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了“绿色”环保需要,降低氨忆施用量,节约成本,提高大豆的结瘤固氮能力,进而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通过试验根瘤菌对不同大豆品种的结瘤固氮效果,为生产大面积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是我国大豆主要生产基地与出口基地,播种面积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提高黑龙江大豆产量与品质,对保障我国粮油安全,提高大豆生产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我省大豆生产状况的研究,就我省大豆生产品种、栽培技术及产业化发展战略等问题提出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重庆市大豆生产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重庆市发展大豆生产的比较优势、面积扩增和产量潜力以及大豆生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提出了全市大豆生产区划,适宜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培育大型或中型豆制品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加强育种攻关和科技推广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市大豆病虫害经常发生,严重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因此,针对大豆的病虫害问题,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豆病、虫害对大豆产量和质量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工程在农作物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对大豆病、虫害抗性转基因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大豆转基因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大豆病、虫害对大豆产量和质量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工程在农作物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对大豆病、虫害抗性转基因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大豆转基因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经过多年的研究,对于水热作用状况,活性磷的供给,土壤耕作方法,秸秆还田及微量元素钼的应用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大豆光合作用器官及共生器官的形成及工作,产量的高低和生物氮在参与氮形成中所占的比重等的影响得出了评价。大豆光合作用器官的发育水平及生物氮的供给决定了作物产量的高低,由于各年度的水热条件不同,磷营养的改善能提高大豆单产2.0~3.6公担/公顷。利用综合农业技术措施促使大豆单产提高1.5~2.6公担/公顷众所周知,在俄罗斯所进行的经济改革导致了在农业生产总体方面,特别是在大豆种植业方面的退步。大…  相似文献   

8.
对三对共生固氮体系大豆种子氨基酸组分的分析表明,大豆种子氨基酸组分没有因大豆作物产量的提高而下降,通过施用相应的根瘤菌促其形成或加强共生固氮体系从而提高大豆作物产量,这种增产从氨基酸水平分析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泸县几个田坎大豆地方品种的生育期,形态特征,植株及产量性状的表现。喻寺金色大黄豆产量较高,粒形椭圆,种皮黄色,商品性较好,是优良的大豆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大豆在西宁地区后期的植株长势,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2年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生育后期荚果干重呈持续上升趋势。叶片干鲜重,荚果鲜重,茎杆干重和根干重均在鼓粒未期达最大值,以后均逐渐下降,鼓粒期是大豆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1.
大豆多生长中心作物的表征和荚粒产量分层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大豆多生长中心作物的表征和荚粒发育及其在群体冠层中分层构成产量的一般规律。大豆植株结荚数量以上、中层为多,而粒重的分层比例是中层略大于上层。不同粒荚的分层分布,以三粒荚所占产量的比重最大(占42.78%),而且大多数分布在植株的中、上层;其次是二粒荚(占25.73%),主要分布在上、中层。研究认为,组成大豆群体产量的主体在植株中、上层,并以上层的二粒荚的粒数和中层的三粒荚的荚重构成产量为主。  相似文献   

12.
大豆是很好的油料作物,蛋白质含量丰富,经济价值高,工业用途广。大豆的种植在我省有着悠久的历史,要进一步提高大豆的产量,必须抓好播种技术。本文针对大豆的播种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有效的高产和稳产的方案,对提高我国的大豆栽培技术及大豆产量、质量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3.
大豆重迎茬专用肥的应用将是我县提高重迎茬大豆产量的最新技术措施。大豆重迎茬专用肥含有大豆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氮、磷、钾及各种微量元素,又含有防地下病虫害的农药。具有较二铵价格低、降低成本,较重迎茬种衣剂减少拌种麻烦,省工等优点。1995年引进进行小区试验,效果明显。1996年在全县三个乡五个村1至2年重迎茬地块上进行了0.5-1公顷的大区对比试验和生产示范,结果发现:处理亩施大豆重迎茬专用肥10—13.3公斤较对照亩施二铵10—13.3公斤增收31.55元;且对地下病虫害防效明显。试验表明:大豆重迎…  相似文献   

14.
夏大豆是我省热量充足地区适宜复种的主要传统经济作物。90年代以前,因大豆产量和价格低而一度被视为养地和倒茬作物。进入90年代,随着农产品向优质高效方向转变,大豆自身价值的体现,以及大豆栽培简易且对土壤具养用双重作用,大豆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我省夏播...  相似文献   

15.
通过几年的引种和试验,为略阳大豆生产筛选了一批高产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种植,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并根据引种试验和品种表现,初步总结出了略阳县大豆品种的引种规律,对大豆新品种引进和生产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大田试验研究配方肥对大豆生长和产量影响的分析。论述了化肥配施有机肥能促进大豆的生长,适当促进物候期的提前,增加株高和茎粗,显著改善大豆的产量构成,降低空秕率,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17.
大豆生产中最忌重茬和迎茬,大豆重迎茬明显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其影响因素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主要涉及病虫害、生物障碍、自毒作用、生理等方面,这些研究结果对大豆增产、提质增效能起到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大豆重迎茬减产原因,讨论其相应措施,并对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翟媛媛 《创新科技》2014,(23):43-45
大豆667 m2产量突破300 kg,比美国转基因大豆平均667 m2产量高100~150 kg;大豆蛋白质含量44.52%,比美国转基因大豆提高9%;大豆含油量23.18%,比美国转基因大豆提高3%……捷报频传的曹长义,现在并没有能力让他的这些优质高产作物都一一合法化,全面市场化推广的道路仍然崎岖,但他坚信,伟大的创新者必将拨开云雾见青天……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近年我国大豆生产状况及进口大豆增长速率提出我国面临的大豆供给问题,从大豆在国人营养的历史地位和现代加工利用地位论证了保障供给的必要性,指出只有立足本国生产适当进口调济,才能真正保障供给。提出发展我国大豆生产的五方面措施,并就发展我国大豆遗传改良这个最重要的技术方面,提出了建立并完善我国大豆育种研究体系;围绕大豆遗传改良建设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研究队伍和研究氛围; 对高产材料与高产理想型的塑造、杂种种子生产与杂种优势利用、重要品质性状指标的突破等关键问题组织协同攻关,突破一点带动全面;发展我国大豆基因组学研究,促进大豆育种技术革新等4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常俊  杨霄 《汉中科技》2008,(4):23-23
大豆是主要食用油料作物之一,在我市有一定种植面积。近年来随着水资源的短缺,丘岭、山区水改旱种植大豆的面积有一定扩大。土壤管理在大豆高产技术要素中起重要作用,以下就水改旱大豆生育状况,提高其产量的土壤管理技术做以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