑到当地的一家有影响的报社登了三天如下内容的广告:“禁止吸烟,就连……  相似文献   

13.
张佳玮 《世界博览》2012,(12):85-85
正后来,这个世界越来越喜欢苗条得没有一点赘肉的女人。小说也一样,从体态庞大的史诗气象,到冰山理论,大师笔下的故事,也一直在减肥。很多年后,纳博科夫在美国当大学老师时,在学生面前痛骂《堂吉诃德》。他认为,堂吉诃德是个生命力强大的主人公,而塞万提斯并没好好对待这个主角。纳博科夫认为这一切"过于残忍、野蛮而令人痛苦",然后发  相似文献   

14.
朴实无华美国密勒啤酒刚开始做广告时,以豪华的场面作广告背景,外包装用金纸,看上去同高档香槟酒差不多。后来发现,这种广告宣传给人的印象它是一种价格较高的女性饮料。其实密勒啤酒的价格并不贵。于是他们改头换面,去掉了包装上的金纸,电视广告中原先漂亮的小姐也不见了,而出现了一群劳累了一天的锯木工跑到酒  相似文献   

15.
作文素材本     
画眉美国人索尔·贝娄小时候捉到一只小画眉放到笼子里,开始时那只小鸟不安地拍打着翅膀,后来就安静下来了。第二天,他发现有一只成年的画眉在专心地一口口喂小画眉梅子,当时他很高兴。可是次日,小画眉竟死了。后来鸟类学家解释说:“当一只画眉发现它的孩子被关在笼子里之后,就一定要喂小画眉足以致死的毒梅。它坚信:孩子死了总比活着被剥夺自由和快乐好些。”小洞不补从前有个渔夫,渔网破了几个小洞他懒得理,别人告诫他这样会事倍功半,捞着的鱼少,他却说这样正好只捞大鱼。一天,他果然网到一条大鱼,正欣喜地收网,那大鱼却在挣扎中将几个小…  相似文献   

16.
正蒋方良到了台湾,每逢思乡情切之际,常制作高丽菜卷,聊解乡愁。说到国际化与世界观,近代中国各个家族中,恐怕没有比蒋介石一家人更国际化的,蒋介石本人留学日本,夫人留学美国。两个儿子,蒋经国留俄多年,后来蒋介石与俄国人交涉,多半由蒋经国负责;蒋纬国生母是日本人,他东吴大学毕业后,曾经留学德国与美国,两种语言都通,直到晚年仍是风度翩翩,有德国  相似文献   

17.
正我面前的这位老人,名叫松尾文夫(FUMIO MATSUO)。中国读者也许不熟悉他,但在日本,他家喻户晓,是记者职业精神的代表性人物。松尾文夫今年84岁了,日本记者俱乐部刚刚把年度大奖授予他,以表彰他为日本新闻业发展和日美关系真相探究做出的毕生贡献。这次,松尾文夫应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的邀请来华讲学,并为他的新著《美国与中国》中文版的出版做准备。我对松尾的采访于10月1日这一天  相似文献   

18.
夏至芳 《世界博览》2010,(24):13-13
电脑上一个时间追踪器告诉罗宾,他已经在美国住了8年2个月又10天。这位38岁的软件设计师对他的工作、睡眠、饮食都进行详细的记录。几个月之前,罗宾决定戒掉咖啡。他的方法非常精确——每周从自己常用的大咖啡杯里减少20毫升,四个月之后,他的咖啡杯里只剩下了一小口。喝掉这一口之后,罗宾声称自己成功戒掉了咖啡瘾。但是他最近又受到了诱惑,  相似文献   

19.
5月18日至24日中国第二届全国科技活动周的重头戏之一是与诺贝尔奖大师对话。这一活动的主角是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美国洛克菲勒大学教授保罗·格林加德。76岁的格林加德行动和思维都很敏捷,这是他首次访华,因而更加兴致勃勃。记者与他相处几天,除了采访他外,还主持了他在北京世纪坛做的科技周首场主题报告。几天下来,我们成了朋友。记者也就从他嘴里掏出了很多幕后故事和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20.
<正>巴甫洛夫是个"工作狂",一心专注于科学实验,对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毫不在意。巴甫洛夫与妻子约法三章:妻子不能干涉他的研究,他也不负责家庭事务;向妻子承诺不饮酒、不打牌、不应酬;每年9月至次年5月,每周工作7天,只有暑假陪妻子到乡下度假。这位"工作狂"在70岁时仍每天乘电车上下班。有一次,他正专心思考,还没等电车停稳就从车上跳下来,结果跌倒在地上。路旁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