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养猪专业户及规模化养猪场,提高仔猪的成活率,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基础。根据观察及实践经验,提高仔猪成活率,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技术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哺乳仔猪下痢是常见疾病。本文分析了哺乳仔猪下痢的病因:生理性下痢、营养性下痢、应激性下痢、病理性下痢和母猪异常。阐述了临床症状,提出了防治原则和综合防治措施:加强母猪分娩前后倒养管理、做好仔猪饲养管理和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母猪的生产力和仔猪的成活率与增重,特别是适应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需要,近年来采取仔猪3~4周龄早期断乳措施。早期断乳有如下优点:一是母猪泌乳期短,体重消耗少,断乳后可及时配种,缩短母猪的产仔间隔,增加年产仔窝数;二是防止母猪压死仔猪,提高仔猪成活率,同时仔猪早期获得全价平衡日粮,有利于促进其生长潜力的发挥,减少弱仔、僵猪的比例;三是仔猪直接消化利用饲料,而缩短了母猪吃料仔猪吃母乳的过程,提高饲料利用率。但采取仔猪早期断乳,提前补料对胃肠道造成应激并破坏消化道内微生物平衡,也能引起仔猪腹泻,甚至导致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从断奶到4月龄的仔猪叫断奶仔猪。仔猪断奶后,肌肉、骨骼生长十分旺盛,因此需要丰富的营养物质。影响断奶仔猪快速生长的限制因素主要是采食量不足,特别是能量的采食不足。因此,足够的采食量是保证断奶仔猪充分生长的首要条件。怎样才能保证断奶仔猪采食到足够的营养成分和能量呢?首先要从仔猪由哺乳到断奶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尤其是消化道的生理变化,由采食液体饲料过渡到固体饲料这个过程的生理变化。在饲料配置和管理方面没有满足动物的需要,而影响了断奶仔猪的生长发育。除上述原因外还有环境健康等原因。  相似文献   

5.
仔猪下痢是消化道功能紊乱的一个综合症状,使仔猪的生长明显下降,单位增重的耗料率增加,导致仔猪成活率降低。仔猪下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仔猪发病后,应及时进行药物治疗,主要治疗原则是找出病因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6.
引起哺乳仔猪死亡原因分析及防制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主要有:生长发育快,代谢机能旺盛;无先天性免疫力;消化器官不发达;体温调节能力差。引起哺乳仔猪死亡的原因主要有:压死和踩死;冻死;饿死;病死;咬死;操作失误致死等。防制哺乳仔猪死亡的措施主要有:早吃初乳和固定乳头;防冻防压;做好寄养和并窝;矿物质的补充;及时补料;防疫灭病等。  相似文献   

7.
采用IHA方法监测仔猪哺乳阶段猪瘟抗体水平的消长规律。首先通过对全场母猪和仔猪进行普查,再根据普查及临床观察结果选出相对健康的妊娠母猪,对这些母猪所分娩的仔猪进行跟踪采血检测其猪瘟抗体的消长情况。根据试验结果:仔猪在出生6、14、21、25、28、30d测得的抗体效价平均值为5、10.5,4.75、2.75、1.4、0.8,根据以上试验数据可很好地绘制出猪群的猪瘟抗体消长曲线图,通过试验可知仔猪哺乳阶段的抗体消长符合其规律变化,推断出最佳的初免时间为23-25日龄。  相似文献   

8.
野猪仔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弓l起的野猪仔猪的一种肠毒血症。该病发病率不高,但病死率很高,给野猪仔猪的培育造成很大损失,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发生,不但要做好疫苗免疫,还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减少发病和死亡,提高野仔猪的成活率,促进特种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生仔猪成活率低的原因:日粮搭配不科学,产后感染,温度过低,仔猪下痢,挤压致死。提高成活率的技术措施是吃足母乳,及时免疫,发育均匀,调节温度,防痢,剪獠牙,早进食,补充微量元素和搞好疫病防治。  相似文献   

10.
丁瑞华 《科技信息》2007,(3):216-216,193
1.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1.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完善。2.初生仔猪皮毛稀少,皮下脂肪少,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3.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对营养水平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1.
黄小兰 《科技信息》2011,(21):384-384,345
近年来,随着藤县规模养猪业的迅速发展,仔猪腹泻一直影响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越来越受到养殖户的普遍重视,为了减少仔猪腹泻的发生、提高仔猪成活率,笔者就仔猪腹泻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做一概括总结,供各位养殖户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仔猪哺乳期常见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是造成仔猪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介绍了该病的流行特点、发病原因、症状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仔猪的饲养和管理是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率的关键,是发展养猪业的基础,要养好仔猪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要做到“四净-透-防和六不变”。即槽净、圈合净、饲料净、饮水净,透气,严防贼风浸袭以及饲养员不变、饲养环境不变、饲料不变、饲喂次数不变、阶段内定量后喂量不变。  相似文献   

14.
某存栏达500头母猪的种猪场,产房中部分哺乳仔猪整窝发生慢性腹泻,病猪极度消瘦,病程久,死亡率不高,各种抗菌药物治疗无效,肾脏有大量的出血点,淋巴结肿大呈暗褐色,有些仔猪喉头和膀胱出血。经实验室细菌分离培养,猪瘟荧光抗体染色等确诊为猪瘟。采取猪瘟超前免疫、发病仔猪和全场母猪紧急免疫接种等防制措施,一周后病情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15.
结合生产实际,从场地选择、引种、饲养管理、防治疾病、消毒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为提高仔猪成活率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选择28d龄断奶仔猪64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次重复均为8头(公母对半),进行为期6周的饲养试验,研究基础日粮中添加500mg,kg乳酸芽孢杆菌制剂取代抗生素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日增重提高9.78%(P〈0.05),料肉比降低0.14(P〈0.05),腹泻率降低2.81%,成活率提高3.1%.  相似文献   

17.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和白痢的合称,是由大肠埃希式菌引志的哺乳期仔猪常见的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是造成仔猪育成率低,影响养猪业效益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8.
包括2个饲养试验。实验一:取4对不同体重0日龄长太仔猪,窝内配对设计,3日龄分别补铁150 m g或不补铁。仔猪哺乳期间不补料,禁止仔猪接触母猪料、母猪粪。30日龄断奶,实验期47 d。实验二:取4对不同体重0日龄杜长太仔猪,设计、饲养同实验一,28 d结束实验。但实验二中的仔猪出生体重较大,平均达1.675 kg。结果表明:1)不补铁仔猪皮肤较苍白、被毛相对较粗乱及较安静,但腹泻频率差异不大;2)从生长性能看,补铁与否对出生时体重较轻的仔猪比较显著,但对出生时体重较重的仔猪影响不显著;3)从血液参数看,补铁与否的影响与相似于生长性能。结论:补铁对仔猪的影响可能与仔猪出生体重有关,出生体重大的仔猪可能并不一定需要补铁,或者可以采取更为温和的补铁方式。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选用日龄、体况基本相同,公母比相等,个体重量基本一致的长白哺乳仔猪36头(三窝),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一般代用乳组及试验组),经30天试验,结果三个组分别增重为7.70k、8.18k和9.70kg,后两个组增重率分别与对照组高出6.23%和25.37%,第三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仔猪黄白痢是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其病程短而且致死率高。多发于1-7日龄新生仔猪。临床症状为仔猪拉黄白稀粪,严重的排泄黄水,腥臭,排粪失禁等,治疗主要用磺胺脒、氟派酸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